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成长第一节 叙说

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 年至公元 220 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 包括秦、汉两朝及西汉、东汉之际的王莽和更始政权的历史。

秦朝(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6 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传 2 世,2 帝,15 年。

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封建诸侯割据的局面, 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封建国家。其疆域东至大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阴山、辽东。为了统治这个前所未有的封建大国,秦王嬴政在列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他创立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以及分管具体行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地方建立郡、县、乡各级行政组织。秦王朝中央集权统治机构的建立,确立了以后历代封建统治机构的基本形式。

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颁行了严密繁苛的法律, 下令收缴全国私人所藏兵器,迁徙六国豪富于咸阳,拆除六国境内城防和山川险阻地区的军事设施,修筑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直道和通西南夷的“五尺道”,五次出巡六国故地和边境地区,刻石宣扬秦的威德。在经济文化上,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确认土地私有权。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实行“焚书坑儒”的思想统制政策。在军事上,北击匈奴,南开五岭, 继续进行扩大统一的战争。

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的封建王朝,把历史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但是, 秦始皇的事业是在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的条件下,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完成的,这就使秦朝的统治具有急政暴虐的特色。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病死后, 继位的秦二世胡亥进一步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造成赋敛愈重,戍徭无已,广大农民困苦达于极点。公元前 209 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

206 年,秦朝被推翻。原来作为农民军领袖的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农民起义

的果实,进行了长达 4 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结果,刘邦夺得了胜利。西汉(公元前 206—公元 8 年),是继秦朝而出现的强大的统一封建王

朝。公元前 202 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初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不久迁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前汉或西汉。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黄老无为政治,与民休养生息,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经过汉初几代的治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使社会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比较繁荣富庶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西汉政权建立后,恢复和健全封建国家机器,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搞了分封制。刘邦先是封异姓王,后在消灭异姓王的过程中,又封同姓王。同姓王后来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经过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王国势力才有所削弱。

汉武帝统治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在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作“左官之律, 设附益之法”,大大削弱和打击了诸侯王的割据势力;建立新的选官制度, 用“察举”、“征召”的办法选拔人才,创州刺史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

营和平准均输政策;颁布算缗、告缗令,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在军事方面,三次大规模出兵打败了匈奴,解除了对北方安全的威胁,并多次派人通西域;向南方用兵,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初步基础。在思想方面,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西汉时期的文化也有很大发展。史学家司马迁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纪》。赋和散文、乐府诗是这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此外,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医学等都有所发展,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所作的卓越贡献之一。

西汉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西汉中叶以后, 西域归于汉朝版图,西南、东南、东北地区与内地联系更加密切,从而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同时,对外关系也有很大发展。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到达过大宛(今乌兹别克境)、大月氏(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安息(今伊朗)等国。汉朝还开辟了两条通往西亚各国的“丝绸之路”。

西汉后期,豪强地主和官僚贵族疯狂兼并土地,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公元 8 年,外戚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新。王莽实行的托古改制的措施,不仅未能挽救社会危机,反而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使阶级矛盾更趋激化。公元 17、18 年,先后爆发了绿林、赤眉农民起义。经过数年反复较量,农民军于公元 23 年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东汉(公元 25—220 年),是西汉远支皇族刘秀夺取绿林、赤眉农民起

义胜利果实后于公元 25 年建立的豪族地主政权,都洛阳。史称后汉或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先后九次颁布释放奴婢和禁止虐待奴婢的诏令;

组织军屯、减轻赋役、兴修水利;下令裁并郡县,精减吏员;在中央削弱三公的权力,加重尚书台的职权,使其成为皇帝发号施令的机构;废除掌握地方军权的郡国都尉,取消地方军。以上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有效地保证了对全国人民的剥削与统治权力,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东汉统治者还大力加强思想统治,儒家谶纬神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对此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论衡》是其不朽著作。班固及其《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体系,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历史巨著。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技术,对文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对天文学和地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张仲景、华佗在医学上也有突出的成就。

在东汉豪族地主政权的保护下,豪族地主势力迅速膨胀。他们一方面大量兼并土地和财产,控制大量的依附农民,建立起地主田庄,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察举和征辟,把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豪族地主势力的发展,引起了统治阶级内部的长期争斗。外戚与宦官轮流专政以及“党锢”之争,都是这一斗争的表狭。东汉后期统治更加腐朽,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公元 184 年,由张角组织和领导的黄巾大起义爆发。黄巾起义沉重打击

了东汉统治。后因割据势力增长,统一国家逐渐走向瓦解。公元 220 年曹丕代汉称帝,东汉灭亡。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它对以后 2000 年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是中国封建统一国家形成时期,后来封建大一统是秦汉时期奠定的基础。秦的统一及其统一后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中国古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此后的 2000 年,尽管出现过许多分裂时期,但统一一直起着主导作

