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教师与教学方法

  1. 教师

我们已在本章第二节全面谈了苏联教师的地位、待遇和作用的历史沿革,这里将主要谈一下中等学校教师的培养问题。

十月革命前,俄国培养中等学校教师的高等师范学校寥寥可数。十月革命后,苏联教育部门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到 1920 年底,俄罗斯联邦已有高

等师范学校 57 所。在 30 年代,苏联师范教育获得空前的发展。首先,苏联逐步建立起三级师范教育体系,第一级是培养初等学校教师的师范学校,招收七年制学校毕业生,修业 3 年;第二级是培养 5—7 年级教师的师范专科学

校,招收完全中学毕业生,修业 2 年;第三级是培养 8—10 年级教师的师范

学院,招收完全中学毕业生,修业 4 年。此外,一部分综合大学也负有培养

师资的任务。到 1934—1935 学年,全苏已有师范学院 115 所,在校学生 6.7 万人。其次,为满足迅速发展的教育事业对师资的需求,苏联采用多种形式培训教师,如师资短期训练班、教师讲习班等。许多师范院校成立了规模很大的函授部,各省、市还设立了教师进修学院。再次,开展大规模的教师鉴定工作。只有通过国家鉴定,取得相应中学教师称号的人,才能在相应年级中任教。30 年代,苏联中学化学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得益于以上几项措施的实施,也使苏联教师从 1930 年的48.1 万人增加到1939—1940 学年的123.8 万人。

卫国战争后,随着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教师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用短期培训班培养教师的做法宣告结束,并且师范专科学校从 1952

年起,逐步改组为师范学院,形成了培养中学 5—10 年级教师的统一制度。

到 1956 年,全苏师专仅剩 2 所,而高等师范学校在校生已达 74.1 万人。从

1957—1958 学年起,综合大学毕业生到学校任教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然而,由于师专过度紧缩和不少师范学院毕业生不服从分配,造成教师奇缺。为此,从 60 年代开始,扩大了高等师范学校的招生人数,特别注重招收农村青年入学。1967 年苏联教育部成立不久,即根据苏共中央的指示,制定并实施新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力图使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学过程适应社会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以及普通教育的改革。新教学计划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在整个上学期间都要学习教育学科。60 年代后期,苏联将数亿卢布的巨额资金用于扩大和改善高等师范教育,1966—1970 年,苏联向普通学校补充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 63 万人,从而使中等教育的师资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对于化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在 4—5 年的学习期间,化学课约占 2000

课时,教育和心理学类课占 460 课时,教学实习占 17—19 周,政治课在四年

制中占 454 课时,在五年制中占 544 课时,此外还有外语等其他课程。学生

毕业必须接受 3 门课程的国家考试或 2 门课程的国家考试,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新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力图精简教材,加强各科间的联系,照顾毕业生将来工作的各种实际需要。

在 70 年代,苏联高等师范院校注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化学等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质量。同时,强调师范教育和科研是不可分的,师范学院的科研工作和活动,不但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而且激发了大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加深了他们的专业知识, 并锻炼了他们独立研究的能力。这一时期,苏联明确提出了师范学院负有教育大学生热爱科学的职责。

80 年代初,全苏有 200 所师范学院。据 70 年代中期统计,苏联学校中

尚有 125 万教师和教养员未受过高等师范教育,因此,苏联师范院校的函授部和夜校继续发展,努力使他们受到相应的培训。1984 年苏联教育改革展开后,师范院校实行通过普通中学教育委员会、劳动集体和国民教育机关的推荐进行招生并发展定向招生的做法。师范学院的招生数从 1980 年的 17.79

万人增加到 1985 年的 19.4 万人,又到 1990 年的 20 万人。这次改革,修订了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实行在各个年级都进行教学实习的制度,逐步实现师范学院的若干专业向五年制过渡,并进一步发展不脱产的高等师范教育。

  1. 教学方法

苏联中等化学教育历经 70 多年的发展,其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时期既有各自的特点,又存在一些共同的方面。正是在这种间断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苏联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上的一些特色。

在 20 年代,源于美国的“设计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苏联学校教育实践。它废除班级授课制和课堂讲授,打破学科界限,摒弃教科书,主张通过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由学生按自已的兴趣自由安排时间和学习进程。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尊重学生个性,但实际上形成了教学上的放任自流,教师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最终也未能达到所希望的教学效果。

30 年代的教育改革特别强调,课堂教学应该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要求严明教学秩序,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注重教科书的教学功能。但由于过分强调了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获得的化学知识常常是概念化、形式化的,学生不能灵活运用,难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从卫国战争结束,一直到 60 年代前期,苏联学校又特别强调劳动实践的教学方式,不仅课堂注重化学实用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求从生产劳动中直接获得有关的化学知识。当时用于劳动生产的教学时间超过了化学的课堂教学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未能获得完整系统的化学知识。

60 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学校再次把教学中心从劳动生产转向课堂,化学教学也开始走向正轨,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增设了化学选修课,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通过选修课和自我阅读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同时,区分教学开始引起教育界的重视,特别是对天才学生的特殊培养。70 年代,学校也开始使用教学机器,并采用程序学习等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

80 年代苏联学校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向:

  1. 进一步完善课堂讲授这种基本教学方式,如广泛采用讲演、课堂讨论、讨论会、辅导课等教学形式,来强化和巩固课堂所学化学知识,并更积极地教会学生阅读书籍和利用其他知识来源,帮助他们提高独立思考和钻研的能力。

  2. 不断提高实验课教学的地位和质量,包括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 使学生不仅能从课堂演示实验,而且更多地通过自己动手的直观实验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 除化学教科书外,还利用教师指导书、学生用的参考书、课题、问题集、习题本等来进行教学。

  4.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化学教学,包括电子计算机、视听电化教具(电影、电视、幻灯、无线电)等。

  5. 加强小组指导、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力和兴趣的多样性。小组指导通常是就一个化学课题编成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和实验,个别指导是通过教师另外布置课题或学生自主地选择课题来进行个别教学。对于智力超常的天才生,则通过到专门的化学学校(或班级)学习的途径来培养他们。

  6. 为有效地把普通教育与职业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加强了学校劳动教学的物质基础,扩大了供生产实习用的教学联合工厂,它通常附设在苏联各地的企业中。

  7. 利用课外活动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苏联中学的课外活动是有长期传统的,其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与化学教育相关的有自然爱好者站、技术者站、少先队之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