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包围徐州的重要一仗

攻取宿县,由南翼截断徐蚌线,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中,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的重要一仗,是中野三纵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1948 年 10 月 11 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 10

月 22 日,毛主席两次电示中野:“为了保障我华野全军在淮海战役中完全胜利,请你们准备着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举行徐州、蚌埠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埠。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并提出:这一行动“对于保证淮海战役取得大胜,将有极大作用”。当时正在指挥部队攻击郑州的陈毅司令员、邓小平政委于 10 月 22 日复电军委,“于二十五日开始东进,出商丘,或直

出徐、蚌、钳制孙、刘,协同华野作战”。中野一、三、四纵队,于 10 月

27 日由郑州地区沿陇海路及其南侧东进。 11 月 5 日,进至永城西北会亭、白庙及毫县以东地区。正在豫西的刘伯承司令员、邓于诙副政委、李达参谋长于 11 月 3 日建议:“蒋军重兵守徐州,其补给线只一律浦路,怕我截断,

故令孙元良兵团到宿县(今 3 日已全到),邱清泉、刘汝明两敌亦有如陈、邓所料之趋势。只要不是重大不利之变化,陈邓主力似应力求首先截断徐、宿间铁路,造成隔断孙兵团,会攻徐州之形势,亦即从我军会战重点之西南要线斩断敌人中枢方法,收效极大。盖如此,则不仅孙兵团可能北援,便于我在运动中给以歼击,即邱兵团亦可能被迫南顾,减轻其东援之压力,对整个战役帮助较大。请陈、邓切实考虑,机断行事。”中央军委、毛主席于 11 月 9 日,10 日电告陈、邓,提出:“徐州敌有总退却模样,你们按照敌要总退却的估计,迅速部署截断敌退路,以利围歼是正确的。”“你们务须不顾一切,集中四个纵队全力攻取宿县,歼灭孙元良等部,切断徐蚌路。⋯⋯至要至盼。”“你们应集全力(包括三、广两纵)攻取宿县,歼灭孙元良,控制徐蚌段,断敌退路,愈快愈好,至要至盼。”11 月 10 日刘司令员来淮海前线与陈司令员、邓政委会合后,他们着重研究了从速攻取宿县截断徐蚌和如何对付黄维兵团的问题。

当日野司下达徐蚌线作战命令:中野四纵队、华野三纵队、两广纵队, 沿津浦线宿县、徐州段向东向北攻击,钳制邱清泉、李弥兵团东援;以我三纵队和九纵队一部攻取宿县城;九纵队主力及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沿津浦线固镇蚌埠段向南推进,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北援;一纵队位宿县西北为预备队。11 月 11 日晚,野司在临涣集文昌宫召集各纵队领导同志的会议,邓政委指出:此次中原野战军四个纵队从正面扑向津浦线,夺取宿县,控制徐州、蚌埠段,对直接配合华野歼灭黄伯韬兵团,对防止徐州敌重兵集团南逃, 特别是对阻止由平汉线确山东进急援徐州之敌黄维兵团,都有重大意义,我们占领了宿县城,控制了徐蚌两侧广大地区,就有了战场,就可以腾出手来, 对付黄维兵团。最后邓政委指出:淮海战役关系到中国革命的进程,必须全力以赴,不惜任何代价,坚决大胆地去夺取战役的胜利。我们三纵队在西二铺以西连夜召集各旅领导同志开会,传达了首长指示和野司部署,认真讨论了作战方案。

部队接受任务后,在行进中进行战斗动员和各项战前准备工作。陈毅司令员打电话指示,部队行动越快越好,这一仗关系重大,只准打赢,不准失败。部队在大雨滂沦中昼夜兼程,直扑宿县。全体指战员都意识到,我们正处在与蒋介石最大的战略集团进行决战,必须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去夺取胜利。

宿县城有高厚的城墙,坚固的工事,环城有宽约三丈、水深没顶的护城河,易守难攻。该城四关,特别是东关,日寇修筑的兵营,方圆占地三里,

称“小东京”,连接火车站,构成宿具的外围据点。城墙已经改造,筑有多层暗堡。城内街道筑有路障、地堡等工事,与各驻守要点配套,构成若干能独立作战并能以火力相互支援的支撑点。敌人用十多辆装甲车,配置在各要点和主要通道上,既可掩护步兵冲击,也可固守要点,阻我前进。守备之敌共 1.3 万余人,建制庞杂,难于协同,但成员受反动教育影响较深,必将固守。

各旅按纵队部署,急速向宿县地区开进。

14 日晚,七、八两旅由城东发起进攻,在炮火支援下,以迅雷之势突破

东关敌人防御。各夺关部队密切协同,于 14 日 4 时在关厢西端会合。至此我全部攻占四关,宿县守敌陷入严密包围之中。

11 月 15 日 17 时,总攻开始。为迷惑敌人,担任南、北两关佯攻的部队,

提前 15 分钟开始行动。接着,东、西关攻击部队开始了半个小时的火力准备, 一条条火龙准确地射向目标,打得城墙、城门砖石横飞,地动城摇,敌军阵地上一片浓烟火海。到 16 日晨 3 时,全歼宿具守敌,战斗胜利结束。除毙伤

外,计俘敌津浦路护路中将副司令兼宿县最高指挥官张绩武以下官兵 1 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

中央军委、毛主席对攻克宿县,截断徐蚌,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在战役发起前,我们已估计到可能消灭敌人十八个师。但对隔断徐蚌,使敌完全孤立这一点,那时我们尚不敢作这种估计,这种形势的造成,主观上是因为我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会合并攻占宿县,客观上是敌人只有某种程度的防御能力(对于这一点决不可轻视),很少有攻击力(对于这一点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攻占宿县、截断徐蚌,斩断了蒋介石大本营与其徐州集团的联系,摧毁了敌陆上唯一的补给线,吸引了徐州之敌南顾,减轻了东援的压力,有力地配合了华野主力围歼黄伯韬兵团的作战;使麇集徐州的刘峙集团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形成我军又一次“关门打狗”的有利态势,既可防止徐州敌之南逃,又可构成宽厚正面,抗击蚌埠之敌北援,不仅可粉碎敌“南北对进,打通徐蚌”的企图,而且形成了淮海决战的格局,使敌首尾不能相顾,为尔后我各个歼敌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战役态势;我控制了以宿县为中心徐蚌两侧广大地区,也为战役第二阶段聚歼远道而来、孤军深入的黄维兵团,准备了广阔的战场。

(摘自陈锡联:《截断徐蚌线会战双堆集》,见《淮海战役》第 2 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05 一

112 页。作者当时任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