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宿北鲁南打胜仗

苏中战役即将结束时,我和谭震林于 8 月 27 日报告中央、陈毅、张鼎丞、邓子恢:“我军必须休整才能再战,故决定以包围如皋、海安形势,开展政治攻势,争取八十五军一六○师。”8 月 29 日我们又建议,以第五旅攻占黄桥,第一、第六师部署于如皋、海安之西部,一面休整,一面对海安采取进攻姿态,暂时围而下攻。如果敌人不能在 10 天之内向海安增援,我则攻占海

安,以争取补充近万参军战士和解决部队的冬衣;如敌人在 10 日内增援海安,我则打援。我们的这一部署是过渡性的,我们预期只要实现其中一个设想,均有利于下一步转兵他去;即使军委仍命令我们在原地作战,也比较主动。8 月 31 日军委复电指示:“粟谭 29 日电悉,所见甚是。不管敌情变化

如何,一、六师至少休整 10 天,加以补充,五旅攻占黄桥后,亦须休整,养精蓄锐,以备再战”。同日第五旅攻克黄桥,苏中战役结束。这时驻守于徐州之敌有逐步向东打通陇海线,并有威胁我淮阴、临沂的模样。其企图当是切断我华中与山东的联系,进而围歼我华中的主力。9 月 4 日军委指示:“希望能于 9 月上半月完成东面作战任务;下半月休整。 10 月上旬攻取扬泰线, 中旬休整,下旬进入淮南作战”。可以看出,军委的设想是,山东野战军主力先给徐州东犯之敌以相当的打击,然后集中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从淮北、淮南两面夹击敌人。因此我们于 9 月 7 日和 8 日连电建议山野主力先在

泗阳寻机歼敌;如必须北移作战,则苏中主力撤围海安,争取 10 天左右的休

整后北移泅阳地区,以保障两淮的安全。9 月 9 日 5 时,军委复示:“同意

放弃(攻取)海安,休整 10 天,准备向北机动。”这是华中主力作战方向的一次重要调整,即:由原走向西机动,调整为向北机动。

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9 月 8 日,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定陶获得大捷,全国振奋。军委于当日发电指示陈(毅) 张(云逸)黎(玉)张(鼎丞)邓(子恢):“我刘邓已大胜,对你们必有帮助。同意八师暂不北调,俟秋高水落,集中兵力在淮海歼敌,并与粟谭南北配合,巩固两淮开展局面。”为了使华中野战军主力在向北机动之前得到兵员及冬衣的补充,我便于 9 日发电给中央和陈毅同志,建议在打下海安后

再北移。电报发出后。就接到陈毅同志于同日来电:“淮北敌情正在变化中, 如蒋军由宿迁东进,我军即时出击,或在宿迁、沭阳、新安之间歼敌,或西进攻瞄宿地区,保证可以改变战局。如是沭阳、两淮、鲁南均不致引起突变。” 要我们“仍以打下海安,争取休整,相机转移为好”。华中分局的鼎丞、子恢同志也发电主张先攻占海安,“以免功亏一篑”。

但是,军委综观全局,于 9 日亥时来电指示:“粟谭部连战疲劳,亟待休整,目前各方敌情正在改变,无论将来向何方作战,似以放弃(攻取)海安,即时休整。”这时震林同志已赴华中分局,这一指示引起我的高度重视。虽然中央在 10 日又复电:“9 日电悉。如你们以为攻占海安于大局有利,则可决心攻取海安。”但我体会到这是中央对战区指挥员意见的尊重,我们更应该认真领会军委 9 日亥电指示的精神,研究战局可能发生的变化。这时我

们获悉敌汤恩伯将接替李默庵指挥苏北军事,并限于 9 月底完成一切准备,

10 月初开始第二期进攻。随即军委也向我们通报了这一情况。我分析攻占海

安固然对坚持苏中和动员参军以及解决冬衣有所帮助,但预计要付出 1500 人左右的伤亡代价。从今后战局的发展来看,势须诱敌更深入一些,才便于大量歼敌,我如攻下海安,亦仍须放弃。不如放弃攻占海安的计划,将攻取海安所付代价,留作以后在运动中歼敌之用更为有利。我立即于 9 月 10 日将上述意见报告军委、陈毅同志和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同志。

