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境中示生路

我们这支蒋介石最不称心的部队,经过国民党嫡系部队及特务多年的吞并、分化和迫害,已经大大削弱。蒋介石仍不甘心,1943 年秋天,在他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宣告破产不久,又把屠刀对准了三十八军。

1943 年 10 月中旬,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下令,将第三十八军调离郑、

广前线,移驻偃师、巩县地区集结整训。三十八军周围,都是汤恩伯的部队, 形成对我军的包围态势。

部队接到命令,撤离前线之前,赵寿山军长曾于 10 月 19 日致电毛泽东主席请示:“近日来此间周围特务突增,各方造谣,我仍持镇静处事。忽奉命将我部集结偃师、登封间整训,由八十五军李楚瀛部接防,并限于本月月底接交完毕。估计到该地区后三面环敌,尔后行动益险。应如何处理,请指示。”毛主席于 10 月 20 日复电说:“皓(十九日)电悉。宜遵命调防,谨慎应付环境。”

赵寿山同志在同前方工委的同志周密地商定各种应变计划以后,即于 12

月 25 日离开部队前往重庆。1944 年 1 月 2 日,工委范明曾将同赵寿山军长商谈决定的九项对策打电报向毛主席报告:

勤(赵寿山代号)兄赴渝前,曾与弟商决今后对策九项,兹略述如下:

子、勤离部切急办理者:(一)反对惊恐失措、悲观失望情绪,提高沉着、乐观、埋头苦干、似若无事精神。(二)健全本身,健全业政关系,减少任何来往及会面。(三)对于造谣中伤之消息,不可道听途说,庸人自扰,并尽量解释之。(四)加强反特反好工作。(五〕反对任何幼稚行动与左倾作风,以争取勤能安全返部。

丑、如勤在渝未归前,渝方以思想栽(问)题为借口,大批开名单要干部:(一)动员与孙(指孙蔚如)有关人士动以利害,说通硬顶。

(二)利用各色各样社会关系及方法尽量拖延。(三)先撤退名单中最红的分子,侍相机逐渐完全撤退之。(四)尽量缩小组织,进一步埋伏之。

寅、如果勤要留在渝并大批更动人事时:(一)动员孙、孔(孔从周)、申(申及智,时任第十七师师长)等硬顶,要勤归部。(二)一致要孙、孔、申等尽量拒绝人事更动。(三)争取下级兵权,放弃较高官位。(四)以名利拉拢新来分子,争取时间。(五)忍辱负重,争取勤归。

卯、如果勤在渝供职,并发表孙兼或孔、申兼,陈硕儒(现任四集团参谋长职)调(任)等:(一)如孙兼,则拥孙靠申拉孔;如孔升, 则靠申和孔;如陈调,则靠申拉孔和陈。(二)极力活动调勤返部任副总司令。(三)继续执行逐渐撤退办法。(四)表面上忠实服从,以免给勤疑惑。

辰、如勤留渝较久,中途敌占洛阳,小部转入敌后:(一)敌大我小,保存力量。(二)敌小我大,集中力量歼击之,以争取早日返部。

(三)坚持嵩山游击战争,逐渐向西发展。

己、勤留渝期间,如国共发生大忿:(一)全国未动我不动,内部则持镇静。(二)全国虽乱,但国民党力量尚能统治勤部时,则按兵不动,不表示态度,争取勤归,然后再行对策。(三)全国已乱,国民党大势已去,但勤不能回部时,则随机应变,不打红旗,不当土匪,不给勤怀疑,并保持勤的光荣历史和传统。

午、如调勤为本部副司令,遗缺以本部人员升充之,则表示欢迎, 以争取勤能安全返部。

未、如调勤为副总司令或留渝不返,但以外来人任军长时,则拥孙拉孔拉申硬顶,如无效时,则保全下级,放弃上级。

申、如分割建制时,先拥孙硬顶;无效时,则团结内部,忍辱硬拖。以上意见对策,基本精神安全以勤之安全为第一。此间组织曾一再

向勤保证,宁可以放弃部队生存,亦决不会下井投石,致危他之安全。其所以如此,并非此间组织无能行动,实因为内外引起(关系)、我党政策、地区环境以及勤无决心等条件所构成,与其皆勤无补于党策,不如给勤以全信。此信若立,可为我党争取更多更大中间人士及力量。正确与否,尚祈明白指示,以便遵循。

1944 年 1 月 6 日,毛主席复电说:“冬(二日)电悉,所见甚是。”以后党组织领导我们针对反动派所作的反分化反吞并斗争,大体是按照这些对策进行的。

这年一月,赵寿山军长在重庆受训尚未结束,蒋介石就公布命令,任命其嫡系将领张耀明为第三十八军军长。赵军长于二月间学习结束时,蒋介石亲自“召见”并任命他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调往抗日大后方甘肃省武威赴职。孙蔚如先生曾向重庆方面提出自己到武威去,由赵寿山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也被蒋介石拒绝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同意赵寿山同志去武威就职,并从延安派了保健医生,从三十八军选派十余名党员干部随去工作, 并负责他的安全。

