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等教育体系

根据欧洲高等教育 20 世纪的发展特点,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把它分为两个时期。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是在 19 世纪基础上,高等教育逐渐获得发展。如

20 世纪初,英国一些地方高校性质的学院,进一步发展为完全大学,这包括伯明翰(1900 年)、利物浦(1903 年)、利兹(1904 年)、谢菲尔德(1905 年)、布里斯托尔(1909 年)等。 1922 年,大学中学习科学和工艺学的学生有 9852 人,到 1938 年仅增加到 10278 人。在 30 年代,以牛津和剑桥大学等为代表的传统大学,注重人文学科的教育,以陶冶人格为主,而以伦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为代表的新型大学,则注重理工、法律、金融等方面人才的培养。

德国工业在 20 世纪初期就已赶上了工业先进的英国。到 1918 年它已有

各类大学 45 所,其中工业大学 10 所,农林兽医大学 9 所,其余则属其他类型的大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构,是因为这个时期德国很重视工业和农业以及为农业服务的兽医专业。一战中,德国战败,德意志帝国随之崩溃,建立了联邦共和国。在一战前,曾被反动政治所冲散的柏林大学在一战后逐步得到恢复,大学重新成为讲授科学和学术研究的场所。在管理方面,实行民主治校。这个时期,德国科技发展水平高于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如 1901—1940

年,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为 36 人,居各国之首。然而,纳粹政权的建立使德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发生了改变,民主主义、国家主义、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教育充斥了高校。高校学习年限减少,招生人数也大大削减,1932 年为

11.6 万人,1935 年减为 7.7 万人,后又减少到 6 万人。总之,在纳粹政权控制下,德国高等教育完全服从于为发动一场侵略战争做准备。

法国高等教育在 19 世纪末进行了改革,政府给予大学更多的自治权,以

利于教学和科学研究自由,同时取消教会对大学的监督。进入 20 世纪后,法国仍保持了上个世纪已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各类教学工作都在中央政府教育部的严密控制之下。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很大发展。1963 年,英国的罗宾斯委员会向议会提出《高等教育》调查报告,对英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建议。事实上,日后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使这些建议变成了现实。首先,英国建立了一批新型大学,其中,很多是由学院升格为大学的。在大学中,设置了许多新的系、科和专业。1962 年,英国共有 25

所大学,到 80 年代已发展到 60 多所,其中 20 所是二战之后新建的。其次, 积极发展技术大学和学院。1956 年英国政府决定,在 5 年内为大学以外的技术学院提供 7 亿英磅的资助,1967 年使 8 所工科学院升级为独立技术大学。

到 70 年代,英国有 30 多所多科技术学院。再次,1971 年创建了开放大学。学生入学不要求具备正规学历,但申请人必须经过考试,合格者方可入学。学生在这里可获得正式学位。到 1979 年,注册人数已达 6.2 万多人,其中约

1 是在职教师。

3

1960 年,英国高校学生有 29 万,1970 年有 60 万,70 年代末有 75 万,

其中全日制和工读交替制学生 52 万,部分时间制学生 23 万。1981 年,全日

制与工读交替制学生达 56 万多,其中大学约有 31 万人。

就英国高校类型来说,大学属最高层次,有学位授予权,而学院一级的高校则不能享受此种权利,它们必须通过大学或 1964 年设置的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来授予。英国最大的大学伦敦大学长期以来就实行校外生制度,每年为本校以外的学生举行一次学位考试,合格者就授予学位。英国大学都是私立的,完全自治,不存在直属中央政府的国立大学,这一点有别于其他欧洲国家。英国高等教育公立部分是受地方当局管理的多科技术学院、技术学院和教育学院等,由此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双重制”。不过,大学和公立院校教师的工资收入不相上下,除了伦敦稍高一点外,实际上是全国统一的。

英国政府在二战后实际上加强了对教育的宏观控制。1944 年成立了教育部,1964 年改名为教育和科学部,其职责是:

“促进英格兰和威尔士人民的教育,促进为此目的而设立的教育机构的发展,确保各地方当局在它的领导和指导下,有效地执行国家政策,在各个领域内建立各种类型的综合教育机构。”①

政府在 50 年代初用于教育的开支占国民总产值的 3.1%,但到 60 年代末已超过 6%。各所大学的大部分经费来自国家拨款,以前是由“大学拨款委员会”统一分配国家拨款,1988 年通过的“教育改革法”把“大学拨款委员会”改为“大学基金委员会”,同时兴建“多科技术学院基金委员会”, 负责向多科技术学院拨款,实际上是提高了多科技术学院的地位。

