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宝库的奠基石

中国共产党在 1924—1927 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和当时还在革命中的

国民党合作创建革命的军队的。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建完全的人民的军队, 开始于 1927 年 8 月 1 日的南昌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工农对于蒋介石、汪精卫领导国民党叛变革命所给的答复。但是,使这个起义终于获得结果,并成为人民革命胜利的最初出发点的,乃是毛主席领导工农武装向井冈山的进军。南昌起义后所保存的一小部分军事力量,是在和毛主席所直接领导的武装及根据地汇合以后,才得发挥其在长期革命中的作用的。

中国人民军队的创造,完全归功于毛主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思想和战略思想。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将采取何种形式?有人仍然追求以大城市暴动取得全国革命胜利,有人仍然幻想是北伐形式的再现。如果大都市暴动的胜利方式不可能和北伐形式不能再来的话,则井冈山的红旗打得久吗?井冈山斗争的归宿是什么呢?这是当时有些人的疑问。毛主席根据国内外革命经验和新的条件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和建立农村根据地向全国作波浪式推进的方针。有的同志最盼望所谓“天天扩大”和很快的夺取大城市,怕谈长期的艰苦奋斗。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条件之下,纵使不想长期奋斗,事实上长期奋斗仍继续存在下去。为了进行长期战争,必须选择根据地作为斗争的依托。在选择根据地时,毛主席每每着重当地受盲动主义影响较小,党与群众的基础保留尚多,而地势又很好,以及高大城市较远而统治阶级力量较薄弱的地方,而且毛主席还亲自带队作巡回式的选择。毛主席第一次选定井冈山作为根据地,以后又选定赣西南 9 个县区作为第二个根据地。以后又汇合闽、赣、粤三省边区建立中央红军根据地,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由地方范围提到全国的规模,以后转到陕北,坚持陕北根据地作为反日、反投降斗争的基点。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毛主席坚持在陕北领导全国的斗争,直到打败敌军才东渡黄河。这里我们看出毛主席一贯的重视根据地,坚持根据地斗争的顽强性。中国革命的过程指出中国革命战争形式既不可能是大城市首先暴动的方式,也下可能是北伐形式的重复,而是采取农村根据地斗争的波浪式推进的方式,使中国革命在长期斗争中取得胜利。根据地的斗争思想,成为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毛主席认为是根据下述条件而产生的:第一,中国是被各帝国主义侵略与分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第二,中国各派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之下,内部个统一,存在着长期混战;第三,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几种经济并立,并未形成支配全国的经济中心,许多地区经济」二保存自给自足状态,使根据地斗争在经济上的坚持虽然十分困苦但成为可能;第四,中同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大国;第五,中国战争的长期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毛主席更经常着重他说明党的领导正确这个主观条件的极大重要性。根据地斗争思想是根据上述特点而产生的中国所特有的战略思想,其主要内容在于先建立各种小块大块农村根据地,通过正确的土改政策与广大工农群众取得密切联系;在于使各项政策取得大小规模的试验;在于让军事上作各种准备与进行长期的锻炼;在于在组织问题上、干部问题上能作各种准备;在于向全国人民发出革命的号召,动员和鼓舞他们进行革命斗争,逐步壮大革命力量, 争取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在于使党取得经验以增强党的主观掌握能力,以便能顺利地应付和领导全国的大小事变,我党有了如上所述的毛泽东式的科学的根据地指导思想,因而打破重重困难,带领中国革命到最后胜利之路。教条主义者看不起中国的历史,不研究中国的历史,切断中国历史,或者落在

中国历史的泥坑中爬不起来。教条主义者也即“左”倾冒险主义者,看不起农村,更不承认农村可以作为中国大革命胜利的起点;他们听见毛主席建立农村根据地的主张,如下称之为保守主义,便称之为是落后的农民意识的反映。但事实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毛主席很早就提出根据地思想的战略意义的伟大。

讲到组织军队与建设军队,毛主席坚持党对于军队的政治领导,坚持党的支部设在连队,提出“一切工作经过支部的口号,指出南昌起义部队下建设连的党的支部,而把支部放在回,是一个大的错误,以致使党不能深入群众去掌握军队。毛主席主张在部队中任何角落贯彻党的领导,反对在部队中划出不接受党的领导的除外部分;坚持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的阶级的政治的界限,坚持革命的政治领导与政治工作制度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教育与说服广大指战员,如果没有党的领导与政治工作,人民军队必不能巩固,不能提高其战斗力。毛主席主张在军队中建立为巩固军队纪律与战斗力并加强官兵团结的民主制度,宣布官兵平等,废除打骂,废除枪毙逃兵以及用鱼水关系血肉联系等比喻来强调军民合作。毛主席主张建设一支有政治工作能力、有群众工作能力、有纪律、有文化、又有战斗力的新式的人民军队,这样的军队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是初步实现了,而已是通过毛主席本人亲身研究、检查和帮助连队工作,以这样的深入而艰苦的政治工作去奠定基础的。讲到中国人民军队的作用及其作风问题,毛主席提出部队是党的政策的

宣传者与组织者。部队的军书斗争应善于与人民群众的斗争相结合;只有使用部队去参加上地革命,去参加工农运动,才能使部队壮大,才能使部队质量提高,才能使部队与人民密切结合、而休戚相关。毛主席指出:任何企图使部队离开群众运动,提出单纯军事观点,认为部队除打仗外下应做别的事的主张,这是极其错误的军事主张,信它的话必使红军陷于孤立无援而失败。毛主席提倡一种群众工作作风。组织部队指战员参加群众工作,参加一个乡一个村的群众工作,对一个乡一个区一个具的地方政治、经济状况进行具体调查,以获得必具的社会知识,作为教育部队、决定部队行动的帮助。这样一来,中国人民军队隶属在毛主席领导之下,不仅是一支武装的军队,而且是一支政治宣传的军队。