1944 年 2 月 2 日,毛主席致电党工委范明:张耀明何人,估计张来后对赵寿山部将取何种态度,你们准备如何对待之?望告。2 月 6 日,范明电复毛主席:“此间根据实际情况,对勤(赵寿山)离张来问题对策如下:(一) 发动勤部重要干部向孙(蔚如)献书,一面申明重庆此种措施之阴谋性,一面表示今后部队生存及干部安全与存在等均惟以孙是赖,并动员与孙有关人士,说孙以大义、明以利害,争取孙对勤部人事掩护与支持,孙近召集勤部中级干部,公开号召各种干部必须继续奋斗,加倍努力,加强团结,争取张耀明,并表示孙、勤在精神上绝不分家。今后所有勤部干部,若被调动,一律调动到部队用,不准任意脱离。(二)通知各部同志,说明勤兄离部对组织有影响与损失,但不能认为勤兄垮,可就等于党的垮台,勤的离开,就等于党的取消。并号召沉着勇敢,忍辱负重,保持岗位,争取时间,坚持到底。反对悲观失望,动摇逃跑,把勤和组织看成一体的右倾机会主义和蠢蠢欲动的左倾机会主义。(三)健全组织,以彻底执行隐蔽精干政策为原则。一面撤退红的分子,一面使组织更形秘密化、据点化,并进而加强斗争与工作。

(四)以抗战目的、事业野心、不满重庆及陕人的关系为基础,坚决与张耀明成立统一战线,估计成功可能性甚大。(五)在勤兄同意(下)再选择有军校学籍、未公开、不红的优秀同志,随勤去第三集团军,建立组织井开展工作。”

2 月 8 日,毛主席复电:“(一)各项对策尚妥,可试为之。(二)至必要时,请考虑将大红干部送陕北学习保存。”

赵寿山 2 月 9 日由重庆回到西安,张耀明在 7 日已先到了芝田镇抢任军长职务了。下车伊始,他就大喊大叫,扬言三十八军有共产党,为搞垮这个部队制造舆论,企图彻底清除中共地下组织和进步力量。他的态度蛮横,盛气凌人。到任没几天,他就在芝田镇军直单位大会上,歇斯底里地狂叫:“我

知道三十八军有共产党,谁是共产党我也知道。要在一周内自首、告密。自首、告密有奖;过期就不客气了!”接着,他又在集合全体指战员讲话时, 采取高压手段,声色俱厉,一开 口就说:我知道你们这个部队是能打仗的, 抗日是有功的。但是,为什么得不到中央补充呢?你们想过没有?老实说, 就是因为有共产党。他毫不隐讳地说,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清党”。你们谁是共产党谁就举手。我要在部队内开展自首和告密运动。你们不要怕,要大胆告发。

正当张耀明在部队里造成极度混乱的时候,党中央、毛主席亲自派周仲英、张西鼎两同志前来河南省洛宁县,传达党中央的指示,并对各方面做工作。他们从延安动身以前,毛主席对他们说:你们这个任务很光荣又很艰巨。三十八军这个部队早就在中央直接领导下,那里早就有党的组织。三十八军在形式上虽是国民党的编制,但实质上军内党组织一直是按照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改造、建设部队的。广大指战员同日、蒋进行艰苦的斗争。赵寿山是国民党爱国将领,他几次要求入党,我们一直把他当成自己人看待。这个军在抗日前线打过许多胜仗,又同国民党顽固派作过斗争,你们去后要肯定他们的功绩,要和他们真诚地一起工作。你们的主要任务是:第一,大力提高部队的思想水平;第二,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团结大多数官兵;第三, 帮助他们学会依靠人民群众打游击战和运动战;第四,要发展生产。总而言之,搞好思想教育,健全领导,团结部队,坚持敌后抗战。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彭真同志,关于如何注意统战政策,使部队站稳脚跟等重要问题,也对他们作过指示。

两位同志到达后,周仲英同志首先传达了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对十七路军的关心。毛主席指出,西北军这支部队,早在西安事变之前,就和我党有密切往来,是坚决拥护井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8 年来,坚决对日作战, 也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部队中许多人是热爱共产党或和共产党诚恳合作的。所以,这支部队已根本不同于一般的国民党部队,它是一支反蒋、抗日的进步武装。周仲英同志还说,毛主席派我们来,就是要看望在抗日前线的战友。党中央、毛主席对十七路军如此高度的评价,使我十分感动,也更坚定了对顽固派斗争的信念。自己下定决心,不论发生任何情况,都要坚决跟着共产党走到底。

他还传达了党中央对抗战形势的分析。指出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已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妥协倒迟的势力还存在,危险也还是有的,在部队中还要不断地加强教育,坚持团结,把抗战进行到底,反对妥协投降。蒋介石决不会改变他分化、瓦解、吞并杂牌部队的政策,西北军内部必须加强团结,才能进行强有力的反分化、反控制的斗争。既要注意保存力量,不要被蒋介石吃掉;又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除非迫不得己,还是要维持团结抗战的局面。党中央的指示,使我进一步看清了形势,领会了坚持团结斗争的根本策略思想。

周、张两位同志驻洛宁县上戈镇期间,还对党内外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 对统一思想、稳定部队情绪起了很大作用,党内外的斗争信心都有了很大提高。周、张到部队十余天后,我听说张耀明扬言要抓“奸细”。我想,张耀明即使知道来了人,也不可能知道他们的身份,多半是虚张声势。但他们是党中央、毛主席派来的代表,关系重大,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所以就请李慕愚同志把这个消息告诉周仲英同志。使他们预作防备。

几天后,周、张两位同志向我告别,我就要李幕愚派人保护他们离开部队。先送他们到陕县南山尤继贤处,命尤务必确保安全,把他们送到八路军豫西军分区。

(选摘自《孔从洲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290—315 页。作者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独立第四十

六旅旅长,1946 年 5 月率部起义 6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