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异域文化的传入

中国与中亚各国使节的往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异域文化的传入。商人们在将中国的丝织品运往西方的同时,也将中亚一带所产的毛布、毛毡运入中国。此外,还有汗血马等动物以及石榴、胡麻(芝麻)、胡桃(核桃)、胡豆(蚕豆)、胡萝卜等植物传入。这些物产的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经济生活,增加了农牧产品的品种。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归国后,就有大宛的使臣带着大秦的魔术艺人到中国来。这些艺人的魔术非常精巧,能“吞刀吐火,植瓜种树,屠人截马”①。中亚的乐器、乐曲、舞蹈,也在这时传入中国。从这时候起,中国的雕刻绘画也受到某些外来的影响。如汉代石雕上就出现了西方特产的狮子等图像。

印度的佛教较早就在中亚各国传播,西汉时,已传至中国龟兹、于阗等地。汉通西域以后,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内地。关于佛教传入的最早记载,正式见于史籍的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 2),有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 从大月氏的使臣依存那里听讲浮屠经。至东汉初年,统治阶级中已有人供奉佛像,楚王英“为浮屠斋戒祭祀”,得到汉明帝的赞许。有关翻译佛经的记载,最早是在汉明帝时,传说明帝派蔡谙等人去印度,以白马驮佛像及梵典回来,同来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在洛阳翻译佛经,但说法不一,不很可靠①。中国正式翻译佛经,是在东汉桓、灵二帝时。桓帝时,有安息僧人安世高来中国传译佛经;灵帝时又有印度沙门竺佛朔带梵典来洛阳,与大月氏人支谶合作译经。此后来中国译佛经的印度及中亚僧人逐渐增多,佛教逐渐广泛地传播开来。

① 《汉书·张骞传》颜师古注。

① 此说见于范晔《后汉书·西域传》,但佛教史籍所载传说不一,此异甚多,未可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