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灌溉和施肥

① 《管子·海王篇》。

② 《孟子·滕文公上》。

水利灌溉和农业生产是有密切关系的。周代施行井田的同时,建有一套用于灌溉、排水的沟洫制度。春秋时期,大国在兼并战争中,疆域扩大,为了便利交通,提高灌溉水平,大国纷纷开凿运河。运河所经过的地区,“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①可见当时水利灌溉之盛。

战国时期有三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即魏国引漳溉邺,李冰开离碓溉成都平原,和秦国开凿郑国渠以溉关中。

据《水经·浊漳水注》载,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引漳水以溉邺,至魏襄王时史起为邺令,又堰漳水以溉邺。邺城在今河北临漳县境,漳水南岸。西门豹、史起引水灌溉之前,这一带的土壤并不肥沃。经两次引水灌溉之后, 这一带咸成沃壤”②。邺从战国起能成为后代北方一重要城镇,与水利灌溉是有很大关系的。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开凿离碓,引郫江、流江二水灌溉成都平原。离碓在今四川灌县。四川自古号称天府之国,这也是和成都平原的水利灌溉分不开的。

郑国渠在关中。战国末秦王政时,韩国苦于秦的侵扰,派水工郑国至秦劝其开凿水渠,以便消耗秦国国力,钳制其对外侵略。工程进展到一半时阴谋败露,秦王欲杀郑国。郑国说,开渠是个阴谋,这阴谋虽使韩国苟延几年, 却给秦国开万世基业。秦王认为他的话有理,便让他继续开渠。郑国渠是一条引泾水东流入洛河的运河,即从现今的陕西礼县东北谷口起,引泾水往东至今三原县北汇合浊水及石川河道,再引向东经过富平、蒲城而后导入洛水。干渠全长达 300 里左右。灌溉面积约合今 120 多万亩。郑国渠的兴建,不仅使关中地区战胜了干旱,而且改良了土壤。从而使关中地区成为“无荒年” 的“沃野”之地,亩产粟可达一钟(六斛四斗),这在当时是极高的产量。为秦最后统一六国,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春秋战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另一方面是施肥的推广。

春秋战国的文献里,常有“粪”和“粪土”的记载。孔子见学生宰予白天睡觉,骂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①孟子也说过“百亩之粪”。②人们最初懂得施肥,除与人粪畜粪有关外,使用草肥或草灰肥亦较早。开始人们从休耕中渐渐知道草地经过翻耕、水淹、腐化,可以起到肥田的作用。《周礼·秋官司寇·薙氏》条:“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若欲其化也,则以水火变之。”所谓“欲其化也,则以水火变之”,即以水淹草或以火烧草,使其腐败变作肥料。

《吕氏春秋·季夏纪》载:“是月也,土润溽署,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周礼》、《吕氏春秋》都成书于战国,所记水化和火化野草肥田的情况,应该符合战国时的情况。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于用不同肥料针对不同土壤,也积累了经验。《周

礼·地官司徒·草人》条说:“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凡粪种,騂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驖泽用鹿,鹹潟用貆,勃壤用狐,植、

① 《史记·河渠书》。

② 《水经·浊漳水注》。

① 《论语·公冶长篇》。

② 《孟子·万章上》。

垆用豕,疆■用贲,轻爨用犬。”騂刚、赤缇、潟泽、鹹潟、疆■、轻爨等是指不同色性的土,不同色性的土,就要用不同的肥料。对土壤、肥料有如此细致区分,可见当时施肥技术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