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技术条件下外军战役后勤指挥和保障手段的变化

高速度、高消耗是高技术战争的突出特点。因此,外军对高技术条件下战役后勤指挥和保障手段的提高和研制极为重视。

(一)提高后勤自动化指挥管理手段

高技术战争不仅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同时也是双方“智能的较量”。所谓“智能的较量”,既包括双方指挥官指挥艺术的较量,也包括帮助指挥官迅速定下正确决心并将其迅速变为部队行动的指挥手段的较量。在高速度、高消耗的高技术战场上,提高自动化指挥手段的作用更加突出。据外军估计,后勤指挥管理工作在运用手工作业方式进行时,指挥人员要花费85%的时间去处理和计算繁杂的信息和数据,只有 15%的时间考虑后勤指挥问题;而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系统作业后,指挥人员至少可以有 85%的时间进行创造性的指挥活动。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在战役级自动化指挥信息司令部下,专门增设了一个由 1500 人组成的负责后勤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分司令部,并在国防数据通信网上开设了“标准信息管理系统”,对大量繁杂的后勤数据进行迅速传输和处理,使数十万兵员的调动、数百亿美元的开支,以及各种型号的武器装备、弹药、零部件和其它军需品的供应得以顺利进行。就拿急需的修理零部件来说,是属于本土到师两级自动化直接补给的物资。各野战师的需要量,由师后勤每天通过战役级自动化指挥管理系统向本土全国物资库存控制站提出一

次申请。全国物资库存控制站经过向各仓库或生产厂家的查询定位后,在 24 小时之内即可将所申请的零部件空运到沙特达兰机场,然后由战役后勤运输工具直接运往申请师。

(二)研制保障机动作战的高技术后勤装备

自 70 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各国军事家就认识到,如何解决机动作战后勤保障问题,是未来高技术战场上后勤保障的中心问题。自那时起,外军一直潜心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美军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在“沙漠风暴 100 小时作战”中第一次试用了高技术“隐蔽储运”机动保障装备。研制这一保障装备的基本构想是:以“机动补给基地”代替传统的固定补给所。美军这次在实战中试用的“隐蔽储运”机动保障装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集装装运车辆,主要包括高机动牵引卡车和拖车及载重 16.5

吨的集装架。司机不用吊车和叉车就能在 2 分钟之内装卸卡车和拖车上的集装架。这一装备融机动能力和物资装卸技术为一体,目标小,易伪装,并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中,因而提高了安全性和生存能力。

第二部分是安装在集装装运车辆上的导航卫星计时与测距全球定位仪,通过接收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信号,对集装装运车辆进行准确的导航定位。第三部分是微型无线电收发两用机和微型查询装置。前者安装在集装架

上,后者由战斗分队指挥官携带,两者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对话,进行有关集装架当前位置和载货种类等方面的信息传递。

战后,美国陆军器材部部长塔特尔总结说,实践证明,由战役后勤每天分批派出 40—60 台这样的集装装运车辆,就可以保障 1 个 5 营制战斗旅(辖

3 个机动战斗营、 1 个 155 毫米炮兵营和 1 个工作营)实施机动作战;每天

有 1 支 4—6 台集装装运车辆组成的小型后勤补给运输队,即可保障 1 个坦克连的机动作战。

据报导,这种“隐蔽储运”机动保障装备,不仅是战役后勤直接保障战术分队机动作战的理想后勤装备,而且还具有减少后勤人员和修理零部件, 取代其它后勤装备,降低补给和维修费用等优点。因此,美军在海湾战争后立即批准了一项为期 5 年、耗资 8.6 亿美元的生产合同,其中包括生产 2626

辆集装装运卡车和 1050 辆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