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攻济南,十万敌军化尘埃

1948 年 9 月,山东战场上出现了我军在兵力上优于敌人的新局面。华野外线部队北上和山东兵团会合了,后来,又将苏北兵团的两个纵队和一个旅北调山东,我军在山东总兵力达 15 个纵队共 32 万人,敌人是第二“绥区”

司令王耀武统率 9 个正规旅、5 个保安旅和特种兵部队 10 万余人死守济南,

同时,在徐州附近:集中了邱清泉、李弥、黄伯韬 3 个兵团伺机北援,这 3

个兵团机动兵力约 17 万人,因此,攻打济南就成了我军的下一个作战目标。我们采取了“攻济打援”的崭新战法,特点是在保证有足够的兵力攻下

济南的前提下,以大部分兵力用于打援,求得在攻济的同时,歼敌援军一部, 这是达到攻济目的的必要手段。

这一新的战法,是军委、毛泽东同志经过反复思考才确定的。

早在豫东战役期间,敌军原定北上增援兖州的第二十五军在黄伯韬指挥下掉头南下增援豫东,为山东兵团攻克究州创造了条件。1948 年 7 月 13 日兖州攻克,济南已成孤城。次日(14 日),军委给我来电:“拟令许(世友) 谭(震林)于攻克兖(州)济(宁)后,休息两星期,即向济南攻击,迫使邱(清泉)黄(伯韬)两兵团分兵北援(敌非北援不可)。此时,你们则寻敌一部攻击,使敌既被迫分散,又首尾不能相顾,利于我之各个击破及尔后大休整。许谭攻济南,可先占领机场,以两三个星期时间完成攻城准备(包括恢复疲劳、补兵、练兵、侦察及部署等)。然后看敌援兵情况,决定先打援或先攻城。如攻城打援均无把握,则收兵休整。”

这时,我和野直机关尚在豫皖苏地区,经过考虑,我们于 7 月 16 日电复军委:“以许谭现有主力攻济南与打援,势难兼顾”,“建议许谭与我们争取时间休整一个月,尔后协力攻打济南,并同时打援”。军委于 23 日批准了我们的建议,并要我们待休整完毕后,或转外线打几仗然后攻济南,或先攻济南并打援,提出作战计划。

我和陈士菜、唐亮、张震、钟期光同志讨论后,干 8 月 10 日联名向军委提出三个作战方案,第一方案是“集中全力转到豫皖苏及淮北路东地区作战, 截断徐蚌铁路,孤立徐州,将重点放在打援上,求得于运动中首先歼灭(新)

五军,继而扩大战果,歼击其他兵团”。第二个方案是“集中主力首先攻占济南,对可能北援之敌,仅以必要之兵力阻击之。”第三个方案是“攻占济南与打援同时进行,但应有重点配备与使用兵力,即战役分力:第一阶段以两个纵队(全军以 13 个纵队计算)抢占济南机场而巩固之后,在济敌反夺机

场中,尽力歼灭其反击力量,以削弱其守备兵力;同时以其余 11 个纵队打援, 则兵力足够(敌援可能性很大,如敌不援则以攻济南为主)歼灭敌人援兵之一路(首先以歼五军为目的)或两路,只要援敌被歼,则攻济有保障。第二阶段则于歼灭敌之主要一路后,以一部任阻击,而将主力转到攻济南”。三个方案各有利弊,我们在报告中倾向于第三方案。关于打援问题,我们将打援战场选择在汶可以北,泰安以西,肥城以南地区或邹县、滕县间地区,阻援战场选择在鲁西南金乡、巨野、嘉祥地区。

