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966—1976 年的化学教育

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掀开了新中国历史上十年浩劫的序幕,文化教育事业首当其冲遭受严重破坏。从此各类教材被废弃,实验设备被毁坏, 教学秩序被彻底打乱。各地区各学校实行“开门办学”、“以典型产品组织教学”,造成全国大中学化学教学质量急剧下降。高等学校化学专业,因学生入学水平不齐,难以按专业要求安排教学。中学化学教材被批判为修正主义课本,全部停止使用。各省市自治区都自编教材,1971 年前编的一般叫做

《工业基础知识·化工部分》,其中以化工生产为主线,搞所谓“典型生产引路”,把基础知识纳入生产系统之中,比 1958 年间所编写的化学课本更为强调生产,对基础知识的削弱更为严重。1972 年以后,某些省市自治区编写的化学课本改名为《化学》,稍加注意基础知识。但在 1974—1976 年,又强调农业生产,许多省市自治区把土壤、腐植酸类肥料、中草药、沼气等内容选入教材,基础知识体系不仅被打乱,而且进一步被压缩、削减。所以,文化大革命期间是化学教材和化学教学的大倒退时期,教学质量异常低下。

这一时期,中学化学教材的理论知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但低于或远低于过去水平,而且内容分量也大为减少,对于实验技能的培养大大削弱;相反却在课本和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政治,大量引入语录,贴政治标签、穿靴戴帽的现象极为严重。虽然有极少数地方的课本仍坚持一定的“双基”教育, 还改革了初中化学的某些内容,把某些理论的起点适当提前,但毕竟为数极少,更显得其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