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西方近代化学的传入

早在明末清初,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传教,就带来了西方的部分科学技术知识,其中与化学有关的有物质理论、化学工艺以及药物等内容。1633 年刊行的《空际格致》一书,是意大利人传教士高一志(AlphonsoVagoroni, 1566—1624)编著的,讲解了希腊的四元素学说。与此同时,阿拉伯的汞硫学说也为徐光启等热衷于西学的人有所了解和认识。然而这些理论并未涉及到欧洲近代化学的新内容,更不能为多数国人所接受,因而影响甚微。在此之前利玛窦(MatteoRicci,1551—1610)的《万国舆图》、艾儒略(J.Aleni) 的《坤舆图说》和汤若望 JohannesAdamSchollVonBell,1591—1666)的《坤舆格致》等译著则是更多地介绍了工艺技术方面的知识,其中即有许多关于采矿冶金、制造强水等化学工艺的方法。之后,随着欧洲海舶的纷纷抵达, 外来的化学药品、医疗药物与日递增,前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有部分收集和较为详细的叙述。

鸦片战争之前,英美等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进行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侵略。他们一方面在与广州“十三行”进行贸易通商的基础上,向清政府提出开放宁波、舟山、天津等地为商埠,割让舟山附近岛屿与广州附近地方,并减轻税率等无理要求,同时对中国防御进行试探和侵扰,并擅自在南澳、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威海卫等口岸测绘地形,搜集有关情报,而且不顾清廷禁令向中国输入了大量鸦片。另一方面,西方传教士亦开始在中国设立学校,培养他们所谓在社会上和教会里有势力的人物,从而展开了对中国的全面进攻。就在这一时期,在他们的商船和炮艇上已经用到了许多化学物品,例如用于灭火器的硫酸、用于焊接的盐酸、鉴别金属用的硝酸以及氢氧吹管等①。而随同舰船的医生所应用的许多化学药物则更为常见,当时已通用的碘酒、泻盐、硼酸等业已被带进“夷馆”,并在广东一带有了一些传播和应用。由此中国人得到了一些化学知识,而且当时的少数知识分子也开始接触并认识了西来的化学物质。据清史稿记载,道光十五年(1835 年)的一位进士丁守存通晓“西学”,他会画地图,还会“造地雷火机等器”,曾著有《造化究原》和《新火器说》两书。据袁翰青先生考证,这两部书现都不易找到,亦不知其中记载些什么,但在北京图书馆里藏有一部丁守存著的

《编年自记》,该书内容简略,但也可以找到一点当时有关化学的事迹。该书还叙述了他 34 岁那年(1845 年)“四月以洋镪水点药,误伤手目,月余始平复。”①这里的“洋镪水”大概是硝酸,也可能是硫酸。可见这一时期作为近代化学的基本物质——无机酸类,在中国已经有人使用了。

1840 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攫取了许多特权,他们不但在广州、上海、天津等通商大埠可以自由居住,甚至自由往来于全国各地,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接触遂日益频繁,通西语(特别是英语)的人亦日益增多,因而从外国人那里看到的新东西多了起来,于是亦丰富了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关于这方面的情形,可以找到许多文献记载,但这种知识传播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主要在书刊和教育,只有这些,

① 杨根编: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74 页。

① 丁守存:编年自记,1883 年木刻本,第 4 页。

才能达到系统的、起显著作用的传播目的。”②

1855 年由上海墨海书馆出版的《博物新编》一书,是出现于中国最早的近代科学书籍。在北京图书馆藏有这部书的木刻本,作者是英国人合信

(BenjaminHopson,1816—1873),他于 1839 年来到中国,作为一位医生, 常常往来于香港和上海之间,还写过一些医书,如《西医略论》、《内科新说》等①。

《博物新编》共分三集。第一集讲气象学、物理和化学知识;第二集讲天文知识;第三集讲动物学知识,并附有木刻图。有关化学的部分,讨论了养气(又名生气)、轻气(又名水母气)、淡气、磺强水(又名火硝油)、硝强水(又名水硝油)和盐强水等物的性质和制法,这些物质分别相当于现在的氧气、氢气、氮气、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等。其中有试验氧气的木刻图(右图)。在有关化学理论的部分讲到:“天下之物,元质五十有六, 万类皆由此生。”全书没有西文化学符号。就目前所知,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有关近代化学的科学书籍。

由此可见,近代化学在鸦片战争时期业已逐步传入中国。这就为中国近代化学教育提供了外部条件。

② 曹元宇:中国化学史话,江苏科技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304—305 页。

① 谭勤余:中国化学史与化学出版物,学林 1941 年第 8 辑,第 8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