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0-6
年 代 |
学校数 |
学生数 |
---|---|---|
光绪廿一年(1895) |
23 |
/ |
宣统三年(1911) |
52348 |
1625534 |
1916 年 |
125739 |
4294351 |
1923 年 |
177751* |
6615772 |
*教会学校除大学外余未计入
化学是当时各学校的必修课之一。学制改革,学校推广,化学教育亦应随之发展,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学校虽然激增,但师资则相当缺乏。清末时对于各级学校的教员标准即有规定:大学堂及高等学堂聘请外籍教师充任高级教员;中学堂教员则选择游学外国曾考究教育法理者充任,或学科程度相当的华员充当,不必限于师范生;小学堂则以简易师范或师范传习生当选。但事实上外籍教师不易聘请,国内合格教师为数极少,化学教师尤为缺乏, 所以起初各校多不讲授化学,而设有化学课程的学校所聘的教师亦多滥竽充数,他们对化学或仅一知半解,或竟毫无训练。稍后,国内学校的毕业生增多,小学的师资较有改进,但中学教师因规定不限于师范生,所以中学化学
课程由大学文科毕业生教授的仍屡见不鲜①。在高等教育方面也因师资缺少, 经费困难,而且在政治动荡之际,理工人才难有出路,所以虽然大学林立, 但大多数避重就轻,仅设文法等科,而不设理工科,在本期(即近代)内具有完备的化学系或应用化学系的大学,实属凤毛麟角②
派遣留学生始于洋务时期,当时以派往欧美为主,主要学习科目偏重于军政、船政与制造等专业,人数比较少,所以对教育的影响不大。1911 年前后,留学风大盛,留学生所习科目亦较为广泛,且以往日本的居多,对于国内教育影响较大。在化学方面,从教科书、教学方法到仪器设备等皆受日本影响。在国内各级学校使用最多的教授方法为正式讲演法,此法起于德国, 日本学德国,中国又学日本。据统计,中国学校科学教学的时间有 90%—95
%用于讲演①。然而,中国师资的选拔与训练远不及德国严格,所以方法相同, 而效率悬殊。这一时期,学校各科已分班教授,上课时,教师在台上照书讲解,学生在座上默坐静听,教师在讲演时提问,学生能正确答复者甚少,以演示实验辅助教学的更难一见。化学课所讲内容既无一定标准,授课时数也多寡不一,因此各校程度极不整齐。
在化学教科书方面,清末规定大学应选译外国最新出版的善本,供教学使用,但这种工作并未着手。只有中小学教科书略有成就。1896 年京师官书局创立,以编译各种教科书为主,之后私立书局继之而起,亦从事编印有系统的教科书。这期各书局出版的译著属理化方面的有 80 余种。其中有不少译自日文书籍或以日文为蓝本而编译,程度不超过中学,其中以小学教科书为最多。
在化学器材方面,1907 年(光绪三十二年)曾颁布奖励制造教育用具的章程。同年虞祖辉在上海、奉天设立科学仪器馆,学部准予立案。然而它们及以后所创办的相同性质的馆局,除仿制若干简单的仪器外,大多以贩卖外国的器材为业务。虽然当时购置化学设备的学校不在少数,但所购器材多系教师做示教实验之用,大部分为东洋货,也有仿造的。其中构造窳劣的仪器很多,外型尚好,实则不灵,只可供陈列展用。当时仅有少数大学与专科学校以及极少数中学设有供学生自行实验的器材与场所,但即使是这类学校, 也少有当时欧美化学教师认为不可缺少的自来水与煤气等设备。
总而言之,1911 年前后化学教育由于学制的创立和改进,学校蓬勃发展,而且化学又规定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大学设有化学专门学科, 因此,在形式上化学教育规模已定,范围普及。但在实际上,各校因师资缺乏,设备困难,多不遵照规定开设化学课程。而且所授课内容肤浅,教法不良,所以化学教学虽有形式而实际空虚。正如美国科学教学专家推士来华考查后所说:当时中国教育的情形,首先是教育经费不足,学校量固嫌少,但质尤欠佳;其次教员薪水太低,且不按时发给,常有照钟点计算者,故兼课教员甚多;再次学校受政治影响严重,党同伐异,营私舞弊,不一而足。化学及其他科学教学方面,教师缺乏训练,不谙教学方法者占大多数,讲演法几乎是唯一的方法。虽在小学校内,上课时,全由教师讲演,学生极少反应。即使在高级学校内,化学课程有学生实验的也是极少数。各级教学皆无专家
① 杨根编: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45 页。
② 同①。
① 杨根编: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科技文献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46 页。
视察与指导,设备差,实验器材缺乏,合适的教室更是少见。中文教材缺乏, 西方课本与实验教程以及参考书,多数不适合中国学生用①。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教育虽经几度改革,但化学教育的虚设情形则未能改进。到壬戌学制以后,虽然化学教育在形式上已在全国普及,但是实际内容的充实则是下一时期的任务。
① 杨根编: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4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