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易传》是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著作,产生于战国中期至晚期,内容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10 篇。相对经而言称为传,又称《十翼》或《易大传》。从

《易经》到《易传》的发展反映着西周到战国末年人们思想水平提高的过程。

《易传》发展了孔子积极有为的生活态度,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刚健自强”的基本精神;总结发展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精湛命题,确立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大部分范畴。《易传》还从抽象与具体的角度讨论规律与现象的关系,看到规律是无形的、抽象的;现象是有形的、具体的。《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传》提出的“太极阴阳”说,为后世儒家的本体学说规划了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