军委和毛泽东同志于 8 月 12 日复电,同意攻济打援,并预计了可能出现的三种结果:第一,打一个极大的歼灭战,即既攻克济南,又歼灭大部分援敌;第二,打一个大的歼灭战,即既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分援敌;第三, 济南既未攻克,援敌又不好打,形成僵局,只好另寻战机。同时又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第三方案“弱点是只以两纵占领飞机场,对于济南既不真打,而集中 11 个纵队打援,则援敌势必谨慎集结缓缓推进,并不真援。邱清泉、区寿年兵团之所以真援开封,是因为我们真打开封。敌明确知道我是阻援,不是打援,故以 10 天时间到达了开封。如果你们此次计划不是真打济南,而是置重点于打援,则在区兵团被歼,邱黄两兵团重创之后,援敌必然会采取(不会不采取)这种谨慎集结缓缓推进方法。到了那时,我军势心中途改变计划, 将重点放在真打济南。这种中途改变计划,虽然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好,但丧失了一部分时间,并让敌人推进了一段路程,可能给于战局以影响”。并且指示:“我们目前倾向于攻城打援分工协作,以达既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援敌之目的”。

接到军委上述复示后,又得悉敌人空运第十九旅至济南,增加防守兵力。这时,我已率野直机关及部分纵队干部到达曲阜与谭震林同志会合,我们商量后认为,为确保攻济必克,须加强兵力才能奏效。但是又感到不论打援与攻坚,手中兵力尚非绝对优势。于是,我们于 8 月 23 日联名报告军委,要求调苏北主力部队(除留一至两个旅在苏北坚持外)北上参战。次日,军委批准除第三十三旅、第三十四旅留在苏北外,苏北兵团的两个纵队和一个旅北上参战。这样,在攻济打援战场上敌我兵力对比,我们取得了优势。

军委对战役采取极其慎重的态度。根据山东战场敌我力量对比,8 月 26 日指出,必须预先估计三种可能情况:(一)在援敌距离尚远之时攻克济南;

(二)在援敌距离已近之时攻克济南;(三)在援敌已近之时尚未攻克济南。28 日又指示我们:“最重要者是一个月左右还不能攻克济南,必须大量歼灭援敌,例如 6 个旅、8 个旅或更多些,根本停止了援敌前进,给我以所需要的一切攻城时间,例如一个半月,两个月,或更多些(打临汾曾费去 72 天) 才能克城,你们的根本出发点应放在这种情况上。我们不是要求你们集中最大兵力,不顾一切硬攻济南,这样部署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要求你们的是以一部兵力真攻济南(不是佯攻,也不是只占飞机场),而集中最大兵力于阻援与打援。”

军委着重提出集中最大兵力阻援打援和真攻济南,给我很大启示,在中国革命战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上,已发展到了最后夺取大城市的新时

期,应以新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夺取大城市的辩证关系。以往,不论“攻城阻援”还是“围城打援”,都是为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济南战役则不仅为了歼敌有生力量,而且为了将大城市永久地巩固占领之。这样,我们无后顾之忧,可以集中更大兵力去争取前所未有的更大胜利。

华野前委一致拥护这一方针。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和军委的指示,我决定将参战兵力 44%组成攻城集团,将参战兵力 56%组成打援集团“攻城集团兵力为 6 个半纵队及特种兵纵队大部分,附地方武装共 14 万人,根据军委指示由许世友任攻城集团司令员、谭震林兼政治委员、王建安任副司令员。以山东兵团领导机关作为攻城集回的领导机关。打援集团兵力为八个半纵队及特种兵纵队一部分,附地方武装共 18 万人,由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直接指挥。

毛泽东同志同意了我们的方案。9 月 10 日,许世友同志到达攻城集团指挥所,次日,毛泽东同志发电给他,对攻济打援方针作了很好地说明,指出: “此次作战部署是根据军委指示决定的,即目的与手段应当联系而又有区别。此次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灭一部分援敌。但在手段上即兵力部署上,却不应以多数兵力打济南“如果以多数兵力打济南,以少数兵力打援敌,则因援敌甚多,势必阻不住,不能歼其一部,因而不能取得攻济的必要时间,则攻济必不成功”。

