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军事哲学课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是 1936 年 1 月在原工农红军学校的基础上,于瓦窑堡七里湾成立的,校长林彪、政治委员毛泽东(兼)。开始只设第一科(训练师团干部);7 月 3 日迁至保安县城,成立第二科(训练营连干部);第三科(训练排班干部)驻甘肃环县本钵寺。10 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二、四方面军军事学校同红大合编。合编后林彪任校长兼政委,刘伯承任副校长。

红大的教员,主要是党中央领导同志及军委领导机关的同志兼任,毛主席给我们讲授哲学和军事。他来讲课,总穿一身灰军装,乌黑浓密的头发显得有些长,也有点乱,大概是因为工作太忙顾不上理。他宽大的前额好像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道地的湖南湘潭话,语言特别生动,通俗他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阐述得很深透,很容易听懂,

给我的印象最深。

毛主席在几次讲课中,系统地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 有力地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者在军事上的错误,深刻地论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从根本上揭示了战争的起源和本质;指出了共产党人对待战争的态度和消灭战争的途径:阐明了把握战争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对战争规律的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论述了战争的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指明了战争与政治、战争与革命的相互关系;论证了战争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辩证法;阐述了战争的全局和局部的辩证统一;指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特征,总结了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听了毛主席的讲演,我受到了非常深刻的教育。我们过去在战争中经历的一些问题,在毛主席的讲演中都得到进一步的解答和提高。联系红二十五军作战的经验以及个人感受,我对以下几点印象特别深刻。

  1. 战争的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毛主席在阐述战争规律的运用时,提出了“战争指导规律”这一科学概念。他说:“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不懂得它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战争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指导战争,就不能打胜仗。”这就是说,战争规律是战争指导规律的客观基础,战争指导规律是战争规律的具体应用。

如何把握战争指导规律呢?毛主席说:“我们不能要求事实上的常胜将军,这是从古以来就很少的。我们要求在战争过程中一般地打胜仗的勇敢而明智的将军——智勇双全的将军。要达到智勇双全这一点,有一种方法是要学习的,学习的时候要用这种方法,使用的时候也要用这种方法。什么方法呢?那就是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这就是把握战争指导规律的根本方法,它反映了战争指导的全过程。第一阶段是“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规律”, 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也就是认识战争规律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就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行动,也就是应用战争规律指导战争行动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不断反复,使人们对战争规律的认识和应用不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以求在战争中多打胜仗。

毛主席反复强调,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克敌制胜的关键。他指出:“为什么主观上会犯错误呢?就是因为战争或战斗的部署和指挥不适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主观的指导和客观的实在情况不相符合,不对头,或者叫做没有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红二十五军的全部作战经历也都说明毛主席这一论断的正确。凡是我们取得的胜利,无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我们所遭受的挫折,也无不是由于对客观情况没有弄准,主观处理不符合客观实际。

  1. “围剿”和反“围剿”的长期反复

毛主席说:“敌人的‘围剿’和红军的反‘围剿’互相采用进攻和防御这两种战斗的形式,这是和古今中外的战争没有两样的。然而中国内战的特点,则在二者长期的反复。”要打破敌人不断的“围剿”,必须正确处理进攻和防御、消灭敌人和夺取或保守土地的关系,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

战斗的速决战,不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最后胜利创造条件。当时的“左” 倾机会主义者不懂得中国内战的持久性,看不出中国内战发展中“围剿”又“围剿”、打破又打破这种长期反复的规律,在红军还处于幼年的时代,就命令弱小的红军与强大的敌人打硬仗、拼消耗,命令全国举行武装起义,妄图使全国革命指日成功,结果给中国革命造成很大的损失。张国焘在鄂豫皖边区不顾敌强我弱的情况,说国民党军队已成“偏师”,目前不是冲破敌人的“围剿”,而是根本消灭“围剿”,继续推行“不停顿进攻”的错误方针, 结果是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撤离鄂豫皖根据地。

红二十五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说明,必须充分认识“围剿”和反“围剿”、进攻和防御的长期反复,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战胜敌人。

  1. 全局和局部的辩证统一

毛主席指出:“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战争的全局,从横的方面讲,它由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组成;从纵的方面讲,它包括战争的整个过程,各个阶段。战争的局部,是战争全局的一部分,一方面或一阶段;而战争的全局则是战争局部的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战争中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可以是中央和各战略区的关系;可以是战略、战役、战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以是战争的全过程与战争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它不仅是战争指导者所应关注和掌握的问题,也是战役指挥员和战术指挥员所应了解的事情。因为虽然是下级指挥员,但也只有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本单位的问题,为争取全局的胜利作出贡献。

  1. 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觉的能动性

毛主席说:“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 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这里他用舞台和导演的形象化的比喻,生动阐明了客观物质条件和自觉的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只有在掌握战争规律和认讽物质条件的基础之上,才能充分发挥自觉的能动性,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节录自《刘震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87—95 页。作者当时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政委,为红大学员;1955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