用,统一国家不断扩大,直到现在,中国地大物博和统一是分不开的。

秦汉是中国专制集权制度确立时期。秦汉专制集权制度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对于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加强防御力量、发展民族关系、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都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长期迟缓也与专制集权有关。

秦汉是中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时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特点是地主土地私有、土地买卖、租佃关系。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和发展,一直贯穿于 2000 年的封建社会。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大规模农民起义开始发生的时期。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以及专制制度的日益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的残暴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压榨,引起了农民的不断反抗。这些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

秦汉是中国汉民族形成和多民族国家开始出现的时期。后来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不断发展。

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如秦统一文字,司马迁开创、班固继承并发展的纪传体通史、断代史著作,汉赋,蔡伦造纸术,张衡的天文学等,都是中国古代的珍贵文化遗产,对后世产生过很大影响。西汉董仲舒提倡的以儒为主、揉进阴阳迷信等思想的新儒学,最终成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

秦汉时期世界大势又是怎样呢?

当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专制集权统治之时,在意大利半岛崛起的罗马与西部地中海的强国迦太基之间爆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 218 年,迦太基著名将领汉尼拔率军从西班牙出发,越过阿尔卑斯山突入意大利,在波河与罗马军交锋,首战告捷。次年,又在特拉西美诺湖附近重创罗马军队, 击杀罗马执政官。公元前 216 年,汉尼拔又与罗马主力决战于康奈平原,以

少胜多,歼灭罗马军 54000 人,俘虏万余人。罗马统治者急忙扩充军队,组

织反攻。公元前 211 年,罗马派兵攻陷与汉尼拔结盟的西西里主要城邦叙拉

古(著名科学家阿几米德卫国而死),开始了对迦太基的反攻。公元前 204 年,罗马将领斯奇庇奥指挥罗马大军从非洲登陆,攻入迦太基本土。当西汉王朝建立的公元前 202 年,罗马与迦太基在扎玛附近展开了一场决战,迦太基被战败。次年双方签订和约,罗马获得大量赔款和西西里岛及其与意大利之间的所有岛屿。迦太基不经罗马允诺,不得与任何国家交战。从此,迦太基实际上已处于罗马附庸国的地位。

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后,罗马又把矛头对准了东地中海的马其顿、叙利亚和埃及等希腊化王朝。公元前 200 年,罗马发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迫使

马其顿王腓力五世承认罗马有权干涉希腊事务。公元前 168 年,罗马发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在皮得纳战役中俘虏马其顿王伯尔修,将马其顿分割为四个“自治区”,使之成为罗马的属地。参与伯尔修反罗马同盟的其它希腊城邦也遭到罗马残酷的镇压。此后,希腊长期处于罗马统治之下。

公元前 190 年,罗马在小亚的玛格尼西亚战役中击溃叙利亚的安条克三世,迫使其放弃色雷斯和小亚的一切领地,叙利亚亦沦为罗马属国。

公元前 149 年,罗马发动了第三次布匿战争,攻下迦太基城,灭掉了迦太基,将其辖地划为罗马的“阿非利加省”。

公元前 133 年,罗马派兵攻陷西班牙北部的努曼西亚城,将西班牙大部

地区并入了罗马版图。

罗马通过一系列战争,由意大利的统治者扩张成为东起小亚、西抵大西洋岸的地中海世界的霸主。此时,罗马原来建立在城邦基础上的共和政体已不再能够适应这一变化了的形势,一种新的统治形式——代表更广泛的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帝制,便应运而生。在这一过程中,罗马奴隶制长期酝酿的各种矛盾便充分地暴露出来,使整个社会阶级斗争达到尖锐的程度。公元前 137 年和公元前 104 年,先后两次爆发了西西里岛奴隶大起义。公元前 73 年,又爆发了世界史上有名的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大起义。罗马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便把权力集中在少数军事统帅手中,进而集中到一个军事独裁者之手,这样罗马共和国终为罗马帝国所取代。在这转变中,罗马统治者克拉苏、庞培、恺撒等相互火并,纂弑相承,至屋大维时代,出现了罗马帝国的鼎盛时代。

当此之时,帝国的扩张目标指向了中欧和西欧一些地区。从公元前 16 年起,罗马进军阿尔卑斯山东部和多瑙河上游地区,并于次年建瑞提亚(今瑞士)、诺里克(今奥地利)两省;公元前 12 年以后,又将多瑙河中游、下游一些地区,建潘诺尼亚(今匈牙利)、美西亚(今南斯拉夫)两省。公元5 年,罗马在经过连年征战后终于在莱茵河流域建日耳曼行省。但是,罗马

