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育规模、教育目标与考核方式

  1. 教育规模

十月革命前,注重古典学科教学的文科中学到 1913 年共有 434 所,学生

14.3 万人;注重实用学科讲授的实科中学则有 276 所,学生 1.7 万人;到 1913 年的女子(文科)中学有 920 所,学生 30.3 万人。女中学生人数之所以大大高于男中学生,是因为大多数男生在商业学校、陆军幼年学校、中等技术学校、教会中学等校就读。

十月革命后,苏联建立了统一的劳动学校。到 1929—1930 学年,普通学

校总数已达 13.32 万所,学生 1351.5 万人。1930 年苏联提出在城市与工业区实施普及七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此后,政府每年增拨大笔特别费用以发展普通教育,致使普通学校在校学生数在 1938—1939 学年达 3151.7 万人, 初等教育在农村得到普及,城市则普及了七年制义务教育。1940—1941 学年,全苏有中学 6.45 万所,学生 2470 万人。

卫国战争后,苏联学校再次获得较大发展。1950—1951 学年,普通学校已有 22 万所以上,学生逾 3500 万,在城市和农村都实现了七年制义务教育。

到 1970—1971 学年,全苏有中学 9.8 万所,学生达 4270 万。1976 年八年制学校的毕业生已有 97%升入各种类型学校学习。1978,1979,1980 三年苏联全体青年中受过完全中等教育者分别占 98.7%,99.1%和 99.2%。80 年代, 学校班级人数逐步减少,1—9 年级每班降至 30 人,10—11 年级每班降至 25 人,这为实现个别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

  1. 教育目标

苏联中等化学教育目标总的来说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 为学生升入高等学校提供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

  2. 为中等学校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打下必要的生活和就业所需的化学知识基础;

  3. 通过化学教育达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功能,增强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认识和掌握,提高爱国主义觉悟。

然而,在不同的时期,对这三方面的要求侧重点有所不同。20 年代主要强调了第(2)和第(3)方面,忽视了第(1)方面。30 年代转向主要强调第(1)方面而削弱了第(2)方面。卫国战争后又偏向强调第(2)方面而降低了对第(1)方面的要求。60 年代中期的教育改革,重新强调第(1)方面以使化学教育内容现代化,对第(2)方面的要求甚至还不如 30 年代。70 年代中期开始希望对这三方面的要求并重,但直到 80 年代中期,才真正开始扭

转 60 年代教改带来的偏差,使得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比较合理和均衡。事实上,在各个时期,都未放松过对第(3)方面的要求。

  1. 考核方式

苏联学校考试制度在本世纪也几经变化。苏维埃政权建立不久,学校就取消了考试制度,转而实行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30 年代又恢复了考试制度。从 1944 年 1 月起,开始实行用五级计分制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操行,

这种制度一直到 80 年代末也没有多大变化,它不仅适于中小学,也适于高等学校。这五级计分分别是:5 分——优秀(A);4 分——良好(B);3 分—

—及格(C);2 分——不及格(D);1 分——极差(E)。

苏联学校除期末进行考试外,平时也要进行考试、考查。日常教学中的考查只是限于部分学生。这种评价方法实际在 30 年代起就确立了,以后只是

对它有所改进和完善。这种日常考查的评分,登记在学生每日携带的“日志” 上。日志每天记入授课的学科名称、课题、得分等项目。这种日志其实起着联结学校与家庭的通讯簿的作用。苏联学校一直强调日常进行的每个学生的系统的知识评价,是对学生整体评价的基础。每个学期结束时,都把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加在一起,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在学年结束时,根据评分表按五级计分制评定成绩。学生如有 3 门课程成绩不及格便要留级。

普通中学的学生由低年级(第九年级)升入高年级(第十、第十一年级), 必须参加不包括化学在内的 4 种考试:数学的笔试和口试,俄语和文学的笔试与口试。考试失败就意味着要上职业学校,从理论上讲,由职业学校可以升入高校,但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职业学校主要满足于低水平的工作需要。在中学第十一年级结束时,大约要参加 10 门科目的考试,化学就是其中之一。大部分考试是口试。通过了这项考试,学生就获得一张毕业文凭, 它是报考高校的资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