1945 年,二战一结束,法国议会就组织了“教育改革委员会”,由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P.Langevin,1870—1946)任主席,领导法国的教育改革。1946 年,“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改革》方案报告,对法国战后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报告认为,法国“现行教育制度不再适合当前社会和经济的情况⋯⋯现代经济的新的需要,迫使我们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①在戴高乐(C.A.J.M.de Gaulle,1890—1970)政府时期,法国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为减轻大学招生人数的负担和消除中等技术人员缺乏的现象,根据 1966 年的政府法令建立了短期技术大学(即大学技术学院)。

1968 年 5 月,首先由巴黎大学学生掀起的大规模抗议示威运动,使得法国议

会于同年 11 月通过《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提出高等教育改革的“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三原则,它使得传统上管理过分集中的法国大学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并调整和改组原有大学,取消大学的院系建制,设置“教学与研究单位”,集合若干“教学与研究单位”为一所多科性大学,即综合性文理科大学,促进人文学科与理工科的结合。结果,使原有 23 所老大学改组成为 67 所新型大学。60 年代中期已拥有十几万学生的巴黎大学改组调整为 13 所大学,即巴黎第一大学到巴黎第十三大学,其中第八、九、十、十二、

十三大学是 1968 年后新组建的,其他 8 所大学由过去的巴黎大学改组、调整

而成。改组后的 13 所大学都独立存在,并且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都有各自的重点和发展倾

① 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99 页。

① 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68 页。

向。在70年代后期,这13所大学已有30 1

3

巴黎各大学原则上只招收巴黎地区的学生。1966 年后,法国共创建了 50 余所短期技术大学,3 所国立多科技术学院。法国高校人数 1960 年为 38 万,

1970 年为 80 万,1975 年已达 98.9 万。

实际上,法国大学在高等教育和公共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远远比不上其他欧洲国家的大学,特别是在取得重要的和有影响的职位方面。在法国,起关键作用的是“大学校”,它们中的许多都有悠久的传统,60 年代的教育改革并未影响它的存在,反而更加壮大。大学校把充分的专业训练和与将来就业直接有关的科学和普通教育结合起来。到 80 年代,法国共有 50 多所大学校,其中位于大学校金字塔塔尖的是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法国最高级政治家和学者的摇篮)、巴黎理工学校(培养高级行政官员、企业家和学者的摇篮) 和 1945 年建立并直属政府总理领导的巴黎国立行政学校(培养高级民政官员的干部学校,其毕业生占到法国民政官员的 90%,政府级官员的 30%强), 它们的作用可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英国的作用相媲美。

法国大多数院校隶属于教育部,但有相当数目的院校属于国防部、邮电部、农业部等政府部门管辖。法国私立院校数量不多,而且只有公立高等院校有权授予国家证书。

德国在二战中遭受重大损失,然而,德国人民迅速医治了战争的创伤。1950 年,联邦德国工业发展已超过 1936 年水平的 10%,如果以 1950 年的工业生产水平为 100,到 1955 年则已达 178.2①。联邦德国的教育在战后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它废除了希特勒统治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各级学校教育由所属的各州自治管理。 1969 年,政府为加强对各州教育规划和控制,设立了联邦教育和科学部,主要通过建议和拨款的方式影响各州的教育事业。因此, 德国高校的事务完全由各州管理,高校经费也主要由各州提供,约占 69%, 其余则来自学费、捐款和联邦政府补助。

德国传统大学分为两类,一类为综合大学,侧重于“纯”科学和艺术的教学与研究,如海德堡大学、科隆大学、汉堡大学、波鸿大学等;另一类为工科大学,侧重于工程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如柏林工业大学、汉诺威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综合发展,已使这种划分失去了绝对标准,综合大学内可能设置有工科专业,如纽伦堡大学就设有工学院,而工科大学内可能设有理科和社会科学系,如柏林工业大学内有合成化学和分析化学系、语言历史系等,但这两类大学内几乎都有化学专业存在。德国高校又可分为学术性和非学术性两类。学术性高校一般是指学术造诣深、学术水平高的学校,综合大学、工科大学属于这一类;非学术性高校则包括高等工业学校、高等师范学校等专科学校。 80 年代以来,由于学术性高等学校的训练方法被应用于高等师范学校及工业学校,所以它们中的一部分也被授予学术性高校资格。在 70 年代,联邦德国又出现了一些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如联合大学、函授大学等,其中联合大学由原先独立设置的院校合并而成。

70 年代中期,据不完全统计,联邦德国共有高校 80 所,其中综合大学

25 所,工业大学 6 所,高等工业学校 3 所,其余则为各种高等专科学校。联

① 维纳·洛赫:德国史(下册),三联书店 1976 年版,第 1209 页。

邦德国 1960 年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为 29 万,1965 年为 38.4 万,1970 年为 50 万,1978 年为 84 万,1981 年则达到 112.2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