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计划

一 化学课程和教科书

美国中学化学课程第一次出现在 1825 年,当时课程内容仅仅描述了某些支离破碎的化学现象,学生学到的化学知识是很有限的。由于当时实验用品很少,又非常昂贵,所以课本中没有编写实验部分。19 世纪美国中学化学课程的发展动力通常来自高等学校,即为了保证高校入学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高校要求中学阶段设置入门的化学课程,编写入门的化学读物。如 1880 年,哈佛大学设置了学院前先修的理科学科,规定了学生在中学阶段要做的实验。

进入 20 世纪后,美国中学化学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 4 个阶段。第一阶段,

19 世纪末至 1920 年。在这个时期,从教科书的内容上看,增加很多记忆性的化学事实知识,并编入一些实验内容。可以说,中学化学教科书基本上是当时大学化学教科书的简写本。第二阶段,1920—1957 年。1924 年,一本以元素周期表为基础编写的中学化学教科书诞生了。该书强调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变化的规律性,使得化学成为中学生的一门真正的学术性课程。但教科书仍更多地注意记忆事实知识,而不是着重概念和规律性知识的理解。它侧重讨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和应用,因此课程内容仍属于描述性化学。第三阶段,1957 年至 70 年代末。从这时起,美国才真正开始了化学课程的改革,它起因于苏联 1957 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美国人意识到了本国科学教育的相对落后。就美国中学化学课程来说,教学内容陈旧, 没有用理论把事实材料贯穿起来。因此,联邦政府和有关部门拨出巨款,由一些大学著名教授和中学优秀教师参加,根据不同的观点组成了美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学会(简称 CBA)和化学教材研究会(简称 CHEM Study)两套班子,经过几年努力,于 60 年代分别编写出《化学体系》和《化学——一门实验科学》两套中学化学教科书。前一套偏重理论,重点放在化学键和分子结构上,强调化学学习的基础在于实验和有创见,得到科学家的高度评价。后一套则偏重实验,重点放在从实验引出化学法则,实验与讨论适当配置,采用发现式的学习方法。该书还一再被修订。这两套书的问世,打破了美国化学课本几十年基本稳定的局面,推动了美国中学化学课程的发展。

上述两套化学教科书是在新的化学教育目标指导下编写的,特别受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都有一个基本结构, 即具有内在的规律性,表现为各种定义、原理或法则。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育过程的核心,因此设计课程和编写教科书应重视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建议由专家负起制定课程和教材的重担。实际这次化学课程的改革是当时席卷全美的课程改革的重要表现,即所谓“学问中心课程” 的兴起,使得课程具有学问化、专门化和结构化的特点。而 60 年代以来倡导的天才教育也深受布鲁纳的赞赏,他认为不能因照顾“中才”而牺牲尖子。因此,在上述指导思想影响下编写的这两套教科书就显得理论性过强,对于一般水平的学生来讲,理解起来就显得过深过难。

70 年代美国中学化学课程的开发还呈现科学的综合化动向,如编制的高中化学课程 ICA 化学,就由引论、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核化学等单元组成,其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物理、生物、核科学、环境科学、地学等与化学之间的密切联系,采用以实验为中心的探究式

学习方式。

化学课程发展的第四阶段是从 70 年代末至今。针对学问中心课程的不

足,实际美国在 70 年代就兴起了人本主义课程论。它认为学问中心课程使得学校实行的是非人性化的驯服教育,仅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智力优异上,妨碍了学生“完整人格”的实现。它强调应对学生进行人本主义教育, 编制人本主义课程,确认人的情绪和情感的重要性,以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然而,人本主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并没有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它在倡导尊重人的价值的同时,助长了反理性主义,造成了学生学业水准的低落与纪律训练的松弛,不恰当地强调了个人需求而忽视了社会需求,因而遭到了严峻的批判。这样,在 70 年代中期,全美又兴起了“恢复基础”的教育运动,它强调教育的最基本使命是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显示出促进“基本的智力训练与学术性学科教学”的倾向。在这次运动中,再次加强了学校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到 80 年代,针对学生选修化学课的人数下降的情况, 美国化学界意识到重振化学教育的重要性。1983 年,由美国化学会倡导,美国国家基金会赞助,一些高校和中学化学教师共同编写了《社会中的化学》这本教科书。经过 4 年编写,并在 54 所中学进行试用,征求意见,于 1988 年正式出版。