此时,淮北敌情在急剧变化,敌第七军、整编第七十四师、第二十八军向泗阳和两淮发起了进攻。陈毅同志电称拟率第二、第七、第八师及九纵坚决歼灭进攻之敌。军委赞同这一建议,并根据这一情况,于 11 日 8 时指示我们:“主力即开两淮机动。”于是我们立即收拢队伍,兼程北上。

针对敌军的动向,军委的意图是调动山野、华野两大主力,歼灭进犯两淮之敌。毛泽东同志于 11 日亲自拟电指示陈毅同志和我们:“1.敌六个旅南下,两淮危急,粟率苏中主力(一、六师)立即开两淮,准备配合陈宋主力彻底歼灭该敌。但陈宋现应独立作战,务于粟谭到达前,歼灭南下之敌一至两个旅,顿挫敌之前进,争取时间以待苏中主力到达,协力歼灭全部;2.同时张邓要注意邵怕、高邮、洪泽湖诸防务,严防敌偷渡进袭;3.两淮工厂资材速迁安全地带。”但是,两淮战局的发展不如人意,敌人的攻势未能受到顿挫。

9 月 19 日 18 时,我军在给敌人以一定杀伤后,力保存有生力量,主动撤出两淮。

我军撤出两淮后,华中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是南北两线敌军, 对我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苏中已成为敌后;另方面则是我华中、山东两野战军靠拢,兵力更加集中。于是 9 月 20 日我们华中分局的几个同志,联名向军委和新四军军部报告:“华中形势起了基本变化,沿运河线之淮安、宝应、高邮一线,因地形关系很难求得歼灭,只能取得在战术上的胜利,整个运河线以东地区成长蛇形,不利主力作战。为了改变华中局势,我们建议,以集中华中、山东两个野战军攻下宿迁,得手后再向西扩张战果⋯⋯”

次日,陈毅同志复电:“我同意华中分局 20 日建议,山野、华野集中由淮海区向西行动”的办法,并主张两个野指合成一个。

22 日,中央电示“同意集中两个野战军统一指挥,向淮海行动打开战局, 望即按此方针坚决执行”。次日又来电指示:“山野、华野两军集中行动, 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提议陈毅为司令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谭震林为副

政委,如同意清即公布(对内)执行。”

对于两个野战军会合后的作战方针和任务,毛泽东同志 9 月 28 日亲拟一份电文指示:“两军会合第一仗必须打胜。我们意见:1.不要打桂系,先打中央系;2.不要分兵打两个敌人,必须集中打一个敌人。”

陈毅同志亲自来到华中分局,在他领导下,共同商定了以下各点:第一, 集中山野、华野主力于宿迁与沭阳之间、六塘河以北地区。10 月 5 日前后集中完毕,如敌此时东迸即歼敌于运河东岸,敌如下进,即西渡运河,恢复淮北。第二,在涟水、两淮、宝应地区设指挥所,作为籍制方向并掩护做冬衣。第三,部署盐阜、淮海、两淮,高(邮)、兴(化)、宝(应)各地之坚持斗争。重点是集中主力出击以及确保和坚持华中地区。10 月 1 日,陈毅同志将上述部署报告了中央。中央随即复电:“部署甚好,望坚决执行。”

但是,敌情又起变化,鲁南之敌进占峰县、枣庄,威胁临沂。陈毅同志提出山野回鲁南,华野留淮海区作战;或者全军人鲁作战的主张。10 月 14 日,军委来电询问我们:“你们觉得全军去鲁南歼敌把握如何?如确有歼敌把握,自以去鲁南打较在淮海打为有利。因鲁南敌歼灭后,即可出陇海、淮泅对华中局面并非不利,问题是歼敌究以在何地为宜。”

我认为全军入鲁作战的设想是很好的。但似宜在入鲁之前争取在淮海打一个好仗。经过各方面的郑重商讨,10 月 15 日子时再次决定暂缓去鲁南, 先在淮海打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并将此意见立即报告军委。