济南是山东省会,北靠黄河,南倚群山,地势险要。蒋军在日伪时期的原有工事基础上,大加扩建,筑成了支撑点式的永久和半永久性的城市防御体系,易守难攻。济南敌人的防御阵地,由外围防御地带与基本防御地带构成。外围防御地带以齐河、长清、崮山、张夏、中宫、王舍人庄等为警戒阵地;沿鹊山、中店铺、峨眉山、大庙屯、兴隆山、砚池山、茂岭山、华山线构筑主要阵地,纵深达 10 余公里,由 160 余个支撑点组成。基本防御地带由三线阵地组成:商埠为第一线阵地;外城为第二线阵地;内城为核心阵地。王耀武自恃工事坚固,认为外围能守半个月,市区至少能守一个月。

面对敌人的防御情况,我着重从兵力部署上分析敌人守城的重点。济南守城之敌,在王耀武统一指挥下,以泺口、马鞍山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守备区,守备东线的是中央军,守备西线的是杂牌军吴化文部。国民党军历来有正规军和杂牌军、中央军和地方军之分,界限是很明显的。济南守敌既然将中央军置于东线,显然以东线为其重点。西线守敌六十九军军长吴化文, 在战役前曾有弃暗投明的表示,可能在战场起义,这就可使敌防线出现缺口。同时敌人的机场在城西,攻下机场,可切断敌人空中的补给线,不但断绝敌人兵力和物资的来源,而且给敌人精神上以严重打击。为此,我决定将攻城兵力重点首先用在西线。这个问题涉及到集中兵力问题,毛泽东同志说集中兵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的体会,如何判断和选择重点是关键。

我们将攻城集团也分为东、西两个兵团,由东、西两面向济南实施钳形夹击。西兵团以第三纵队、第十纵队、两广纵队、鲁中南纵队(4 个团)及冀鲁豫军区一部兵力组成,由第十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刘培善统一指挥;东兵团以第九纵队、渤海纵队(6 个团)及渤海军区一部兵力组成, 由第九纵队司令员聂凤智、政委刘浩天统一指挥。此外,以第十三纵队为攻城预备队。特种兵纵队组成两个炮兵群,分别配属给东西兵团。

至于打援集团,我们采取“夹运(河)而阵”的部署。在运河以西配置第四纵队、第八纵队和冀鲁豫军区的两个旅,依托水洼地带,构筑多道纵深的工事,坚决阻击由鲁西南北犯之敌;而将打援集团的大部配置在运河以东,

由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六纵队、第七纵队、第十二纵队、中野第十一纵队及鲁中南纵队(4 个团)组成,拟在邹县以南集中 30 个团歼援敌 3 个旅,

而以其余 22 个团箝制援敌的其余各部,尔后再依情况发展而定下一步作战。

济南战役定于 9 月 26 日开始。在开始前 3 天(即 13 日夜晚),我南线江淮军区和豫皖苏军区部队开始破击徐州至商丘、徐州至蚌埠、徐州至运河站的铁路线并威胁徐州,迫使敌人分兵以防徐州。同时,我们指示淮南部队破击蚌埠至浦口的铁路线,留在苏北的第三十三旅向运河线进袭,以配合济南战役。

以上作战计划,得到军委批准。

16 日夜,天高气爽,月明星稀,我军在月光下向敌外围阵地展开全面攻击,我军根据敌外围防御地带支撑点虽多,但纵深长,空隙大的特点,不是正面平推,而是采用穿插迂回,大胆楔入,打开口子,突入纵深,分割围歼的战法,以支解敌人的防御体系。激战至 17 日,我西兵团攻占长清、双山头等地,18 日,占领古域、玉皇山、党家庄等地,迫近吴化文部所据守的阵地, 并以炮人控制了机场,迫使敌人停止了空运。与此同时,东兵团攻占城东屏障茂岭山、砚池山、回龙岭等要点,17 日又乘胜攻占窑头,甸柳庄,并继续向前发展。

19 日晚,吴化文率 3 个旅约两万余人起义,将飞机场及周围防区移交我军。使工耀武的西部区防线出现了一个大缺口,我西兵团接替了吴化文的防区,乘机疾进,至 20 日拂晓,把商埠西面的外围阵地全部占领。与此同时, 东兵团攻克了燕翅山等要点,主力迫近外城之下,积极准备攻城。

