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警卫人员做红娘

那次江青去黄河东岸接回女儿李讷时(1947 年 3 月胡宗南进攻延安前夕,周恩来安排人把李呐送到黄河东岸永平镇——编者注),带来一位负责照料李们的 18 岁的姑娘韩桂馨。

小韩原在卫生部系统的中央洛杉矾幼儿园工作,具有高小文化程度。李讷已经 7 岁,动荡的战争生活使她无法上学。毛泽东牵挂这件事,于是卫生部副部长博连漳给出了个主意,由韩桂馨负责照看李讷,以便教她读书识字。

见面那天,毛泽东照例问韩桂馨愿不愿意在他身边工作。韩桂馨回答说: “主席要考虑党和国家的大事,身边的一些事忙不过来,我能帮助主席做一些事,可以使主席更好地为人民办大事,我愿在主席身边工作。”

毛泽东听了很高兴,夸奖说:“小韩阿姨讲话很有水平么,你读过书吧?”韩桂馨说:“上过高小。”

“是个女秀才么。你家是哪里的啊?” “河北安平县。”

“银桥,是你的老乡么!”毛泽东朝我叫着,“这也叫缘分,你们握个手吧!”

不知为什么,我的脸立刻烧红了。 “小韩阿姨,他是我的卫士组组长,李银桥,也是安平县人。”毛泽东

介绍说,“他也是党小组长,以后你就归他领导,有什么事多在一起商量。” 就这样,我与韩桂馨认识了,一起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接触多了,我发

现她积极热情,喜欢学习,工作责任心强,人也老实贤惠。渐渐便有了一些好感。

1947 年 10 月底,毛泽东移居杨家沟。进村时,路边有许多石碑。毛泽东每到一座石碑跟前总要停下一会,看看碑文,和我们说笑几句。

有一座石碑上刻的都是古老的篆字,我们看不懂,韩桂馨也不会看那种古字。大家请毛泽东看是什么意思?毛泽东抑扬顿挫地念了几句,笑着说: “这是一个相当于高小毕业程度的人。”说着回过头,对韩桂馨说:“你是高小毕业的,如果生在那个时代,也要给你立个牌坊呢!”

大家都哄笑着逗小韩。

毛泽东忽然小声问我:“你看小韩这个人怎么样?”

我和韩桂馨相识不久,彼此只是有好感,并没想到那种男女爱情的事。因此,我不假思索,随口应道:“不错。”

毛泽东望着我,笑得怪神秘,深有含意他说:“你们可以多接触,多了解一些么。”

我心里涌起热浪,低下头没言声,只觉得毛泽东是那么知心,可亲近。毛泽东的声调变得温和而亲呢,像父亲同孩子说悄悄话:“多谈谈,互

相多关心,多帮助,那多好呀。”

我明白毛泽东的意思,心里十分感激。可是到了实际中,除了谈工作, 我实在不会也不好意思谈那种事。

1948 年 5 月来到河北西柏坡后,生活安定,我与小韩接触也多起来。韩桂馨除了带李讷,还帮毛泽东做些针线活。

毛泽东的衣服全是穿了多年,补了又补的,所以针线活不少。没有他的同意,任何人不敢给他换新衣服,甚至连买条新毛巾都不行。他擦脸擦脚只有一块毛巾。我曾劝他买条新毛巾,擦脸和擦脚的分开。他想了想说:“不要分了,现在整天行军打仗,脚比脸辛苦。分开就不平等了,脚会有意见的。”

我噗哧笑出声,说:“那就用新毛巾擦脚,旧毛巾擦脸。”

毛泽东仍然摇头:“帐不能那么算。我多用一条毛巾可能费不到哪里去, 可是全军如果每人节约一条毛巾,省下的钱我看就够打一次沙家店战役了。”

唉,谁也劝不动他。

毛泽东原来有一件毛衣和一条毛裤,也不知穿了多少年头,上面有好几个大窟窿,不少地方还脱了线。卫士们拿着去求韩桂馨。

韩佳馨抖开毛衣毛裤,看一眼就叫起来:“这么破了还让主席穿呀?今年和去年的情况不一样了,现在条件这么好,西柏坡离石家庄很近,那里毛衣毛线都有。如果买现成的怕不合身,你们就买毛线来,我可以给主席织, 保证天冷的时候叫主席穿上。”

大家听了觉得有道理,但没有毛泽东同意又不能买。阎长林便说:“小韩,你去请示主席吧,你年龄最小,什么话你都可以讲。”

这是实情。有次小韩的一位战友江燕来看她,说想见一眼毛主席,照一张相。小韩说:“那还不容易,你跟我来。”她就直接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 推开门冒冒失失叫一声:“主席,你出来,跟我们照张相。”毛泽东居然听她的话,放下手中的笔和文件,走出窑洞同两位女战士合了一张影。

可是,这一次韩桂馨没有马上答应阎长林,她说:“这不是我的工作, 也不是小李讷的事。这些都是你们的事,不应该由我去问主席。”

