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看我演剧

我们剧社的前身是红二方面军的宣传队,长征到陕北时,改名为战斗剧社。抗战爆发后,随一二○师部队转战在晋绥冀察等省的敌人后方。 1940 年晋绥军区成立,又归晋绥军区政治部所属。贺龙师氏和关向应政治委员, 一向对这支在战斗中成长的文艺队伍非常关心,这次是为了让剧社能在较好的环境中进行整训,才决定我们暂时离开前方到延安去学习的。

我们剧社踏进延安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每人得到一份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艺座谈会,是在我们来到之前刚刚开完的。主席的这十讲话,全面地、系统地发展和丰富了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尽管我们当时一下还不能领悟其深远意义,但很直觉地意识到毛主席所讲的每一句话,部和我们的工作有关系,和我们的思想有关系。学习讲话,好像找到了一把开心的钥匙,过去工作中有许多模糊不清的问题,突然找到了答案。一路而来,同志们不住地谈论着主席的讲话内容,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一份主席的讲话稿。现在刚走进延安的窑洞,立刻就看到了这个讲话的全文,真是如获至宝。

剧社来延安后,领导上就确定要演出些节目,让在延安的首长和观众看看我们的“货色”,然后才好倾听意见,求得具体指导。拿什么节目呢?最初大家的思想上并不一致。有的说:“延安有的是专家、名人,咱们那些‘小

玩意’、‘豆芽菜,可拿不出手来。”甚至有的说:“咱们得排几个‘名戏’, 才能在这里露露脸。”但也有相反的意见,认为要显出我们的传统来,必须拿自己在前方创作、演出的东西。这些同志说:“只要是拿出我们在前方常演的节目,就是‘小玩意’、‘豆芽菜’也不怕。”在学了主席的讲话后, 这个争论,很快得到了解决。剧社领导上决定拿反映前方斗争生活的东西来给延安当“见面礼”。于是挑选了几个在敌后曾多次演出而深受群众欢迎的节目,另外还根据在前方所熟悉的生活和材料,组织集体创作,突击写了几个戏。先后演出的计有:“丰收”、“回头是岸”、“晋察冀的乡村”、“荒村之夜”、“求雨”、“自家人认自家人”等。这些节目除了话剧、儿童剧外,还有小型报告剧、活报剧等形式。演出之后,延安观众广泛地给予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好评。

特别使我们荣幸的,也是永远不能忘怀的,是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亲自看了我们的演出。我深深地记得,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演出的那天晚上, 演出刚要开始,一个消息传遍了后台:“毛主席来了!”“党中央的首长们来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很多人激动得泪都落下来了。几个同志在台上一演完自己的角色,脸也没来得及洗,就绕到台下去了,想就近一些好好看看我们的毛主席。

主席端庄地坐在观众席里,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剧中的每个细节,时而还和坐在旁边的其他首长低声交谈着。直到演出结束,我们几次谢幕时,主席仍站在台下不住地鼓掌和招手。

这一晚,我们好多同志久久不能入睡,窑洞里充满着欢乐,洋溢着幸福。更使我们难忘的是,这次演出后不几天,毛主席还亲笔给我们剧社写来了一封信,信上说:“感谢你们,你们的剧我以为是好的,延安及边区正需看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戏剧,希望多演一些这类的戏。”莫大的鼓舞,巨大的光荣,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信,从这个人手里,传到那个人手里,直到今天, 它仍然被珍惜地保存着。

(摘自刘伍:《在阳光雨露下》,见《星火燎原》6,第34—36 页。作者为一二○师晋绥根据地战斗剧社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