二、海上封锁战役中三军航空兵的联合后勤保障

(一)作战物资的供应

我军航空兵的作战物资主要分为通用物资和专甩物资两大类。通用物资筹措比较方便,来源也较广,通常可就地取给,应以战区为主来组织供应, 三军航空兵则不需为此耗费过多的保障力量。专用作战物资则又可分为两类:三军航空兵都可以使用的通用航空作战物资和陆、海军专用的航空作战物资。此类作战物资则要根据部队的具体情况来区别对待。三军航空兵通用

的作战物资应由飞行部队所到机场的航空兵场站来组织供应,飞行部队只需向场站提出使用的具体要求即可;对于三军航空乓各自专用的作战物资和航空兵战斗团携行的专用作战物资,则应由实施机动作战的航空兵部队自行携带。在作战任务紧急,时间紧迫而来不及携带时,则应由军以上(陆军军、海军舰队航空兵和空军军或军区空军)后勤部组织前送,以保证部队的急需。在航空兵作战物资的筹措上要从国家的整体出发,由总部根据作战的需要和可能,尽可能早地向航空工业部门提出生产和采购的计划,以使部队保持必要的储备,适应海上封锁战役的需要。

(二)运输勤务的组织

空运已经成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实施战略性输送兵力的重要手段, 它使军队快速部署和远程机动作战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在海上封锁战役中,要使我军航空兵部队能够做到集中使用,形成较大的优势,要依靠高效的运输来实现部队的高速机动,航空兵部队的输送应以空运为主,辅之以地面的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应向参加海上封锁作战的航空兵部队派出较多的运输飞机,在军用运输飞机不足,难以完成运输任务的情况下,应该相对地集中和征用民用运输机,实现航空兵部队转场的空运化。至少应做到每个战斗团能有数架中型运输机配合行动,达到全团转场一次空运即可“人走家搬”。对于担负主要作战后勤保障任务的机场则应配有 3—5 架中型运输机, 以便重要的作战物资在需要紧急调运时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运至前进机场,保证部队的急需。对于大宗的物资,如油料、弹药等仍要以地面运输为主。

(三)飞行员战伤救护的组织

在海上封锁战役中,航空兵部队将主要是在海洋上空进行战斗,严重的敌情威胁,复杂的战场环境,恶劣的生存条件,使得我军战伤飞行员的救护工作难以象在陆地上可以有效地组织。我们可以从国外引进戴维·汤普森轨道科学公司研制的轨道通信系统,这个系统仅需数百万美元就可建立起来。从我军的财力和未来作战的需要来看,建立这样的系统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该系统性能先进,每台地面传送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个人携行十分方便,价格仅 250—400 美元,加添紧急信号设备后就可将求救信号和用户鉴别号码传入卫星。当飞行员跳伞落水后,只要按下紧急信号按钮,卫星就可接收到信号。卫星接收到信号后,可一边告诉用户已接收到信号,同时通过地面接收站告诉地面控制中心联络网,联络网可立即派出最近的救援人员前往援救。用此系统可迅速地对战伤飞行员进行定位,帮助指挥人员查明飞行员落水的海域和具体的人员,以利于地面指挥机构迅速地派遣救护力量前往抢救飞行员。同时,我们还必须建立起远海、近海和沿岸的三级救护网络,形成由水面舰艇、潜艇、运输舰船(渔船)、医院船、水上飞机、救护直升机和岸上机场或医院等等力量所组成的综合救护组织。做到一旦在空战中,出现我方飞行员负伤、跳伞就能够立即发现或报知,救护人员能够迅速赶到现场、达成快速捞救,减少历次海上作战中由于救护不及时而增加的伤亡。对于参加海上封锁作战的飞行员,还应配备其它的水上救生器材和通信工具, 组织战伤自救的训练,提高他们在海上和野外生存的能力,提高飞行员的生还率。

(四)飞机和高技术兵器技术保障的组织

精兵集中、人力集中、高技术兵器的集中是海上封锁战役的一个主要特

征,由此引起了技术保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它要求我们集中主要技术保障力量于主要作战方向的机场。在海上封锁战役中,应向主要作战机场派出由工厂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加强修理力量,支援航空兵部队的飞机修理工作, 飞机的修理仍然要以野外抢修为主,以送厂修理为辅。要建立以军区空军航空工程领导机关为主要责任单位的飞机修理指挥机构,对战区范围以内的战伤飞机实施统一的修理,统筹安排,分别组织实施。对于陆军、海军专用飞机的修理,则应以陆军、海军自己的航空机务部门为主组织修理。在总体上要打破现存的较为封闭的各自为阵的修理模式和布局,形成综合的修理力量。

