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后备”不等于“后用”,对后勤后备力量动员的主要工作要 旱准备
战争动员,是关系战争胜负、国家存亡的重大战略问题。后备力量动员的准备,说到底就是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以适应战争需要而预先采取的一整套措施和手段。要做的工作很多,当前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改变预任人员低层次的状况。纵观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从事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与航天航空技术、材料科学与新材料学科技术、
能源科学与高度节能技术、生态科学与环保技术、地球科学与海洋工程技术、基本物质科学与辐射技术、医药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的有关技术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人员并非完全来自现役军人,相当部分是采取。军地结合,以地方为主储备的。预备役人员是后备力量的兵员动员中的主力军。我国预备役人员的预征对象基本上是以退役人员为主,地方经济和高科技部门“高级人才”的预任几乎空白。我们应尽早调整预任对象的结构,摆脱低层次,把与军队高科技保障有关的科技人员及行管人员纳入征召范围,进行服预备役登记,分类储备。
建立军民兼容的物资储备体系。要把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保卫国家领土与支援国家经济开发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整体上兼顾军民双重需要和军事与经济双重效益。凡是军民通用和便于战时保障利用的设施机构等,尽量依靠社会力量开发建设或军民共同开发建设。军地通用战备物资储备,应以社会储备供应为主体,使平时供应与战时保障相结合,逐步实现通用战备物资由过去单一军队储备,转变为军民结合、军民兼容的物资储备体系。具体地讲,在储备体制上,军地通用物资应以地方为主,军队为辅。除了武器装备、弹药等军队专用物资外,凡属军民通用的物资,如粮食、建材、药材、普通油料及通用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等,均由地方统储统供,变军储为民储。在储备库(站)的建设上,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在所储战备物资的来源和管理上,凡规定由地方储备的军地通用物资,均由国家负责下达计划。真正做到国家储备与军队储备相结合,成品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妥善处理军地利益。
建立动员机构,完善动员预案。现在动员机构不健全,这很难担负未来战争后备力量的动员工作。为此,要按照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原则,建立起一个与国家体制、军队体制相适应,有权威的后备力量动员机构。同时, 要针对高技术局部战争具有突发、快速的特点,尽快制定一套完善的后备力量动员预案,这是建立后勤后备力量动员转化机制的基础。所定预案,一是要符合战时需要。要紧密结合战区、战役方向的任务,根据地方人力、物力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军队需要与民力可能的关系,力求做到一旦有情况,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组成一支强有力的保障力量。二是要符合平时社情。要掌握社会的物资资源情况,对军民通用物资的社会保有量要心中有数。三是要齐全配套。动员预案涉及后方组织指挥、工交运输、物资经费和后方防卫等许多方面,主要应制定:组建和扩编部队的后勤保障预案,后勤预备役人员集结预案,支前力量的组织指挥方案,民用工业转为军事工业生产预案,运输工具征用和铁路、交通、民航、邮电等部门的平转战预案,工程技术人员和卫勤力量的征集预案,各种物资储备和动员预案,经费动员预案,后方重点目标的防护预案和警卫力量的编组方案等。同时,要健全组织和各项制度,根据预案适时进行演练,使有关人员和有关单位,熟悉动员工作的指挥和程序,提高战时后勤动员的准确性和快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