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1-3 抗日战争时期各大学迁移中的情况①

① 解放日报,1941 年 10 月 25 日

区 域

学 校

学 生 数

成都(川西)区

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中央技艺专校,西康技艺专校(以上国立)、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朝阳学院、光华

大学、齐鲁大学、华西大学(以上私立)。

约 5500 人

重庆(川东)区

中央大学、女子师范学院、药学专校(以上国立)、重庆大学、四川教育学院(以上省立)、复旦大

学(筹改国立)、中华大学(私立)等。

约 7000 人

昆明(云南)区

西南联大、同济大学、云南大学、中正医学院、艺术专校、国术体育专校等(均国立)

约 4500 人

贵阳(贵州)区

浙江大学、唐山工程学院、贵阳医学院、湘雅医

学院(以上国立)、大夏大学(私立)等。

约 400 人

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

西 北 区

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技艺专校(以上国立)、

山西大学(省立)等。

约 5000 人

中山大学、广西学院(以上国立)、江苏教育学

两 广 区

院、广东文理学院(以上省立)、华中大学、国

约 4000 人

民大学、广州大学、勤勤学院(以上私立)等。

湘 西 区

湖南大学、师范学院、商业专校(以上国立私立)

约 1100 人

上 海 区

交通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音专(以上国立)、沪江大学、光华大学(分校)、震旦大学、东吴大学、大同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美专、南通学院等以及抗日后新成

立的十余所(私立)

约 7400 人

北 平 区

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国大学、协和医学院、

铁路专校(以上私立)、中法大学(中法合办)

约 750 人

其 他 区

分散在福建的厦门大学、私立协和学院、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浙江的国立英士大学、省立医专、江西的国立中正大学、苏皖政治学院、河南省立

河南大学等。

由于高校的大规模迁移,使得各高校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损失惨重。许多师生徒步辗转几千里易地从教就学,内迁学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仪器药品奇缺,校舍拥挤,生活非常艰苦。在教学中,没有合用的实验设备、试剂和药品,只得因陋就简,一套仪器应付多种教学任务的需要。为了办好学校,校际之间,师生之间,亲密合作,共同克服困难,不仅把学校教育维持下来,而且在造就人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这期间的西南联合大学、城固的西北联合大学、成都望江楼的四川大学和华西坝的华西大学、金陵大学等校化学系,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和南开大学化工系的联合体,以及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的化工系等形成了抗日战争时期化学教育的几个中心①。各校名师云集,治学育人,孜孜不辍,培养出了一大批化学专业人

① 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五十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化学五十年,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30 页。

才。

在课程设置上,化学学科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加强。不少系科都开设化学课,如 1938 年规定文学院第一学年选修普通化学;理学院第一、二学年必修普通化学;法学院和农学院也必修普通化学。1940 年规定,大学的物理系、生物系、地质系、博物学系、数学系、法学院、医学院、中医学院等, 把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等列为必修课程,而把理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分析、工业分析等列为选修课程。1944 年规定化学系的必修课程为:普通化学、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理论化学、有机分析、工业分析、工业化学等。选修课程则增加至 10 门以上,有高等无机化学、高等无机制备、高等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制备、胶体化学、化学史、电化学、原子构造、生物化学、矿物学、工业化学实验、化学原理、国防化学和实验等。同时规定每个毕业生都要做毕业论文。

在中等教育方面,为了救济战区流亡的中等学校师生,从 1937 年开始设立国立中学。1938 年 7 月《国立中学规程》颁布,“为谋战区省立中学教职员及公立私立中等学校学生继续施教与受教起见,特暂设国立中学若干所, 以能继续发挥教育效能,充实民族力量。”规程要求国立中学收容战区公立私立中学及师范学校男女学生,必要时亦得收职业学校学生②。有关部门先后在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广西、青海、宁夏、绥远、重庆等省市创办了国立中学 23 所,国立华侨中学 3 所,国立中山中学 2 所,国立女子中

学 2 所,以及改办的中学 4 所。抗日战争期间共办 34 所国立中学。此外还办

国立师范学校及其他职业学校 14 所。

在课程设置上,1940 年为适应抗战需要修订了初高中课本标准,主要是增设选修课,并将英文改为选修。初高中学生均分为甲乙两组。初中的甲组自第二学年起增加 2 小时的职业选修课,乙组 3 年中都要选修英语,两组均

