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技术武器的打击力造成的火力威胁环境及其对我军后勤保障

的影响

高技术兵器最主要的特点有三:一是射(航)程远。如世界主要军事大国装备的大量飞机和导弹,其中战略武器可打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战役战术武器也可打击上千公里外的目标。我战术、战役、战略后方,都在敌火力威胁之下。二是命中精度高。射程上万公里的远程导弹圆公算偏差仅为 30

米。采用未制导的中程导弹,圆公算偏差只有 10 米。定向能武器命中精度更高,几乎没有误差。这对我后方大量点状目标是极大威胁。三是摧毁能力强。从相对值上看,以往用一般常规炸弹数千枚才能完成的轰炸任务,现在只需用一枚导弹或制导炸弹即可完成。从绝对值上看,一枚高效子母弹,其杀伤半径对人员达 570 米,对坦克、火炮达 130 米,对地面直升机达 930 米。其

杀伤威力相当于 2000—3000 吨梯恩梯当量的战术核武器。还有专门用来打击

地下目标的钻地武器,可穿透 30 英尺的钢筋混凝土和 100 英尺的土层后爆炸,这对战役后方的各种地下设施如洞库、地下工厂、地下医院、地下指挥所等,构成严重威胁。

由敌人高技术武器所造成的火力威胁环境对后勤的生存能力提出严重挑战。一是后方再也找不到一块绝对安全的“绿洲”。后方目标与前方目标一样要承受猛烈的火力打击,而且这种打击往往首先从后方开始。二是后方目标被摧毁的概率增加。武器的命中精度提高,使得敌人能够用较少的武器弹药,取得很大的破坏效果。敌如实行“绞杀战”,将能比较容易地造成大面积的遮断环境,使我前后方联系中断。给我军完全依靠地面运输的后勤保障方式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如果说在朝鲜战争中,为打破敌人的“绞杀战”, 我们可以采取夜间突击抢修、抢运的话,那么,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由于战场上的单向透明环境和敌人武器的全天候打击能力,夜间已不再对我们有利。打破敌人的“绞杀战”将更加困难。三是地下目标的安全系数降低。过去,战略、战役后方基地的地下设施对付敌人的常规炸弹或核武器空爆袭击,基本可以保证安全。现在,由于精确制导武器、钻地武器和某些新概念武器的出现,敌人有能力专门打击地下工事的薄弱部位,如洞口、通气口等。或者采取引爆的方法,摧毁洞库中的大量弹药、油料等易燃、易爆物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考虑仓库物资储备布局,采取多点分散的配置方法,以免敌人一次摧毁我大量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