同日 12 时,毛泽东同志来电:“十五日于时电悉,决心在淮北打仗甚慰。” “陈(毅)张(鼎丞)邓(子恢)曾(山)粟(裕)谭(震林)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复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我军撤出两淮,敌人十分骄狂。11 月底 12 月初,蒋介石为配合伪国大召开后的声势,拟定了一个以 12 个整编师(军)28 个旅,分 4 路(即由东台、淮阴、宿迁、峰(县)枣(庄))向华中解放区进攻的计划,妄想切断我山东与华中的联系,聚歼我华中主力,在年底以前“结束苏北战事”。我结合当时的敌我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认为在四路敌军中以进攻沭、新一路对我威胁最大。只有集中主力歼灭这路敌人,才能取得主动,但目前我军阻击该路敌人的兵力比较单薄。为此,我与谭震林同志商量联名建议陈毅同志率山东野战军主力迅速南下,至少进到陇海路边的机动位置上,以便决心打进攻沭阳一路敌人时,能在约 2 日内赶到参战。

12 月 9 日,陈毅同志复示,决定亲率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和第八师于当夜移到郯城西北的码头镇以西地区,兼顾打击鲁南之敌,如需南下歼击宿沭地区之敌,两夜即可赶到。这样,集中兵力,先打宿沭一路敌人的决心,基本上定下来了。

军委对宿沭这个方向极为关注。 12 月 9 日军委来电要我待盐城作战结束,敌情完全明了后,考虑部署,提出计划,电报军委。12 月 l1 日下午, 军委来电“庆祝盐城大胜”,并指示我“即日北返部署沭阳作战”。我立即由盐城兼程出发,于 12 日到达陈毅同志处。13 日,毛泽东同志认为我尚未赶到陈总处,又再次给我和震林同志发电指示:整编第十一师到达宿迁后, 必配合整编第六十九师向沭阳进攻,只有歼灭该敌方能保持沐阳在我手中。如沭阳失守,华中野战军主力即难以在苏北连续作战,有被迫转至鲁南的可能,对此点的严重性必须估计到,并要我们将处理意见及作战部署报告军委。

我们密切注视着敌情的变化。 13 日,宿迁之敌分左右两个纵队沿宿

(迁)新(安镇)、宿(迁)沭(阳)公路发起进攻,其左纵队先头部队占领晓店子、蟑山镇(宿迁以北),其右纵队先头占领曹家集、高圩(宿迁以北)等地。其左纵队为整编第六十九师,右纵队系整编第十一师。

我们于 15 日定下决心,即以 24 个团的兵力,除以一部割裂敌整编第六十九师与整编第十一师的联系,并阻击整编第十一师外,集中三倍于敌的兵力,首先围歼立足未稳之整编第六十九师于宿迁、沭阳、新安镇三角地区, 尔后视战况发展,如有可能,再转移兵力会同北上的第一师(8 个团)歼灭整编第十一师。为策应宿、沭、新方向作战,我们以 28 个团的兵力分别监视

和阻击其它三路敌人。我们立即于 14 日午时将此决心与部署上报中央军委, 并报告我已按军委指示北返,与陈毅同志在一起指挥宿沐方向的作战。15 日军委复示:“决心与部署甚好,战况望随时电告。”

15 日黄昏,我军乘敌翼侧暴露,各师旅之间出现较大间隙之际,秘密而突然地向敌整编第六十九师发起攻击,主要突击方向指向该师左侧后,经过果敢勇猛的纵深插入,敌整编第六十九师已陷入重围,不断向整编第十一师师长胡涟呼救。

  1. 日,敌整编第十一师之第十一旅、第十八旅,在飞机、炮兵人力俺护下,由井儿头、曹家集等地向我蔡林、张林、高家洼一线阻击阵地进行了连续猛烈攻击,企图解整编第六十九师之围,但在我第一纵队一部兵力的顽强阻击下,激战终日,敌伤亡很大,未能得逞。接着我军又从傅家湖以南迂回其右翼,援敌则惊慌失措,立即回窜。当日 18 时,我第八师对晓店于守敌发