对于航空兵部队以空对空导弹、空对舰导弹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兵器, 要加强其保障力量。在平时对部队进行建设的时候,就要把高技术兵器的保障工作列为重点建设的范围。要根据部队建设发展的趋势,长远规划,加大航空军械技术阵地准备线的容量,扩大其仓库的存储量,增加其人员编制, 提高其技术水平。要在战役方向的中心机场组建直接隶属于军一级后勤部的航空军械技术保障中心,该技术保障中心应具备多种军械技术保障的能力, 负责对本军范围内驻场部队的航空导弹、航空水雷、鱼雷等进行技术保障。在战时,该中心还应具备能够快速空运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向相关的机场迅速地运送经过最初准备的导弹等航空军械兵器。为了确保高技术兵器的可靠性,还应由有关的研制部门和工厂派出专家前往部队进行指导,确保这些装备能够在海上封锁作战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五)机场保障的组织

海上封锁作战对于航空兵的机场保障来说,主要就是加强机场场面通用设备、装备的保障工作。我军航空兵具有的一个十分有利的特点就是不论陆、海、空军的航空兵都采用大体相同的保障组织体制和编制,所装备的地面保障装备也几乎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因此,除了对于担负飞行后勤保障任务的航空兵场站要加强保障力量外,还应在军以上的航空兵部队建立必要的机动后勤保障力量,在需要时对有关的机场进行加强,提高其后勤保障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加强机场的场道工程保障工作,积极地组织好机场的抢修。在三军航空兵场站尚不具备独立地抢修机场的能力时,要由海上封锁战役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对机场的抢修。在具体组织机场抢修的时候,要依靠地方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依靠军民整体的力量,以机械化的抢修力量为主,齐心协力,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遭到敌人袭击的机场抢修完毕, 确保航空兵部队升空作战。

(六)机场防卫的组织

在现代局部战争中,交战双方都把袭击对方的机场作为夺取制空权的重要手段,组织好机场的防卫对于海上封锁作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应该以战区作为实施机场防卫的主要责任单位,由战区统一组织辖区内机场的防卫工作;以地对空导弹部队和高射炮兵部队作为主要的防空兵力, 以驻机场的航空兵歼击机部队作为组织机场防卫的突击兵力,以加强的成建制的陆军部队作为地面机动作战兵力,组成从反敌空袭到反敌空降、反小股特工破坏的综合防御作战兵力,确保机场的安全。

(七)地方支前力量的使用

发挥军民整体力量的威力是我军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在海上封锁战役中,我们仍将遵循这一原则。对地方支前力量的使用,要在国家的动

员安排下,由当面战区根据三军航空兵的需要统一组织计划对各个地方、各个部门提供给参战部队的民兵、民工、医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各种技术装备的修理人员、各类车辆的驾驶人员和民用飞机、车辆、船只等等作出统一的安排,重点是向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部队提供支援,向部队后勤力量不足的单位提供支援。

(八)后方指挥的组织

1、在海军(战役)后勤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后勤保障工作。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在海上封锁作战中,能够及时有效地拟定后勤保障方案,及时组织和指挥整个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真正形成合力,以实现军委首长关于“保障有力”的目标。海上封锁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是十分复杂的,它牵涉到各个方面的各种力量。由于海军是海上封锁战役的主体, 应该建立以海军后勤机关为主的后勤指挥机构,方能把我们比较有限的后勤力量用在海上封锁作战的刀刃上,实现军委首长“保障有力”的要求。

2、以封锁作战的后勤保障任务为中心,组建联合航空兵后方指挥所,并尽量靠前配置,使其起到海上封锁战役航空兵后勤保障指挥中心的作用,负责所有参战的航空兵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这个指挥所的建立主要是以任务为主的,而不是以级别为主。同时在这个指挥所下要建立起若干个强有力的作战方向航空兵后勤指挥机构,分别担负起若干个责任区内的航空兵后勤保障任务。例如,在××、××、××和××应分别建立以军区空军、空军军、海军舰队航空兵等成建制单位为主的航空兵后勤保障指挥机构。这些指挥机构对于本保障区域以内的航空兵部队的后勤保障负有完全的责任,并负责对下级后勤部队和部队后勤的指导和保障工作。

3、以中心机场为重点,组成机场保障机构,负责对该机场所有的参战部队实施全部的后勤保障及后勤保障的组织指挥工作,并使其具有航空兵基地的功能。中心机场是指在某一作战方向上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机场的吞吐能力、停机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等诸因素而确定的高等级军用机场。关于航空兵基地,我们认为它是在中心机场上所建立的大型的综合性航空兵驻屯机构。它应具有能够同时保障多机种、大机群作战的能力;同时,它还应该能够成为某个作战方向航空兵后勤保障力量的辐射源,能够向其它机场提供后勤支援;它还必须成为防空部队、空降部队,某些地面部队驻扎的基地,并能够向这些部队提供相应的后勤保障。在这样的基地内,三军的航空兵部队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后勤保障,相关的地面部队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后勤保障。这样,海上封锁战役航空兵后勤保障的指挥工作就能够做到精力比较集中, 指挥比较顺畅,后勤保障工作就能够比较有力,不但解决了航空兵部队的后勤保障,同时也解决了进驻机场相关地面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