这是一套全新的非理科中学化学课本,主要供高中及大专生用。它既体现了“恢复基础”的倾向,同时也吸取了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合理思想。正如本书出版者所表明:“本书并非要取代传统的化学教材。然而,如果你的大多数学生——95%左右是不准备学习化学,甚至不打算学习理科的话,这是一本很好的替补教材。大多数的化学课程是为进大学的学生设置而不是为大多数学生设置的。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他们唯一可以接受的化学教材。” 这本精心编写的教科书的确别具一格,不同凡响,受到广大化学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也引起美国化学界人士的关注。这套教科书理论不深,如原子结构就不讲电子云,全书共有 8 个单元,每个单元皆以社会所面临的与化学有关

的问题为中心,并以此为基础讨论理解该问题所必备的化学知识。这 8 个单元是:供水、化学资源、石油、食品化学、核化学、空气与气候、化学与健康、化学工业。因课本中的问题源于生活,来自社会,所以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它含有丰富的资料,各单元后面都附有各种资料,如食物营养成分表、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耗表等。在这本 500 页 20 多万字的课本中,知识覆盖面广,不但几乎包括了所有传统教科书中的重要化学概念,而且涉及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及核化学这些当代化学的新领域。这套化学教科书的出版代表了 80 年代以来美国中学化学课程和教科书的一个发展趋势。

美国中学化学教科书通常是由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共同参加编写而成。有些编著者既编中学教材,又编大学教材。美国有许多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等)的化学教授同中学教师联合起来,用十几年的时间编写了一批成套的化学教材。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大、中学教师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尽可能地使教材内容的深浅程度、编排顺序以及写作风格适合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能兼顾到中学化学课与大学化学课的衔接,使得中学课程的内容能不断适应大学化学课程内容的变化,如内容的更新、大学课程向中学的下放等。

目前美国至少有十多家出版公司分别提供自己的化学教科书样本。各出

版公司特别注意课本的装璜,教科书的重要段落、图表,都以着色的方式加以强调,因此印刷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美国大多数化学教科书,除供学生用的课本外,还包括与课本配套的实验手册、学生学习指南、教师指导书以及其他教学参考书、教学影片、教学录像带等。教师指导书详细地编排了各章节的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以及参考练习题等。这无疑为那些年轻教师以及水平较低的教师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帮助。近年来,许多出版公司还为化学教师提供与讲授内容相配套的教学用计算机软件,如模拟实验、供编排试卷用的试题等。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教科书制度。大多数州都要求向所有学生免费供应教科书。选用何种教科书的权限通常属于学区教育委员会,但多数场合受到州的一定制约。根据州的制约有无程度,教科书的选定有 3 种方式,其一,

学区教育委员会不受州的制约,自由选定教科书(纽约、马萨诸塞等 15 个州);其二,学区教育委员会根据州的目录单选定教科书(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等 34 个州);其三,学区教育委员会遵照州的标准选定教科书(南达

科他、明尼苏达等 9 个州)。在实际操作中,也有的州选择 3 种方式中的两种来确定教科书。还有些学校是由学校教师委员会来决定教科书种类的,如有的学校仍选用传统方法编写的《现代化学》一书。至于讲授哪些内容,要依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可选择教科书中的部分章节进行讲解。对于有些教师,他们仅把教材作为一种参考书供学生参考使用。许多州为了避免使用过时的教科书,对教科书的认可目录,每 3 年或 6 年做一次检查。

由于美国没有全国性的化学教学大纲,各州及地方学区各自制定自己的教学大纲。大纲种类多样,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编制的化学课程和教科书也多种多样。各出版公司调查各州和各学区需要哪种教科书,分析、探讨其异同后,再决定是否编辑出版。不过,也有相反的情形,教科书出版公司对课程的修订施加影响。许多出版公司出版各种课程开发机构推出的化学教材,这些教材成为将教学上的革新引进学校的一种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