起攻击,在炮兵人力急袭后,仅用 25 分钟即突肢敌防御阵地,并在 5 个小时内全歼了预备第三旅。敌整编第六十九师余部在我强大攻势下,继续收缩兵力,企图固守待援。我不给敌喘息,即令第一、第二、第九纵队及第七师的第五旅等部主力,向被分割包围于人和圩、苗庄、罗庄等地之敌整编第六十九师师部及第四十一旅、第六十旅展开逐点攻击。

  1. 日,敌整编第十一师再次全力北援,又被我第一纵队和第八师各一部所击退。此时,敌见增援无望,即以飞机掩护李庄、罗庄之第六十旅仓皇突围,我军立即勇猛出击,将其全歼。人和圩之敌突围未成更加动摇,我第二纵队和第九纵队经充分准备后,于黄昏发起总攻,迅速突入圩内,战至午夜, 全歼守敌整编第六十九师师部及第二六七团,师长戴子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就擒。

  2. 日上午,困守苗庄之敌第四十一旅分两股向南北突围,除 30O 余人逃跑外,全被我歼灭。至此,敌整编第六十九师全军覆没,我歼敌两 2.1 万余人,战役遂告结束。军委、毛泽东同志 18 日就来电,“庆祝宿沐前线大胜利,望对一切有功将士传令嘉奖”,20 日又来电指出:“歼敌 2 万以上,于大局有利,甚好甚慰。”

宿北战役的胜利,打垮了敌人 4 路中对我威胁最大的一路,从而使敌人不仅未能实现其切断我山东、华中两野战军的联系,实行各个击破“迅速结束苏北战事”的企图,反而被我军切断了南北联系,分割成山东、苏北两蛇, 暴露了翼侧,处于受我军攻击的威胁之中。当时国民党的伪国大尚未闭幕, 宿北战役给了吹嘘所谓“胜利”的蒋介石一记响亮的耳光。

宿北战役的胜利,给敌人的一路以歼灭性打击,迟滞了另外三路敌人的进攻。但就总的态势看,还只是把敌人的半包围圈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个缺

口并不很大,只要敌人作些调整,仍可恢复对我军的半包围态势。当时,敌徐州绥署主任薛岳认为,向我鲁南腹地深入的这一路军队有铁甲利器,我军对它无可奈何,因而对部署未作调整。敌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虽已感到孤军突出,但也自恃手中有坦克战车,天上有飞机掩护,可保无虞,只令部队就地构筑工事,沿公路两侧控制了一些山地要点,以坦克不断往返巡逻,防我攻击,井仍保持进攻姿态,企图伺机继续向临沂方向进犯。由此可见,敌人虽经宿北战役的打击,攻势顿挫,但并未改变其进攻企图。

还在九十月间,陈毅同志就曾经和华中分局的同志多次酝酿过西渡运河,恢复淮北,逼近津浦路及徐州,以调动敌人,寻机歼敌于运动中。在宿北战役结束前一天,我们把这一设想进一步具体化,上报中央军委。恰在此时,军委来电指示:宿北战役结束以后的第二步作战,宜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并相机收复枣庄、峄县、台儿庄,使鲁南获得巩固,然后无顾虑地向南发展。但中央对战区指挥员的意见很尊重,在接到我们建议进入淮北作战的电报后,即复电同意。

12 月 19 日中午,宿北战役已接近尾声。这时获息,薛岳令整编第七十

四师及桂系第七军之第一七一师(同整编旅),由涟水向北进攻,限 23 日攻占沭阳。当时我们认为,如该敌果然按此令北迸,势必孤军冒进,有利于我就近转移兵力将其在运动中歼灭。据此,我们决定,除以一部兵力北上攻歼邱县地区之敌外,主力先南下歼灭运动中的敌整编第七十四帅。但直到 23 日,该师仍在原地未动,并与第七军、整编第二十八师相衔接,企图等待欧震兵团到齐后,再继续北犯。鉴于敌人密集不易分割,我们立即政齐了歼灭敌整编第七十四师的计划,决定按中央军委的意图,主力回师鲁南,并即报告了中央军委。中央军委迅即再次来电指示,如放弃打整编第七十四师的计划,似宜集中 25 个团的兵力,歼灭鲁南之敌。