阎长林说:“你跟银桥一块去问主席行不行?” 韩桂馨瞟我一眼,不作声了。

我说:“这要找个机会才行,不能干扰卞席办公。要等主席吃饭、休息或散步的时候再说。”

阎长林嘱咐我:“先侦察侦察、有机会就说,别拖。”

于是,我和韩桂馨来到毛泽东办公室,见他止坐在沙发上看书,我们便进去谈了买毛线的事。

毛泽东望着韩佳馨说:“小韩阿姨,你把李讷照顾好了,又为找缝缝补补,帮了我的大忙。我作常感谢你。还是请你辛苦一点,把我的毛衣毛裤织补一下,能穿就行了,”

小韩说:“你的毛衣毛裤实在太破了,就算能补上,穿到身上多难看呀。”毛泽东笑着说:“穿在里面不讲什么好看难看,能挡寒就行。”

我明白没什么希望了,就朝小韩递眼色:不要再耽误主席的时间

毛泽东见我们要走,忽然说:“你们两个就为这件事来的吗?还有没有别的事呀?”

小韩嘴快:“没别的事,就是动员主席买毛线。” 毛泽东转望我,问道:“银桥,你今年二十几啦?” “21 岁。”我回答道。

“小韩,你今年 19 了,对不对?”毛泽东又问小韩。“对,19 岁了。”小韩答道。

毛泽东忽然一笑:“那很好么,你们应该互相多帮助。” 我的脸立刻红了。我相信,小韩的脸一定也红了。

第二天,我陪毛泽东散步时,他悄悄问我:“你们谈得怎么样啊?” 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窘得光是笑。 “不要封建哟,你们谈我是赞成的。”毛泽东拉住我的手,鼓励地拍拍

我膀子。

我又何尝不着急呢?西柏坡男同志多,女同志少,少数女同志自然就成了众多男同志竞相瞄准的目标。我知道有不少男同志托江青向小韩捎过话, 而我却不好意思说,也不好意思托人⋯⋯

终于,毛泽东帮我找到了一次“突破”的机会。

正当此时,家乡来信说,父母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我拿了信去找毛泽东:“主席,你看这事怎么办?”

毛泽东看完信,反问道:“你说怎么办?” 我低头说不出来。

毛泽东哈哈笑出声:“银桥啊,你就是太老实。你就不会去问问小韩? 她比你文化高,你正好借口要她帮你写回信么!”

我心里顿时一亮。毛泽东不但善于办大事,就是谈恋爱也比我有办法啊。“小韩,你看看这封信。”我找到韩桂馨,小心观察她看信的神色,试

探着问:“你看怎么办?如果,如果⋯⋯不合适就推掉吧?” “那就,那就推掉呗⋯⋯”她越说越气短,脸孔也越红。

我的胆子便大起来,盯紧她问:“你代我写封回信吧?你文化程度比我高,主席说互相帮助,是吧?”

她低着头,嘟囔着:“你可真聪明⋯⋯你也真够傻的。那么多人找我, 我都没答应,就等⋯⋯我就,就答应⋯⋯”

我长长舒口气,笑了,说:“要不然我还要傻呢,是主席教了我这个聪明办法,是他让我请你写回信。”

“哼,主席就喜欢你,叫别人都是叫警卫,就叫你叫银桥。”韩桂馨说着,声音忽然低下来:“现在女同志少,将来进城了,女同志多,你,你可不能变心。”

我说:“怎么可能呢?毛主席不答应,我自己也不答应呀。好歹我是你的领导,我要是变心还像个当领导的吗?怎么教育别人呀。”

韩桂馨轻轻说道:“那你就领导我一辈子吧,我都听你的⋯⋯”

回到毛泽东身边,我把经过原原本本他说了一遍。毛泽东像办成一件喜事那么高兴,把我的手一拉:“走,银桥,散步去!”

毛泽东拉着我的手走到室外,另一只手抚摸我的胳膊,轻声说:“谈下去,银桥,继续谈下去。你们都在我身边工作,又都是安平县老乡,走到一起来了。要说缘分,这就叫缘分。”

1948 年 12 月 10 日,我和韩桂馨写了申请结婚的报告。没两天,中央办公处和各位领导在报告上写满了批示,都表示赞成或庆贺。不过限于当时的环境条件,我们没有举行什么结婚仪式。

1949 年初进城后,毛泽东住在北京西郊的香山。他忙中抽空,对我说: “过去条件不行,现在有些条件了,你们选个日子,把仪式补了。”

我说:“现在多紧张呀,要建立新中国了,仪式就免了吧。” 毛泽东说:“该补该补,一定要意思意思。”

于是,我们便选定这一年的“五四”青年节举行仪式。毛泽东听说了, 频频点头:“好,这个日子选得有意义。”

可惜,那天毛泽东连续开会,接见民主人士,未能喝我们的喜酒,但是吃了我们送去的喜糖。如今,我们的孩子都有了孩子。但我们永远忘不了他老人家对我们的关怀和恩情。

(节录自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河北人民

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0 107 页。作者曾任毛泽东的卫士、卫士长、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副局长、公安部干部局副局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