至此,王耀武宣称可防守半个月的外围防御地带,仅经 4 天,就被我全部占领。

当晚 6 时,我西兵团使用第三、第十、第十三纵队及鲁中南纵队(4 个团),从南、西、北三面对敌基本防御地带之第一线阵地——商埠,展开猛烈攻击。敌稍加抵抗即向东后撤,据守坚固楼房,企图进行顽抗。我 4 个纵

队并肩前进,与敌展开激烈的争夺楼房之战。战至 22 日中午,将商埠之敌 2 万亲人全部歼灭,抵近外城西门。与此同时,东兵团已扫清了城外敌人的地堡群,准备攻城。

我军乘敌人惊慌和调动混乱之际,对外城发起攻击。我东、西兵团 22

日 18 时 30 分,向外城发起总攻。经 1 小时激战,从多处攻入外城,与敌展

开巷战,战至 23 日,我占领外城大部,逼近内城。

为了乘胜迅速全歼敌人,并减轻敌人对城市的破坏,发挥我军特有的不怕伤亡,不怕疲劳,善于连续作战的特长,我们决心立即于当天(23 日)晚上,向内城发起总攻,彻底消灭顽抗之敌,结束济南战役。 24 日之时 25 分,东兵团九纵队之七十三团,首先突破成功,占领了城东南角,巩固了突破口,把“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旗帜插在城头东南角的气象台上。拂晓时,东兵团主力进入城内与敌展开激烈巷战。西兵团十三纵队第一一○ 团,在一○九团在城内坚持战斗的两个连的接应下,从城西南角再次突上城墙,控制了突破口,掩护西兵团主力源源进入城内。

我入城部队东西对进,直逼伪省政府。王耀武见失败已成定局,把指挥权交给参谋长罗辛理,自己化装潜逃。黄昏时,我攻占伪省政府,全歼内城守敌。济南战役胜利结束。

徐州北援之敌,虽经蒋介石一再严令督促,但他们察知我强大打援兵团

严阵以待,又慑于豫东之战区寿年兵团被歼之命运,迟迟不敢推进与我打援集团交战,至我军攻克济南时,敌第二兵团方进至城武、曹县地区,第七、第十三兵团尚在集结中。我军担任打援的这 8 个纵队,便成为打下一个战役的生力军。由济南化装逃走的王耀武、绥区副司令牟中琉、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都被我地方武装及民兵捕获。

这次战役;共计敌 10.4 万余人(包括起义 2 万人),活捉国民党将领23 名,缴获各种炮 800 多门,坦克和装甲车 20 辆,汽车 238 辆。济南解放后,菏泽、临沂、烟台等地敌军便仓皇弃城而逃。山东境内除青岛及南部边沿少数据点尚为敌占领外,其余全获解放。

9 月 29 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我们发来贺电:“庆祝你们解放济南,歼敌十万的伟大胜利。你们这一勇猛、果敢、敏捷的行动,并争取了吴化文将军所率九十六军的起义,证明人民解放军的攻坚能力已大大提高。胜利影响动摇了蒋介石反动军队的内部。这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尚望继续努力,为歼灭更多蒋军,解放全华东人民而战。解放济南战役中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经刘少奇、周恩来同志修改后。毛泽东同志最后修改审定的新华社社论

《庆祝济南解放的伟大胜利》中指出:“这是证明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已无法逃脱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果然,此后锦州、长春、沈阳、徐州、天津、北平、南京、上海纷纷落入我手。在淮海战役后期,杜隶明手中虽有 3 个兵团,但不敢坚守设有坚固工事的徐州,他们害怕徐州成为第二个济南,是一个重要原因。

济南战役结束了,这仅仅是一个序幕,更大的胜利正在等待我们去争取。

(选摘自《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575—595 页。作者时任华东人民解放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1955 年被授予大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