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化学教育家

俞同奎(1872—1962)

中国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字星桓,浙江德清县人,1876 年 11 月 10 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1902 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 师范馆。1904 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化学系留学,获硕士学位后又去德、法、意等国考察、学习,1910 年回国到京师大学堂任理科教授,1912 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俞同奎任化学系主任和学校教务长。1920 年任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后改名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兼北京大学教授。1937 年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大学生就业委员会主任。1938—1945 年任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昆明办事处主任。1947—1956 年任北京文物管理委员会秘书。1956—1958 年任文化部古代建筑修整所所长。1962 年 2 月 28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86 岁。

俞同奎是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开拓者。1910 年开始主讲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后来又主讲定量分析)。1914 年任北京大学教科书编委会化学科主编, 亲自编写和组织编写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应用化学》等我国第一批大学化学教材。1916 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在学校设立评议会,由各科部分著名教授组成,俞同奎被选为评议员。1919 年北京大学废“门”改“系”,成立教授会,俞同奎被聘为化学系首任系主任和教授会主任,对化学系的课程设置、学生成绩考核等,亲自规划,并筹建化学实验室, 购置化学仪器、药品等,为北京大学化学系早期的教学和实验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其他大学化学系的创建做出了示范。

俞同奎在留学欧洲期间,于 1907 年 12 月 24 日在巴黎与李景镐、吴匡时等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这是中国最早的化学学术团体。俞同奎历任该会临时书记、会长、评议员等职,为该会的组织、创建和开展学术活动,做出了贡献。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是对化学名词的命名和统一进行研究,提出方案和建议,编写了 2000 多页的化学名词手稿。回国后,他负责化学名词的审定工作,为中国化学名词的命名和化学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俞同奎还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修整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任北京文物管理委员会秘书和古建筑修整所所长多年,曾对北京的一百多个名胜古迹作了考察和研究,并对首都的新城规划、古建筑和名胜古迹去留问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看法。他对北京地区的一些重要文物古迹,认真组织普查、修复,对古建筑的寿命问题、损坏原因、保存原则和方法等,都作过深入调查研究,采取过一些措施,例如研究如何用化学等现代科学方法保护古代建筑,使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民族文化遗产不受破坏。

俞同奎著有《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戊申年报告》(手写本,1908 年)和

《伟大祖国的首都》(1956 年),发表过“略谈我国古代建筑的保存问题” 和“谈万里长城”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