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红军建制

1930 年 6 月,毛泽东在汀州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闽西特委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会议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决定整编红军。这次整编,以红四军为基础,把闽西和赣南的地方红军各一部全编在一起,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红一军团下辖红四军、红十二军、红三军。红四军以原红四军第一、二纵队为基础,加上闽西地方部队一部组成,林彪任军长,罗荣桓任政治委员。红十二军(缺三十六师)以原红四军第三纵队为基础,加上江西地方部队一部和罗炳辉在吉安起义的靖卫大队组成,罗炳辉代军长(军长伍中豪因病未到职),谭震林任政治委员,谭政任政治部主任,林野任参谋长未到职,由我代理参谋长。红十二军下辖两个师: 红三十四师师长周昆,政治委员旷珠权(后叛变);红三十五师师长龙普林

(企图投敌后被法办),政治委员欧阳健。红三军纯系江西地方红军组成, 黄公略任军长,蔡会文任政治委员。红一军团全军共约万余人。

1930 年夏季,国民党新军阀蒋介石和冯土祥、阎锡山发生空前规模的大混战,蒋介石将湘鄂赣的国民党军队大部调往中原战场。各苏区周围敌军兵力不足,只能处于守势,红军乘势广泛进攻敌人。取得了许多胜利。而这时, 中共中央被李立三“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所统治,他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军事战略,指责毛泽东的“以乡村包围城市”理论是一种错误观念,要求红军“坚决进攻打击敌人的主力,向着主要城市与交通道路发展”,他命令朱、毛部队夺取南昌、九江,配合全国各大城市总起义。毛泽东对立三路线自始至终是反对的,并以实际行动不断减轻和纠正立三路线对红一军团的影响。

  1. 月中旬,毛泽东、朱德率红一军团主力由长汀北上,开到江西广昌, 以一部绕经兴国,7 月 20 日进到永丰城。从永丰进攻七琴,将守敌击溃,歼敌数百人。接着,红军继续向樟树镇(今清江县城)前进,击溃了敌张辉瓒第十八师两个营,在 7 月 24 日占领樟树镇,截断了赣江的水路交通,威胁南昌。但毛泽东和朱德认为红军不宜进攻南昌,没有执行当时党中央要红军“夺取南昌、九江,会师武汉”的任务,在樟树镇一边收集船只,动员船工,准备渡过赣江;一边进行群众工作和筹款。停了两三天,红军由樟树镇渡过赣江,占领了高安具、上高县、奉新县和万寿宫、牛行车站一带,分兵筹款和做地方工作。红十二军部队分散在高安到牛行车站一带,军部驻高安,后驻万寿宫。

  2. 月 1 日是南昌起义三周年纪念日,红一军团命令红十二军占领南浔铁路牛行车站的部队,隔着赣江向南昌城放了几排枪示威,以示纪念。随后, 红一军团即转移到安义、奉新地区休整待机,从而使红一军团避免了强攻南昌、九江可能遭到的损失。

红三军团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6 月中旬从大冶地区向西南进击。7 月下旬,红三军团趁湘敌何键部主力南下衡宝地区和粤桂军阀作战,在长沙外围击溃和消灭了敌人 6 个团,并乘胜追击,一举攻占长沙。后来因为反动军队在帝国主义军舰配合下向长沙反扑,红三军团撤离长沙,退到例阳、平江地区。

红一军团指挥机关在报纸上得知红三军团攻占长沙的消息,派政治部主任杨岳彬去和红三军团联络。过了几天,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和杨岳彬一起回到红一军团,请求增援红三军团。红一军团遂经江西的万载县向湖

南前进。追击红三军团的湘敌戴斗垣旅驻在浏阳县文家市,红一军团决定在8 月 20 日拂晓,突然奔袭包围全歼该敌。战斗中,红十二军配合友邻担任由西向东的攻击任务。红军击毙戴斗垣,俘敌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8 月 23 日,红一军团前进到创阳东北的永和市地区,和从长寿街赶来的红三军团会合。红一、三军团会师以后,成立了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总政治委员,朱德任总司令,红一军团机关担负总司令部和总政治部任务。方面军下辖红一、三军团共 3 万余人。同时,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

红一方面军成立以后,李立三路线的中央又命令红军第二次打长沙。当时,毛泽东虽然不主张打长沙,但是有不少同志认为这是“中央”的命令, 一个二军团就能打下长沙,现在两个军团会合在一起,打长沙更没有问题了。其实,红一方面军同长沙守敌相比数量虽稍占优势,但在装备上则相差甚远, 就连敌人只用铁丝网构成的简单防线,也无法冲破。9 月初,红军包围长沙之后,接连三个晚上进行总攻,都未奏效。后来有人提议,用战国时代的“火牛阵”来冲铁丝网,有的部队竟然采纳了这个提议,买来一些耕牛,把浸有煤油的棉花团绑在牛尾巴上,到晚间用火点燃,冲击敌人防线。结果这些牛根本不听指挥,它们受了惊吓不但不向前冲,反而到处乱跑,最后成了一场笑话而告终。

红军围攻长沙城达半个多月,眼看没有希望攻进城了,蒋、冯、阎军阀之间的大混战又将要结束。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前委的领导下,及时作出正确决定,红军于 9 月 12 日主动放弃了对长沙的围攻,这就又一次避免了强攻中心城市可能遭受的损失。

(摘自《张宗逊回忆录》第 83—88 页。作者当时任红一方面军十二军代理参谋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