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迎汉献帝都许以后,曹操加强控制中央军政大权,对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曹丕即位后,又加以釐正增补,使之更加规范化。

曹操执政时,汉献帝只是傀儡。诏命实际上是曹操“霸府”僚属中的记室令史在曹操授意下起草的。建安十八年(213),曹操称魏公,设置魏国三公、尚书、侍中等官,又把记室改组为秘书监,设秘书监、令、丞、郎。后来,曹丕改秘书监之名为中书省。中书省是中央的决策中枢,中书监、令以起草诏命的形式参预决策,他们权任极重,但资格较浅,君主容易加以控制。中书省取代尚书台参预决策的部分职权,使尚书台主要成为行政中枢,一般由元老重臣担任尚书令、仆射的尚书台权力被削弱了。此外,侍中、给事黄门侍郎拥有审阅尚书台呈奏文书的权力,部分地参预决策,以后由他们组成了门下省。从此,中书、尚书、门下成为新的中枢。

建安年间,曹操还在霸府设置校事和刺奸之职,“上察宫庙,下摄众司, 官无局业,职无分限”①。曹魏建国后,校事与御史台同为中央监察机关,不相统属。由于校事官吏受皇帝信任,权力超过御史台。校事对维护曹魏中央集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滥用权力的弊病,一直到嘉平中才被执政的司马懿所撤销。

为了把军权集中于中央,曹操又设置都督。东汉末年以来,各地大族豪强纷纷建立地主武装。他们归附曹操之后,曹操仍使统领各自的部众。这样做有利于笼络大族豪强,但不利于统一指挥。于是,曹操在数支部队之上设置都督,作为某一次战役或某一防区军队的统帅。都督是中央官,其统领的军队也就成了中央军。曹丕即位时,正式建立都督制。都督是驻防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有时兼领一州或数州刺史。由于都督权力过重,并且逐渐转变

①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① 《三国志·魏志·程昱传孙晓附传》。

为地方官,导致后来出现的外重内轻的局面。

曹操主张唯才是举,他三次颁布求贤令,宣称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则不计前嫌,加以任用。他从行伍和俘虏中拔擢了不少有用之才,如于禁、乐进原是士兵,张辽、徐晃原是降将,都得到重用。这时世家大族处于发展时期,涌现了许多有勇有谋的人物,曹操极力把他们网罗到身边。凡是拥护自己的,就委以重任;凡是反对自己的,就惩处不贷,甚至杀戮。曹丕实行尚书陈群提议的九品中正制,把官吏选举权集中于中央。中央委任“贤有识鉴” 的中央官兼任中正,负责考察本籍(包括流散在外地者)的士人和官吏,分为九个等级,提供吏部作为任用和黜陟的依据。所以,九品中正制不仅是选官制度,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本意“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①。但是中正官往往被大族所垄断,而中正又把门第作为品评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条件。于是九品中正制变成培植魏晋士族的温床。

曹魏政治制度的改革本来都是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但都走向了反面,这是时势使然。

曹魏前期,社会经济获得恢复和发展。屯田制在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国家对小农征发赋役有所限制。曹魏还在各地兴办水利灌溉事业,开凿河渠, 修建陂塘,都颇有成绩。

司马懿是曹魏的元老重臣,辅助曹丕父子,尤其从明帝太和五年(231) 主持对蜀汉的战争后,威权大为提高。明帝死,曹芳继位,司马懿和宗室曹爽共同辅政。曹爽任用一些少壮派官僚,企图进行改革①。改革主要集中在选官上,他们反对中正过分干预尚书台的职权。司马懿感到受到排挤,十分不满,称病在家,表面上假装谦让,暗中等待时机,紧紧抓住军权不放。正始十年(249)一月,曹爽随从皇帝曹芳到洛阳城郊去祭扫明帝高平陵,司马懿乘机关闭城门,发动政变,以莫须有的“反逆”罪名,族灭曹爽及其同党。从此,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氏父子手里。

后来,司马氏又继续清除地方上的反对势力,先后镇压了淮南三次叛乱, 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景元四年(263),司马昭派兵灭蜀。两年后,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继位为丞相、晋王,不久废魏帝自立,是为晋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