经过这样一个反复酝酿的过程,加深了我们对于在鲁南作战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中央军委、毛泽东同志一再指示,要在鲁南作战,使鲁南获得巩固,实际上是指出了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山东将是华东的主要战场,如果继宿北战役之后再在鲁南打一个大歼灭战,不仅能打破敌人的包围圈,使山东、华中两路野战军完全会合,而且能为今后在山东作战创造良好的战场条件。鲁南巩固了,以后南下、北上或西进,我军都会取得行动的自由。如果分兵进入淮北,远离后方,不仅需要作好充分准备才能行动,而且不一定能调动进攻鲁南和苏北之敌回援。在战争进程中,我军统帅部及高级指挥员, 对战局的变化发展往往是做出多种设想,从中选取最优方案,这是很必要的。在解放战争中,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始终纵观全局,经常征求和听取战区指挥员的意见,力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准确地作出决断,把我军的高度集中统一和充分发挥战区指挥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好地结合起来,这是我军得以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军指挥关系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本质的生动体现。

当时,向我鲁南解放区进犯之敌,仍停留于临沂西南地区。这一路敌人的部署是:整编第二十六师之第一六九旅配置于卞庄地区,第四十四旅配置于太子堂地区,师部及第一快速纵队(由第八十旅、中央直属榴弹炮兵第五团及第四团一个营、战车第一团第一营、搜索营、工兵营和汽车团组成)位于两旅之间的马家庄、陈家桥、贾头地区;整编第五十一师主力位于枣庄、齐村及其附近地区,与整编第二十六师相距三十余公里;整编第三十三军之

整编第七十六师和整编第五十九师,分别位于四户镇和邳县及其附近地区, 与整编第二十六师相距也有三十余公里。此外,兰陵、洪山和长城一带,有敌地方部队驻守。

我们先拟打弱敌冯治安部之整编第五十九师,后来又改为打强敌整编第二十六师和快速纵队。为什么要确定先打这个强敌呢?正如中央军委在电报中所指示的,整编第二十六师系敌鲁南主力,该师被歼,全局好转;若先打冯治安部,则恐一时不能解决鲁南问题。

依照上述意图,我们对鲁南战区的地形、民情以及敌我双方兵力兵器对比和战斗力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一致认为,我军虽有不利因素, 但有利条件更多,优势在我军方面。特别是战役一开始即可集中 27 个主力

团,打敌整编第二十六师和快速纵队 6 个团,兵力 4 倍半于敌,是绝对优势, 可以实现战役上的以多胜少。同时,敌整编第二十六师和快速纵队虽是强敌, 但它孤军突出,态势不利,而且它与冯治安部有矛盾,在它受攻击时,冯部很大可能不会来援。因此,我军有把握取胜。 12 月 23 日,我们定下了集中兵力歼灭鲁南之敌的决心,并随即命令第一纵队、第八师、第一师秘密兼程北上,会同已由鲁中到达鲁甫之第九师、第四师一个团,及原在鲁南方向作战之第十师、滨海警备旅和鲁南军区特务团,准备首先歼灭敌整编第二十六师及第一快速纵队,作为战役的第一阶段;尔后再乘胜扩大战果,直下峰县、台儿庄,歼敌整编第三十三军一部或全部。另决定以第二纵队、第六师、第七师、第九纵队及第十三旅,由谭震林同志指挥,在沐阳东西地区进行防御,迟滞敌人北犯,并相机歼其一部。这一决心上报后,立即得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批准。他们在复电中还强调指出:“鲁南战役关系全局,此战胜利,即使苏北各城全失,亦有办法恢复。”期望我们“打一个比宿北更大的歼灭战”。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明确具体,言简意赅,更加坚定了我们对此战必胜的决心。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对两个野战军统一作战非常关心,在战役发起前几小时,还来电询问我和第一师是否已到鲁南与陈毅等同志率领的山东野战军在一起(因我和第一师走在北上部队的最后),勉励我们要以宿北战役为例,力争打大歼灭战,即每战全部彻底歼灭敌 3 至 4 个旅。中央的电报使我们倍觉亲切和深受鼓舞。