在这些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并不稳固。公元 6 年,潘诺尼亚省爆发了 20 万人的大起义,屋大维费很大力量才将这次起义平息。但不久莱茵河畔又掀起了更加汹涌的日耳曼人起义的高潮。公元 9 年,屋大维派去镇压起义的罗马军队被全部歼灭。从此,罗马的日耳曼各行省的边界始终以莱茵河为界。

公元 66 年,东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发动起义,全歼耶路撒冷的罗马驻

军。罗马统治者派军前往镇压。起义群众为保卫耶路撒冷城坚持了 4 年的殊

死战斗,到公元 70 年,罗马军队重新占领这个城市,对起义群众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被钉在十字架上处死的起义者不计其数,以致“无地再立十字架, 无木再作架钉人”,而被卖为奴者达 7 万之众。公元 131 年,犹太人再度起

义,攻城陷镇,其势迅猛,罗马派大批军队前往镇压,费时 3 年,屠杀犹太

人达 58 万。公元 135 年,耶路撒冷被彻底破坏,残余的人民多被掳掠为奴, 整个巴勒斯坦田园荒芜,庐舍为墟,于是开始了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异地的长期民族漂泊史。

公元前 2—1 世纪,西亚的安息帝国迅速兴起,成为当时欧亚大陆上与中国的汉朝和欧洲的罗马并存的三个强大国家之一。在安息国王密特里达提一世和二世统治时期,安息在驱逐塞琉古势力的斗争中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土。公元前 175 年,安息得中亚的马尔吉安那。公元前 155 年攻占伊朗的米底,

打开了向两河流域进军之路。公元前 141 年攻占塞琉古在两河流域中部的重

要据点塞琉西亚,把塞琉古势力逐出两河流域。公元前 120 年左右,中亚游牧部落塞种人被匈奴打败,移入伊朗东部,安息将其赶至伊朗的东南部和印度的西北部。公元前 115 年,安息占领木鹿绿州,阿姆河成为安息领土。公

元 94 年,又占领亚美尼亚,并扩张到南高加索和小亚的一部分。安息国都随

着国土的扩张而不断西移。到公元前 1 世纪中期起,迁移到泰西封,在底格里斯河东岸,与塞琉西亚隔河相望。

罗马为谋求夺取西亚和两河流域,不断发动向东扩张的战争。安息进行了长期的抗击罗马的战争。

公元前 65 年,罗马将领庞培率军东征,与安息交锋,互有胜负,形成严

重对峙之势。公元前 53 年,罗马统帅克拉苏率 7 个军团,渡过幼发拉底河, 侵入安息内地,安息采用诱敌伏击之策,佯装退却把罗马大军引入荒无人烟的草原而歼灭之,克拉苏亦被俘杀。公元前 36 年,罗马将军安东尼率军 10

万再度入侵安息,安息王弗拉四世大力反击,罗马又遭惨败。公元 51—63 年,罗马东侵亚美尼亚,安息出兵应战,经过激烈的争夺,最后双方签订和约,亚美尼亚国王由安息王族充任,由罗马加冕,实际上安息仍占优势。公元 115—116 年,罗马皇帝图拉真又率兵侵占亚美尼亚,并进占两河流域及泰西封。但与此同时犹太人等发动反罗马起义,图拉真被迫撤军,病死于西里西亚。此后,双方仍常启战端,但无决定性战役。安息西部国境基本上保持在幼发拉底河以西邻接叙利亚一线。安息与罗马长期较量,阻止了罗马向东扩张,使西亚大部地区如两河流域、亚美尼亚和伊朗免受罗马奴役,为以后萨珊波斯和伊斯兰文明的发展提供条件。

公元 1 世纪初,在安息与汉朝之间,兴起了一个贵霜王国。贵霜建立后, 不断向外扩张,曾侵安息,取高附,灭濮达和罽宾。在阎膏珍统治时代,贵霜进一步侵入印度,占领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在贵霜迦腻色伽统治时代

(公元 78—101 年),进一步向印度扩张,其势力达恒河中游地区。迦腻色伽通过多年的对外扩张,建立起一个纵贯中亚和南亚的庞大帝国,其领土的范围包括中亚的锡尔河与阿姆河直到波罗奈以西的北印度大半部地区。这时,帝国的首都也由中亚迁至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

