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西周的衰亡
宣王之后,其子继位,是为幽王。周幽王二年(前 781),周王畿的渭、泾、洛三川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山崩川竭,给民众生活带来巨大灾害。和天灾相比,幽王时期人祸的影响尤甚。幽王任用善于阿谀奉迎的佞臣虢石父为卿,其它高官也多为谗慝暗昧之人。幽王对褒姒的宠幸使贵族和民众普遍不满。《诗经·瞻卬》篇说“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 对褒姒的抨击十分激烈。幽王所任用的佞臣随意征发赋役,担取民众的财物和土地,以至民众哀怨“彻我墙屋,田卒污莱”①,“人有土田,女反有之; 人有民人,女覆夺之”②。幽王时期,许多贵族感到形势危殆,纷纷另谋出路,大臣皇父就在东部地区为自己另建城邑,司徒郑桓公也到东部的济、洛、河、颍之间寻找立足之地。
据《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八年(前 774)周太史史伯曾经向郑桓公分析当时周朝的形势,认为“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今王弃高明昭显, 而好谗慝暗昧”,“周法不昭,而妇言是用”,指出当时的矛盾焦点是申、吕、缯等诸侯国与周幽王之间的太子之争。幽王嬖幸褒姒,故去太子宜臼及其母申后,而以褒姒为后,以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太子宜臼逃奔其外祖之申国,“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③。周幽王废黜申后,并欲伐申。据《国语·郑语》记载,关于此事,史伯早就有所预料。他说:“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周幽王十一年(前 771),幽王率军与申、缯、西戎等的兵众战于骊山,大败。幽王和其子伯服均被杀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北)。据古本《纪年》记载,幽王死后,“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 称为携王,与宜臼相抗衡,形成“周二王并立”的局面。约在前 760 年左右, 携王被晋文侯杀掉,周平王的地位才得以巩固。作为一个历史阶段而言,幽王之死就是西周的结束。周平王东迁雒邑以后,不仅周朝政治重心转移,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诸侯国势力乘机崛起,以至出现了霸权迭兴局面,东周时期的社会面貌已经和西周有了很大不同。
① 《诗经·十月之交》。
② 《诗经·瞻卬》。
③ 古本《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