1947 年 1 月 2 日 22 时,我军提前两小时突然对敌发起全线攻击。敌人在我解放区军民的严密封锁监视下,犹如瞎子,对我军的这一重大作战行动毫无觉察。敌师长马励武在元旦那天离开指挥位置去峰县过年未归。战斗一打响,敌军就失去了统一指挥。我军动作迅猛,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人各守备要点,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仓皇应战。经过连日激战,到 1 月 5 日下午

  1. 时,敌军除 7 辆坦克钻隙逃往峰县外,整编第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

共 3 万余人全部覆灭。在我围歼这批敌军的过程中,枣庄和峰县之敌曾各出动部分兵力东援,均被我击退,并歼其一部。敌整编第三十三军也以一部兵力至横山一带略作骚扰即南撤。第一阶段作战胜利结束。

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按预定方案是乘胜寻歼敌整编第三十三军,并相机收复台儿庄、峄县。1 月 3 日中央军委也来电指示,歼灭整编第二十六师后,应彻底消灭整编第三十三军军部及其所属整编第七十七师,然后看情况再将整编第五十九师歼灭或招降。但此时情况发生变化,敌整编第三十三军见整编第二十六师及第一快速纵队被歼,已于 5 日全部退缩到运河以南,背

靠徐州,依托原有工事防御。峰县、枣庄守敌也调整了部署,增加了兵力, 加强了防御设施。此外,整编第六十四师一部已进抵韩庄,整编第二十师已接防临城(今薛城),整编第十一师正由宿迁向徐州东北转运中。战场敌情的变化,要求我军的作战计划也必须立即变更。我便向陈毅同志提出在战役第二阶段同时攻取晖县、枣庄的建议。陈毅同志立即同意这个建议。我们对下一步作战部署拟出了具体方案,我们的这一作战方案迅速得到中央军委的批准。

攻打峰县的战斗进展顺利。1 月 9 日晚发起攻击,至 11 日凌晨 1 时,全歼守敌。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也在这里被俘了。

攻打枣庄是一场城市攻坚战。在战斗过程中一度比较紧张。当时攻枣进展缓慢,而敌欧震集团的 3 个整编师已推进到新安镇两侧,其中两个师距枣

庄仅 15 至 20 公里。我在分析战场情况之后,决定增加兵力,首先攻克枣庄, 尔后全力对付欧震集团,以避免两面作战造成两头皆失。恰在此时,军委来电指示我们以一部兵力打枣庄,主力立即准备打欧震集团。根据当时情况, 如这样变更部署,不但难以迅速攻克枣庄,而且也无足够的兵力歼灭欧震集团。我正在准备把上述想法上报军委时,又接到军委新的指示,明确提出推迟两周后再打欧震集团。这又一次表明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对战场形势的了解是非常及时和准确的。于是我们按原定决心和部署,仅用了 20 小时就攻克了枣庄,全歼守敌。打下枣庄,使我军获得较大的自由。打,可以全力以赴;休息,可以从容不迫。我军休整了半个月后,战局开始向山东解放区纵深发展。根据敌情新的变化,我们放弃了南打欧震集团的计划,实施大踏步后退,主力北上,胜利地进行了莱芜战役。

鲁南大捷,是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决策,在陈毅同志指挥下,山东、华中广大军民英勇奋战的结果。这次战役,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华东我军在一次战役中歼敌 5 万余人的新纪录。特别是干脆、彻底、迅速歼灭了全副美械装备的敌主力师和机械化部队,对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军队是个极其沉重的打击,对华东以至全国人民是个很大的鼓舞。宿北、鲁南两个战役的胜利,使我军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夺取了战场的主动权。在以后作战中,进行莱芜、泰安、孟良岗等战役时,就主动得多了。

(摘编自《粟裕战争回忆录》第 397—4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