贵霜作为丝绸之路中介桥梁的作用,在迦腻色伽时期也发挥得最为充分。此时,东方匈奴势力已被东汉逐出塔里木盆地,班超经营整顿西域局势甚有成效,因此,丝路畅通,商旅频繁往来,国际贸易有很大发展。东汉的丝绸、漆器、铁器,以及纸、镍等新技术发明、桃梨杏桔等优质水果和大黄肉桂等名贵药材,都运销和传入贵霜,其中国际市场上需求最殷的丝绸药材等皆由此转运安息、叙利亚、埃及直至罗马;另一方面,大月氏和中亚的名产善马、毛毯、裘皮、玉石,以及印度的玳瑁、珠宝、象牙、香料,西亚和埃及的玻璃、水晶、珊瑚、琥珀等也循丝绸之路运入中国。在对外关系上,贵霜曾遣使西访罗马,罗马皇帝图拉真将贵霜人的图像刻于纪念物上。贵霜使者亦曾东来中国,贡奉珍宝、狮子等物,中国亦有王子去贵霜,带去梨、桃等物。中西文化随着这些使节往来而相互交流;中外友好关系肇始展开。学习和研究秦汉史所依据的文献资料,主要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即

纪传体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此外,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典籍,如政治制度方面的政书,思想方面的诸子,经济方面的农书,宗教方面的典籍,科技方面的历法、医书等等。

多年来发掘的大批秦汉考古资料和文物,也是学习、研究秦汉史的重要史料。首先要提到的是秦简。1975 年底在湖北云梦县县城关西边睡虎地发掘了一批秦墓,其中 11 号墓出土了一批竹简,有 1115 枚,还有 80 片残简。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秦简,是研究秦史非常珍贵的资料。1978 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书对秦简进行了分类整理,有释文、注释、索引、地图,可以使用。

汉简也是重要的资料。近 70 多年来,不断发现汉代遗存的简牍,累积起

来有 4 万枚左右,绝大部分出土于我国西北甘肃、新疆地区,相当于汉代河西四郡和西域一带。这一广阔地区发现的简牍,根据出土的具体地点,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敦煌汉简。英国人斯坦因于 1906 年至 1908 年在甘肃敦

煌县附近汉代边塞遗址得到汉代木简 705 枚,其中 100 枚可确切考知具体年代。这批汉简简影见于法国沙畹《中国古文书》、王国维《流沙坠简》。1913 年至 1915 年,斯坦因又一次在敦煌发现汉简 84 枚,在酒泉发现 105 枚。简影见于法国马伯乐《中国古文书》、张凤《汉晋西陲木简汇编》第二编。1944 年,夏鼐等赴甘肃考古,在敦煌获得汉简 43 枚,简影见《新获之敦煌汉简》, 收在夏鼐《考古学论文集》中。二是居延汉简。1930 年至 1931 年,中国和瑞士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内蒙境内的额济纳河两岸和内蒙额济纳旗黑城东南的汉代贵遗址里,采获汉简 1 万枚左右,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居延汉简。简影见《居延汉简甲乙编》。劳干有《居延汉简》,分为图版之部和考释之部。1973 年至 1974 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在额济纳河流域破城子等三处汉代遗址掘获汉简 2 万余枚,初步整理出 70 多个完整或较完整的簿册,内容涉及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哲学、宗教、民族等各个领域, 是研究汉代历史的宝贵资料。三是罗布泊汉简。1930 年和 1934 年,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北岸的汉代防戍遗址里,发现汉简 71 枚,见黄文弼的《罗布淖尔考古记》。这批汉简出土地点在汉代属于西域都护辖地,靠近楼兰遗址。所以又把罗布泊汉简称为西域汉简或楼兰汉简。

此外,近二三十年来,在汉代墓葬中也多次发现汉简。这些墓葬汉简, 与汉史研究关系密切的有以下几种:

1972 年长沙马王堆1 号汉墓出土汉䲟侯妻辛追随葬物遣册,共有竹简300 余枚,记载了随葬的葬具、食物、谷物、菹醢、酒、用器、燕乐器、内具、燕器和一些明器等。简影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1972 年山东临沂银雀山 2 号墓出土汉武帝元光年间古历简,见《文物》

1974 年第 3 期。

1972 年甘肃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一批医方,简影见《武威汉代医简》。

1973 年湖北江陵县凤凰山 8、9、10 号汉墓出土 400 余枚竹简和木牍,

其中 10 号汉墓出土的 170 余枚竹简和 6 枚木牍,记载了西汉初期赋税、徭役、借贷、商业等方面的情况。

1978 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寨 115 号汉墓出土有关军法的汉简。

此外还有帛书。1976 年和 1977 年文物出版社分别印有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出版小组编的《法经》、《导引图》和《古地图》。其它文物考古资料, 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始皇陵、铜车马、秦代玺印、遗址、遗迹以及碑石等, 均陆续被发掘、公布,可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