讲到战略战术问题:毛主席主张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要根据我军当时的敌我情况作具体分析,来进行新的建设与新的创造“毛主席痛恨凭主观办事、发空洞议论而不具体分析情况的作风,屡屡嘲笑书生用兵必败无疑。毛主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原则,面对中国革命的军事实际,进行了伟大的思想创造,解决了以弱小的红军而能战胜强大敌人的最困难的革命课题。我们回忆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主席提出十六字诀,提出分兵发动群众, 集中对付敌人;提出游击战争应采取波浪式推进的政策;提出红军战略应分别统治阶级内部破裂时期与其内部相对稳定时期而有所不同,反对分兵冒进,反对被动保守;提出主动影响时局,主动调动敌人,以及在不利情况下避免与强大敌人作战,同时又主张制造和抓住敌人的弱点,于敌人以汗灭的打击,从而建立了保持我军有生力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从不断战牛中改变敌我力量对比的歼灭战思想。毛主席主张选择地形,布置战场、利用我方手中掌握的地利条件,配合其他有利条件,以达到以我们的劣势去歼灭优势的敌人。把人民军队的各种条件和力量充分利用,充分发挥,而避开敌人的长处,善于打击和利用敌人的弱点,是毛主席的革命战略的精髓。这些有系

统的科学的战略、战术的主张,在井冈山时期即能够正确的提出,当然是为一般军事家所梦想不到的。一般军事家只能就军事言军事,除军事外看不到别的东西。毛主席一开始抓军事问题,就首先作为是政治问题,是社会问题, 是人民革命问题,加以具体的理论的考察,这样就透入本质,而能进行军事思想的创造。一般军事家对进攻问题永远只是进攻问题,看不见其中包括别的因素;对防御问题永远只是防御问题,同样看不见其中包括别的因素。而进攻与防御这两个战争的基本方式,落在毛主席手上,便发现新的内容与新的角度。例如退却可以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相一致的完全的败退形式,又可以表现为形式与内容从矛盾到统一的以退为进的胜利的进攻形式。

前者是一般战争规律,为一般军事家所熟悉;后者是一种特殊的战争规律,超出通常范围,是一般军事家所不能了解的。又如一般军事家谈战略、战术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其中能背诵几页战史便算高人一筹。毛主席谈战略、战术是如何使中国人民军队能够打胜强大敌人,这是有具体内容的,连血带肉的,与长期战争相联系的战略战术,这样便自然而然地从解决新的问题中,提供新的经验和创造新的原则。毛主席的军事学说说明了中国革命的特殊军事规律,是以井冈山斗争为起点。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战略战术的指导原则,为尔后 20 多年的军事斗争打下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概括能力,可以前知,可以预见事变,于此又得到证明。

毛主席在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上,也创造出保持军队主力与挽救危局的典型的例于。湘赣边区的井冈山斗争,在 1928 年 8 月以前是一个胜利的发展局

面,由于 8 月红军主力向湘南冒进,以致遭受失败。这是一部分同志违背毛主席的坚持井冈山根据地以应付敌人“围剿”的指示,毫无准备地向湘南冒进的错误所造成的。毛主席于红军主力南进后,率一部红军坚侍了根据地斗争,打破了敌人夺取井冈山根据地的企图;同时又获悉南进部队受挫,遭受极大困难,乃决计亲率一营兵力迂回往湘南寻找主力,终于与进军湘南的主力汇合于桂东县城近郊。南进部队于失利情况下,得到毛主席率队亲来汇合, 其兴奋与感动的情绪是难以言词形容的。毛主席于两部汇合后,亲自主持行军宿营及检查部队的给养状况,并注意当地农民斗争的指导。这样,使主力部队得到保全,而湘赣边区的井冈山斗争局势也从八月失败中挽救过来。从一个极小的局势经过毛主席的领导把局面扩大,可是中间遇着障碍,由于部分同志的错误又把一个扩大的局势弄坏,又要由毛主席以极大的坚忍与明智,把这一弄坏的局势根本挽救过来。这就是毛主席在井冈山斗争中所创造的又一领导范例。毛主席不仅是在一般的情况下与干部、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而且是在极艰苦的情况下与干部、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从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的屡次考验中,领袖与统帅的卓越领导能力不能不被发现,不能不取得党与人民的深切爱戴。

讲到根据地的坚持与反“围剿”的战略转移问题,毛主席在领导从井冈山向赣南进军的行动决定上,更创造了极为卓越的领导范例。1928 年冬敌方进行“围剿”井冈山的更大规模的部署。为了打破“围剿”,毛主席亲自主持会议讨论反“围剿”的方针问题,先后下下数十次会议作了反复而详尽的讨论。例如分析了反“围剿”的胜利可能性及其失败的可能性:分析了反“围剿”的有利条件及其不利的条件;分析了主力在井冈山就地退敌与向敌区进军调动敌人以保持根据地的各种可能;提出了各种进军路线,各种反对敌人阻击的计划。毛主席对留守井冈山的部队作了动员和部署。毛主席解决保持

老根据地和发展新根据地问题。光全表现出他对党与人民的利益极其负责的态度,除对主要的战略问题紧紧掌握外,同时不放松每一细节的考察。这样的严密部署与精细打算,故能领导全军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其结果是进军赣西南,扩大和创造了新根据地,而留守井冈山老根据地的党与部队经过反“围剿”后仍能坚持下去,成为尔后湘赣边区大根据地的基础。

(节录自陈毅:《学习毛泽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作风——为纪念“八一”建军节二十四周年而作》,见《星火燎原》选编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33

—42 页;作者 1955 年被授予元帅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