开化学课,每周 6 学时。高中自第二学年起分组,甲组侧重理科,化学每周

10 学时,乙组侧重文科,化学每周 8 学时①。

在教科书方面,除了翻译国外教材以外,张江树教授等根据当时国情以及抗日要求,自编了部分大学和中学的教材。如《理论化学》、《土壤化学分析法》、《定量化学分析》、《中学化学》、《化学问题详解》、《化学史话》、《初中化学》(上下册)、《初中化学实验教程》、《高中化学》

(上下册)、《高中化学实验教程》、《国防化学补充教材》等。另外,王鹤清、阎玉振也编写了高中化学课本和化学实验课本,等等。据不完全统计, 从 1937 年到 1942 年出版的化学书籍近 80 种②。这些书有的是教科书,有的是参考书,大都风行一时,深受各地广大师生的欢迎。

为了保证化学教师的师资水平,“教育部”规定中学和师范学校的教育必须经过考试,合格者方可录用。

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1944 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拟定的三年制中学新课程里,没有单设化学课,但在医药知识中介绍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常见的中西药品的名称和性能,在自然课中也有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内容。开设的新课程是:

② 高奇:中国现代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40 页。

① 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五十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化学五十年,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30 页。

② 谭勤余:抗战期间我国科学出版物,东方杂志,1943 年 3 月 39 卷,复刊号。

边区建设——第一至第三学期讲授,每周 4 学时;

政治常识——第四至第六学期讲授,每周 3 学时;

国文——第一至第六学期讲授,前四学期为 5 学时,后两学期为 4 学时;

数学——第一至第六学期讲授,前四学期为每周 4 学时,后两学期为每

周 3 学时;

史地——第一至第四学期讲授,每周 3 学时;

自然——第一至第四学期讲授,每周 3 学时;

生产知识——第五至第六学期讲授,每周 3 学时;

医药知识——第五至第六学期讲授,每周 3 学时。

在教学方法上,边区和根据地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多以启发和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边区的高等教育中,当时延安大学的自然科学院设有化学(化工)系, 学制三年。课程设置除规定为各院系的共同课如革命人生观、时事教育、中国革命史、边区建设等之外,还有与工学系和农学系共同开设的数学、物理、普通化学、绘画、外语等课程,专业课有理论化学、有机化学、工业化学、定性分析、定量发析、工业分析、化学工程等。教学方法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学与用一致,即一方面学、一方面做;二是以自学为主、教授为辅,在自学的基础上实行集体互助;三是在教学上发扬民主精神。同时规定学员在学习一个阶段之后,下乡实习 3 个月,整个学时规定校内学习为 60%,校外学习为 40%①。化学系的学员参加烧木炭、提炼薄荷油、熬火硝等生产劳动。技术课以实验(实习)为主。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学术交流增多,派出的留学生也有所增加。许多大学已经回迁,展开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在化学教材和教法等方面,这一时期受美国影响较大。许多大学所用化学教材以英文本为主,有的译自外国教材,有的自编。

在中学方面,根据 1948 年修正的课程标准,初中的化学与物理合并为“理

化”,每周总计 16 学时,高中化学学制一年,每周 10 学时,与高中物理相同。初中教科书,较多地采用孙豫寿编的《化学》(上、下册),高中教科书则多用薛德炯、薛鸿达编译的《最新实用化学》和《勃康最新实用化学》

(上、下册)等。在部分大学的附中和一些国立、省立高中,常有大学教授兼课,有的大学附中还自编、出版了化学教材和学生实验用书。同时,在化学教学手段上也作了一定的改进,为加强形象化教学,当时国内复制和拍摄了部分化学教学影片。据 1946 年统计,复制外国的影片有玻璃制造等,自己拍摄的影片有制造酒精、制造肥料、造纸、制碱、浙江制盐等。但是由于放映设备极为有限,这些影片只局限于少数大城市的学校使用①。加之,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衰败以及战争的影响,化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极为缓慢。

在解放区,中共中央先后于 1947 年 8 月、1948 年 2 月和 1948 年 8 月召

开了 3 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形势发展的要求,决定建立一定的必要的正规教育制度,重视基础教育,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同时加强和整顿高等教育,这对于当时提高教育质量、避免过渡时期的混乱,使教育稳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亦使解放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化学

① 李桂林:中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459 页。

① 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五十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化学五十年,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31 页。

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全国的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