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制度

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王”。秦王政统一中国后则提出:“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①。他认为“王” 的称号与其统一天下的功业不相称,已不足以显示其尊贵,遂令臣下议帝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和博士官们议论后认为:古时有三皇—

—天皇、地皇、泰(人)皇,其中以泰皇最为尊贵。因此,向秦王政上尊号叫“泰皇”。秦王政考虑后作出决定:去掉“泰”字,保留“皇”字,再采用上古帝位的称号,号称“皇帝”。意思是“德兼三皇,功包五帝”。从此, “皇帝”代替“王”,成了封建社会历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秦始皇采用五德终始说神化皇权。五德终始说是战国末年齐人邹衍创立的。他把阴阳与五行相胜配合起来,提出五德终始的循环论和命定论,认为土、木、金、火、水五行就是五德,历史上的每个朝代代表其中一德,按照五行相胜的次序,互相更替,周而复始。秦始皇是第一个实行这种学说的, 认为周得火德,秦得水德,水能克火,故秦代周。秦始皇采用五德终始说是用以证明他代周的必然性和实行法治的合理性,为专制主义皇权寻找思想理论根据。秦始皇还搞封禅。战国时齐鲁一些儒生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这叫“封禅”。封是到泰山顶上祭天,禅是到山下祭地。秦始皇在统一后第三年来到泰山上筑坛祭天,又在山南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其目的在于宣扬天命论,把皇帝与天帝联系起来,以更好地维护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