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东晋十六国

  1. 十六国的兴替

自东汉以来,原来分布在北方和西北方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逐渐内迁。匈奴、羯、鲜卑族主要从并州、幽州南下,羌、氐族主要从凉州、雍州东来。到西晋时,“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 戎狄居半”①。他们一般都保留着自己的氏族部落组织,而与汉族人民错居杂处,受汉族地主的剥削;他们的酋帅虽然被西晋王朝任命为官吏,但权力受到限制。因此,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矛盾还很严重。

元康中,略阳、天水等 6 郡的巴氐和汉族流民 10 余万口逃荒到益、梁 2 州。由于官府一再逼迫,流民走投无路,遂在巴氐首领李特的领导下举行起义。太安二年(303),李特子李雄攻克成都。一年后,李雄自称成都王,后来他建国号成,史称成汉。这个政权至成嘉宁二年(347)亡于东晋。当时, 荆湘一带流民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张昌、王如、杜等相继发动起义,但都被统治者镇压下去。

永兴元年(304),匈奴族首领刘渊在离石(今属山西)起兵反晋,自称匈奴大单于,后建国号汉,改称汉王。刘渊子刘聪继立,派兵消灭西晋。刘聪实行“胡汉分治”,在大单于之下设单于左、右辅,各领少数民族 10 万落; 另设左、右司隶统治汉族。汉汉昌二年(318),刘聪族弟刘曜即位,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十二年(329),前赵被后赵所灭。

后赵是羯族石勒建立的。石勒家世为羯族部落小帅,他少时替人佣耕, 大乱后被官军掠卖为奴,因而发动起义。后来,石勒投靠刘渊,率军在冀、司、青、豫诸州纵横驰骋,消灭晋军主力。石勒善于用兵,极力争取汉族士人的支持,势力发展很快,便脱离前赵独立。前赵光初二年(319),石勒亦建国号赵,史称后赵。石勒也实行胡汉分治,他注意劝课农桑,兴办学校, 赋税略有减轻,国力强盛,一度统一北方。石勒之侄石虎是个著名的暴君, 穷兵赎武,众役繁兴,征求无已,后赵终于在他死后亡于冉闵。

中原大乱后,凉州相对稳定,刺史张轨抵御外敌,安抚流民。从公元 317 年起,张氏世守凉土,成为割据政权,史称前凉。张轨之孙张骏自称假凉王, 前凉比较强大,其后诸子争权,逐渐衰弱下去,前凉太清十四年(376)亡于前秦。

慕容氏是鲜卑族的一支,分布在辽河流域。慕容皝在公元 337 年建立燕国,史称前燕。慕容氏在辽西设立侨郡县,安置北徒流民,引用汉族士人, 发展较快。慕容皝之子慕容儁南下消灭冉闵,雄据中原。前燕统治者很快腐化,慕容氏贵族广占土地山泽和人口,又互相猜疑,在燕建熙十一年(370) 被前秦王猛所灭。

前秦是氐族苻氏所建。后赵亡时,苻洪聚众 10 多万,其子苻健进占长安,

于公元 352 年称帝,建国号秦,史称前秦。苻健侄苻坚继位后,在汉族士人王猛的辅助下,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整顿吏治,兴办学校,劝课农桑,出现了大乱以来最为繁荣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前秦出兵消灭前燕、前凉、代,统一了北方,并派兵进攻西域。前秦建元十九年(383),

① 《晋书·江统传》。

苻坚不听群臣劝谏,大举进攻东晋,结果大败于淝水。淝水战败后,前秦立刻陷入土崩瓦解,次年灭于后秦。

前秦亡后,北方重新出现分裂。公元 384 年,羌族姚苌建立后秦,鲜卑族慕容垂建立后燕。姚苌子姚兴在位时比较留心政务,改善吏治,放免奴隶, 提倡儒学和佛教。后秦于永和二年(417)被东晋刘裕所灭。慕容垂发动对北魏的进攻,遭到惨败。北魏把后燕分割成两部,垂弟慕容德在青州建南燕, 垂太子慕容宝北逃龙城(今辽宁朝阳),旋被杀。南燕在太上六年(410)被东晋所灭。公元 385 年,鲜卑乞伏氏在陇西建立西秦,氐族吕光在凉州建立

后凉。在这个地区,后来又有公元 397 年由鲜卑秃发氏建立的南凉、公元 400

年由汉人李暠建立的西凉和公元 401 年由匈奴沮渠氏建立的北凉。这些政权

都比较弱小。公元 407 年,匈奴族赫连氏在朔方建立夏国。公元 409 年,鲜卑化的汉人冯跋在辽西建立北燕。此外,十六国时期还有西燕、翟魏、蜀及仇池等较小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