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盐业、纺织、漆器业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生产部门已经比较繁复,分工也开始细密。据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考工记》记载,当时手工业不仅有木工、金属工、皮革工、上色、刮磨、陶工等工种,而且各工种内又分若干部,如“攻木之工” 分为七部,“攻金之工”分为六部,“攻皮之工”分为五部,“抟埴之工” 分为二部。每部都有特定的名称和范围。如“攻木之工”的七部是:“轮、舆、弓、庐、匠、车、梓”,其中“轮”即“轮人”,主造车轮和车盖;“舆”, 管造车舆的架座之类。可见,分工既细密又明确。

不论在文献记载,还是在考古发现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春秋战国各种手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从采矿冶炼等大型手工业生产到与人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煮盐、纺织、日用竹木漆器等等,都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发达景象。

春秋战国时代的人,已注意到了总结勘探、采掘矿藏的方法,并对全国各地的铜、锡、铁等主要矿产地,有过约略的估计。在现今湖北大冶县的铜绿山,发掘有一处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的铜矿采掘和冶炼遗址。从发现的竖井、斜井、平巷、斜巷看,当时已具有很高水平的采矿方法。遗址的矿井已掘至地下 50 多米深的地方,而且初步解决了井下的通风、排水、提升、照明等复杂技术问题。已发现的采掘工具有铜斧、铜锄、木锤、筐篓、木铲等等,属于战国中后期的工具有铁斧、铁锤、铁耙、铁锄等。

春秋战国时代青铜业仍有进步发展。当时人对青铜的取材、配料、冶铸的火候都有精密的分析记录,对不同用途青铜器成分中铜与锡的比例掌握得十分科学。甚至对冶炼过程中不同火候的辨认标准也有着明确的记载。

春秋战国之间,人们已发明可锻铸铁。可锻铸铁又称展性铸铁,是把硬度强而易碎断的生铁入火烧至一定程度,让它氧化脱碳之后,就变得比较易于延展而可以锻打不碎了。欧洲出现可锻铸铁是 18 世纪。我国的铁器冶铸走着一条和外国不同的独立发展道路。按照一般冶铁的发展,是先炼得熟铁, 即通常讲的块炼铁,它不像炼生铁那样要求的温度高,出炉时是呈海绵状的铁块。生铁则需较高炉温,铁是熔成液态,可以进行铸造的。国外生铁的冶炼约始于 14 世纪,而我国在战国时期就不仅可以冶炼生铁,而且还可以对其进行脱炭柔化处理,制成可锻铸铁。

盐业生产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很发达,并且分为海盐、池盐和井盐。海盐多产于东部沿海地区,池盐多产于西北地区,井盐生产则至迟在李冰作蜀郡太守时已出现于四川。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专门贩运食盐的商贾,把盐从产地运销到不产盐的地方。

我国的纺织业历史悠久,西周春秋时关于丝麻纺织已见于文字记载,战国时的许多纺织品屡有出土。春秋战国时代已形成一些盛产纺织品的地区。齐鲁之地在历史上称为“冠带衣履天下”,就是说各国人身上穿的都有齐鲁出产的纺织品。因为这里产品质地水平高,才有“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的说法。这一时期的纺织原料虽然仍是传统的丝麻纤维,但是由于印染业的发展,花色品种比以前丰富多了。

铁工具的使用极大促进了竹、木、漆器手工业部门的发展,战国时期考

古出土的竹席、竹笥、木案、木箱、木棺椁等比起春秋时又更加精致美观了。漆器生产历史悠久,亦我国一大发明。从殷商到春秋战国都有实物出土。由实物研究得知,战国时油漆工艺的一项重大改进即采用桐油作稀释剂,此工艺一直流传至现代。在漆器胎质方面的创新表现为,除一般的木质施漆外, 又有薄木加裱麻布,或是皮的、夹紵的。

除上述手工业情况之外,这一时期在玉石雕刻,金银骨器的加工制造, 以及酿酒等方面,也都有着相当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