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宗室之后。他小时侯家道已经中衰,东汉末年依靠大商人的资助起兵,势力一直比较弱小。投靠刘表后,他思贤若渴,三顾襄阳隆中(在今湖北襄阳境)之草庐, 求见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人, 避难于荆州。他才识过人,但英雄无用武之地。刘备不耻下问,使他大受感动。他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提出“跨有荆益,保其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战略②,并且出山辅佐刘备。

刘表死后,荆州士众大多归于刘备。赤壁之战的胜利,刘备得到最大的实惠,他终于有了一个根据地。建安十六年(211),割据巴蜀的刘璋邀请刘

① 《宋书·恩倖传论》。

① 参王晓毅《中国文化的清流》第 55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出版。

②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备进攻汉中张鲁,正中刘备下怀,刘备便趁机入蜀,占据了蜀地。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又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然而,荆州却被孙吴夺去,大将关羽折损。刘备称帝第二年,从三峡出兵,与孙吴会战于彝陵(今湖北宜昌东南)。蜀军从巫峡至彝陵连营 700 里,吴军大将陆逊坚守不战。后来陆逊乘天气燥热、蜀军疲惫之机发起火攻,蜀军全线崩溃,刘备虽然逃回白帝城

(今四川奉节),但不久发病而死。

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际时,他不负刘备所托,鞠躬尽瘁,使小国寡民的蜀汉社会政治经济蒸蒸日上。刘备死后,他立刻派使者到吴国与孙权重新结盟,以后两国一直保持良好关系。蜀国内部比较复杂,外来荆楚人士与益州地方人士之间、汉族与南中少数民族之间都有矛盾。诸葛亮把礼治和法治结合起来,较好地处理这些矛盾。诸葛亮对益州地方人士既不歧视,也不姑息纵容。蜀郡从事杨洪有识见,被他破格提拔为代理蜀郡太守。杨洪又推荐门下书佐给诸葛亮,也被任命为广汉太守。广汉名士秦宓曾经拒绝刘璋辟召, 诸葛亮聘为益州别驾,后提升为左中郎将。因此“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①。当然,益州人士如果有罪诸葛亮亦不宽纵,如李严延误军粮运送,虽然平素与诸葛亮私交甚笃,仍被削职为民。

当时,益州豪强煽动少数民族叛乱,蜀地动荡不安。建兴三年(225), 诸葛亮出兵南中,他采取“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对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七擒七纵,终于使他心服,表示不再反叛。南中平定后,诸葛亮不置官、不留兵,即其渠帅而用之,收到了“夷汉粗安”的效果。诸葛亮对南中的用兵,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客观上加强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经济文化的联系, 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因此,关于他的传说得以长期在这些地区流传。

从建兴六年(公元 228)起,诸葛亮致力于北伐,至十二年(234)共出兵五次。他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戎阵整齐,法令明肃;创造木牛、流马, 以克服山区运输困难。他打了一些胜仗,也派兵在渭水旁屯田,作长期打算, 但终因粮运不继而功亏一篑,最后病死军中。

诸葛亮死后,蜀汉采取守势,后将军姜维统军,又连年出兵,而不得朝中支持,屡吃败仗。后主刘禅宠信宦官黄皓,政治日益腐败,结果被魏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