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在通渭的故事

有路军到达哈达铺后,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下设三个纵队。我在一纵一大队,大队长是杨得志同志,肖华同志任政委,我任参谋长。

在哈达铺时我们借宿在一户农民家里,主人腾出了准备娶儿媳妇的新房给我们住。我躺在老乡的土炕上,发现墙上糊满了新报纸,便创览起来。无意中,我发现有张报纸上登着一则消息,说什么“共军进攻直罗镇,未克而逃⋯⋯”我大喜过望。国民党的报纸报道的消息是否准确,且不管他,但陕北有红军,而且与敌人战斗着,是毫无疑问的了。

我向房东说明要买下这张报纸,给了他们一块光洋作赔,便用小刀仔细地从墙上起下了那块巴掌大的消息。

老乡大惑不解,一再问:“有甚用?”我说:“这可比拣个金娃娃还宝贵哩。”

我写上一封信连同那块报纸一起,派入送到军团部转报中央。

  1. 月底,我们急袭通渭城,占领了这座万余人口的城他,消灭了鲁大昌部。部队在这里休整,我带一个侦察队向六盘山方向侦察。

  2. 月初的一天下午,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叶剑英、博古、工若飞等同志一齐骑马来到通渭我们大队部。杨得志同志拉上我去见中央领导,一见面,大家纷纷间好,都说“瘦了,瘦了!”杨得志同志把我拉到一边,说: “老耿,怎么招待他们呀?”

我说:“你汇报工作,我来安排招待。”

通渭城内有一家西北风味十足的饭馆。我找到老板,让他给办两桌价值十块光洋的酒席。

老板爽快地答应了,但又告诉我,这里比较贫瘠,恐怕办不好。当时, 一块钱可以买 5 只鸡或 1 头羊呐。

我说:“你尽力办,有好东西全拿出来,菜的量要大,杯盘要干净,酒要足,而且,多放辣子。”

“解得,解得。”老板保证说。

由于人比较多,本来安排了两桌;到吃饭时,毛泽东同志连说:“合兵! 合兵!”当时把会师叫做合兵。于是我们将两桌合在一起。大家连连碰碗, 为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干起酒来。

酒有两坛,碗又大,毛泽东同志兴致很高,和我们这些大难不死、走过万水于山的人都干了一次,微微有些醉了。于是撤去残席,搬上西瓜。毛泽东同志一见有西瓜吃,便让把一盘辣子留下,把辣子、酱油、醋都抹一些在西瓜上,说这叫“五味俱全”,一再劝张闻天同志尝一口。

张闻天同志咬了一口,连叫“太辣!”

毛泽东同志哈哈大笑:“吃辣子的人最革命嘛!” 大家都被这句话逗笑了。

当晚,中央领导们就宿在我们驻地。为了他们的安全,我没敢休息,与哨兵一起警戒在首长们住的地方。

过半夜了,毛泽东同志披着衣服走出住处,伸手做了个扩胸动作。然后把左手叉在腰里,一动不动地抬头望着夜空中那璀璨的繁星。

过了好久,巡逻的哨兵向这边走来。毛泽东同志一回头,发现了我,并且一下就认了出来,便说:“那不是耿飚吗?”

我走过去向他敬礼,问道:“主席这么早就起床了呀?”

毛泽东同志指指别的领导住的地方,示意我不要声张,从衣袋里摸出香烟,拉着我说:“走,咱们走远点。”

我们边抽烟边溜达。毛主席说:“你怎么没休息呀?” 我说:“你们都在这里,我们得负责啦!”

他用夹着香烟的手来回摆摆:“咳!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们有一个大队嘛,敌人不敢来。”

我悄悄地对他说:“名义上是大队,可总共才 4 个连哪。”

毛泽东同志笑着说:“怎么?嫌少啦?以后再扩大嘛。”他用手向露出曙光的原野上画了个大圆圈:“就在这儿站稳脚跟,再打出去!”

我静静地听着,久久地回味着这句话: “站稳脚跟,再打出去!”

第二天,我们与毛泽东等同志一起,向六盘山进发了。在那里,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西江月·六盘山》。

如果说,一年前红军从江西苏区踏上征途时,并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要走多久,更不知道要进行长达一年的艰难奋战的话;那未,当红一方面军到达甘南并得到了陕北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后,红军指战员都明确地感觉到:长征就要结束了。

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开始与红一大队一起走前卫,向六盘山方向进发。我仍然负责带一支侦察队作尖兵,为主力开路。

在青石嘴,我们侦察到一个毛炳文部骑兵团。这个骑兵团大概赶了好远的路,在村子里宿营;敌人一点戒备都没有,马匹都松了肚带,卸下鞍具, 有的在打滚,有的在溜腿。我们一个冲锋进去,敌人顿时蒙了,少数反应快的骑上骣马逃窜,大部分连人带马当了俘虏。我们用缴获的马匹和装备,成立了第一个骑兵连。

毛主席对我说:“你们总结一下打骑兵的经验。今后要注意这些‘六条腿’(指敌骑兵)了。听说陕北有‘四马’(指马鸿逢、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四人)哩。”

我说:“在草地上我们遇到过藏民上层势力的骑兵。乍一看,他们倏忽而来,倏忽而去,速度非常之快。但只要两三个人背靠背围成一圈,专门射击他的坐骑,他就难于施展其伎俩了。我们只要把马打趴下了,骑兵多半摔个半死。”

毛泽东同志听得很有兴趣,笑着说:“射人先射马嘛。什么东西都有个规律,有一长必有一短。你们可以编一个‘打骑兵’的歌子,让大家学。”

打了几次骑兵,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开始主动出击。那时宁夏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纠缠我们一个多月了;当地老乡都称他们为“马大胡子”,据说剽悍得很。毛泽东同志说,不能把这条“尾巴”带进陕北根据地。一、二纵队便集中兵力,在杨城子以西地区把尾追的 3 个骑兵团彻底击溃,连他们的马术教官也俘虏了。

(摘编自:《耿飚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308—314 页。作者与时任红军陕甘支队一纵队一大队参谋长:建国后,曾任同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