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庄子

战国秦汉间所谓道家学派,指的是祖述黄帝、老子清净无为一派的思想家。战国时期这一学派主要活动于齐国的稷下,其具代表性的有两派。一派以宋鈃、尹文为首,他们主张宇宙郁于“道”,“道”是一种超越时空、无声无臭的东西。“道”也可以称为“精气”、“灵气”或“神”。孟子、荀子可能都受过他们的影响。以田骈、慎到为首的又是一派。主张人民要“役法”,即受法的役使;官吏要“守法”,即使国君也不能循私违法。法家代表韩非受到他们影响。但是,在道家中能与老子齐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并不是以上两派的人物,而是庄子。

⑤ 《孟子·梁惠王上》。

⑥ 《孟子·告子上》。

⑦ 《孟子·滕文公下》。

① 《荀子·性恶》。

② 《荀子·性恶》。

庄子,名周,约生活于战国中期的前 369 年至前 286 年,宋国人。曾作过蒙这个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传说楚威王曾派使者带着贵重礼物聘他作宰相,庄子却说:“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①可见,他是不肯与统治者合作的。庄子生活贫穷,曾穿着带补钉的粗布衣,用带子系着破鞋去见魏王。晚年的他曾不得不靠打草鞋谋生,过着一介贫穷知识分子的生活。“著书十余万言”。

庄子继承老子有关“道”的哲学基本立场,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②他继承了老子的辩证法,但把对立面的统一推到了极端,提出了自己最有特

色的“齐物论”。“齐物”就是齐一万物,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无差别的,这是一种以反对主观片面性为目的的相对主义认识论。他揭示了人的认识中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① 并且认识到空间、时间的无限性,说:“夫物量无穷,时无止”。②在政治上他提出“不闻治天下”③的无为而治思想;自然观上他提出“天与人不相胜”

④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

庄子不仅在思想史上有重要贡献,而且在文学、美学方面很有建树,他的寓言、散文都以其浪漫主义风格深刻影响着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