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前 551 年,卒于前 479 年,春秋末鲁国陬邑昌平乡阙里(今山东曲阜县东南)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远祖是商代贵族的后裔,祖上原是宋国的贵族,先辈孔父嘉和华氏成为政敌,曾祖孔防叔为了躲避华氏的迫害逃亡到鲁国。孔子出世时,他

① 《老子》第四十七章。

① 《老子》第七十四、七十七、七十五、三十八、八十章。

② 《老子》第七十四、七十七、七十五、三十八、八十章。

③ 《老子》第七十四、七十七、七十五、三十八、八十章。

④ 《老子》第七十四、七十七、七十五、三十八、八十章。

⑤ 《老子》第七十四、七十七、七十五、三十八、八十章。

的家族已经破落贫贱了。正因为如此,他与下层社会接触较多,知识面较广, 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⑥又说:“博学而无所成名。”⑦据说他自幼喜欢传统的礼仪制度,常与小朋友演习典礼仪式。他十五岁时就立下了学习的志向,决心学习关于社会人生的根本道理。然而为了谋生他曾作过鲁国执政季氏家的“委吏”,管理帐目。又作过公家的牲畜管理员“乘田”, 工作很负责。

三十几岁时,孔子开始以讲学为业,他是最早创立私学的人之一,是第一个大规模招收弟子的教育家。他主张“有教无类”,招收学生不考虑其社会地位,他的学生中既有贵族子弟,又有许多贫贱之士。传说他一共收过 3000

弟子,其中成就突出的就有 72 人,如子路(仲由)、子贡(端木赐)、子渊

(颜回)、子游(言偃)、子夏(卜商)都是佼佼者。孔子曾整理上古的文化典籍,并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教授弟子。孔子的教育重视德行的培养,性情的陶冶,鼓励学生闻道济世。他经常与学生讨论社会政治问题。在几十年的政治、教学实践中,孔子及其弟子逐渐形成了一个颇具影响的儒家学派,揭开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孔子是很重视参与政治活动,以便实现自己强烈的政治抱负的。然而直

到 50 岁,他才担任了鲁国的中都宰,很快又被提升为司空、司寇。最后当他认清贵族统治者是不允许他彻底实施自己主张时,就率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14 年游说 72 个执政者,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终不见用。晚年回到鲁国后以全力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直到病亡。

孔子治学,讲求“述而不作”,在解释“六艺”过程中阐述自己的思想。他搜集了鲁、周、宋、杞等国的文献,整理出《易》、《书》、《诗》、《礼》、

《乐》、《春秋》等六种书。汉代把这六书称为“《六经》”,而把孔子和其它诸儒解释经义的文字叫做传。有关孔子的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论语》是弟子对孔子言行的一本记录。《春秋左传》中也记载了孔子的一些言行。在孔子思想中关于“礼”、“仁”、“中庸”的阐述是主要内容。他自青年时代就推崇周礼,30 岁以后曾到处考察三代礼制,最后得出结论:只有继承并发展了夏礼、殷礼的周礼最丰富多彩,应当发扬,故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载!吾从周。”①。为此他提出了“克己复礼”的思想。仁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涵义,孔子自己解释为“爱人”,曰: “仁者爱人。”②他把“仁”作为人际关系的崇高伦理准则,并要求人们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孔子还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当的标准, 即“中”,既不过分也非不够。而善于运用“中”这一标准的作法,就叫做“中庸”。所以“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出的所谓不偏不倚的辩证思维方法。不过,这一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有两种可能:在事物相对稳定发展时,“中庸”有利于事物的平衡发展;在事物发展的剧烈变革时期,“中庸”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孔子思想能在后代久远流传,并在一定程度上缔造了华夏民族的共同心

⑥ 《论语·子罕》。

⑦ 《论语·子罕》。

① 《论语·八佾》。

② 《论语·颜渊》。

③ 《论语·颜渊》。

理,是值得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