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业

处于长期动荡和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缓慢地发展着。

从东汉末年以后,中原大地兵燹遍地,干戈不息,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其间,曹魏、西晋和前秦时,有过短暂的安宁,农业生产有所恢复,但不久又被新的动乱所摧毁。直到北魏统一北方,中原才稳定下来,经济逐渐得以复苏。然而,原来农业高度发达的地区——从洛阳到河东到并州——这时却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牧场。这固然与拓跋氏本为游牧民族有关,但也是因为当时荒地太多而无力开垦。

相对而言,南方一直比较安定,受战争的影响少一些。而北方流民一次次的南下,给南方输送了大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农具和先进的农业技术。这些都为南方的开发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使南方经济的落后面貌迅速得到改变,赶上并且超过北方。随着南方农业的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这是魏晋南北朝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

这时的农具种类繁多,三国时,耕田挖土有耒耜、犁、锸、耙,锄地杀草有锄、柫、镈,收割脱谷有钰、枷等。一些较先进的农具陆续推广到全国各地区,用于引水灌溉的翻车也发明出来了。到北魏,农具更加齐全。耕田挖土农具增加了铁齿4 ■、劳、陆轴、鲁斫、锋、锹,播种农具出现挞、窍瓠、批契,灌溉农具有了桔槔、辘轳、柳罐等等。

耕作技术也不断进步,更加注意精耕细作。《齐民要术·耕田》中关于“秋耕欲深,春、夏欲浅”;耕田必须燥湿得所,“水旱不调,宁燥勿湿”; 耕田要达到防旱保墒的目的及实行作物轮作等等,都是当时耕作技术经验的总结。江南的变化尤为显著。江南地广人稀,生产方式一直很落后,东汉才传入牛耕,但基本上仍然采取火耕水耨,大部分地区尚没有得到开发。这时已经学会了积肥粪田和深耕细作的技术,还推行适宜于旱作的区种法,这对于江南的农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水利建设的成就在这个时期特别显著。曹魏在实行屯田制的同时,大力兴修水利。这时所兴修的水利灌溉工程有河北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利漕渠、白马渠、鲁口渠、戾陵渠,淮河流域的芍陂、太寿陂、郑陂、睢阳渠等。郑陂修成后,当地“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①。吴国也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如赤山塘、娄湖、潜山、青塘、皋塘等工程。蜀国非常重视对都江堰的维护,常年有 1200 人的护堰队伍。东晋南朝也修建了

许多水利工程,比较有名的如荻塘,可灌田千顷;吴兴塘,可灌田 2000 顷; 谢塘,可灌田千顷;苍陵堰,可灌田千余顷;原来能够灌田万顷、数万顷但年久失修的六门堰、芍陂也都得到修复;此外,还有不少疏浚河道、修立堤坝的工程,开垦出许多良田。北魏前期曾经在富平(今宁夏吴忠)修建开渠引黄工程,灌溉土地 4 万余顷。孝文帝下令全国“各通水田”②,并派工匠赴

① 《三国志·魏志·郑浑传》。

② 《魏书·高祖记》。

各地指导。对前代的水利设施,北朝都屡加修缮。

农业的发展,还表现在农作物种类的增加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北方的粮食、蔬菜、果木等农作物的种类繁多,粮食有粟、麦、稻、黍、粱、秫、穄、菽,每一种作物又有许多品种。据统计,粟类约有 86 个品种,水稻有

24 个品种,大小豆有 7 个品种,黍有 4 个品种,粱秫有 4 个品种,大小麦有

2 个品种①。蔬菜、果木品种也很丰富,蔬菜如瓜、越瓜、胡瓜、冬瓜、茄子、瓠、葵、菘、芋、芥子、胡荽、蓼、蒜、泽蒜、芦菔、韭、葱、胡葱子、姜、莴苣等;果木如枣、梨、栗、李、杏、梅、柿、榛、林檎、奈、石榴、木瓜、葡萄、樱桃等。南方以产稻为主,麦、粟、菽亦有。果木有杏、榛、桔、栗、梨、枣、枇杷、林檎、梅、柿、桃、李等。刘宋建德令沈瑀“教人一丁种十五株桑。四株柿及梨、栗,女子丁半之。人咸欢悦,顷之成林”②。可见有些地区果木和种植比较普遍。南朝水稻亩产一般约为今 2 石(300 斤),高产者可达 4 石③。

当然,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农业的发展很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