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地杀向平原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开到敌后开展游击战,是在毛泽东游击战思想指导下作出的战略性决策。 1937 年 8 月,在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之际,党中央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决定我军实行战略转变。8 月 22 日至 25 日召开的党的洛川会议,决定在新的形势下,为了坚持持久作战,发展革命力量,必须把过去的正规军和运动战转变为游击军和游击战。规定我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创造根据地, 包括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并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但着重于山地。8 月底 9 月初,八路军由陕北出发,东渡黄河挺进山西抗日前线,到华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一面寻机歼敌,一面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出师之初, 党内一些同志在游击战与运动战的关系问题上认识不足,想集中兵力打一些大仗、硬仗。国民党当局也要求八路军打正规战。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于9 月 17 日致电八路军总部和各师主要负责人,明确指出:“红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21 日,毛泽东又发出《关于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原则》的指示,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 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25 日,毛泽东在给周恩来并转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的电报中又指出:“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力唯一方向”,“要告诉全党,今后没有别的工作,唯一的就是游击战争(要发动党内外)”。毛泽东和党中央的上述战略方针原则为出师敌后抗日的八路军的军事行动指明了方向。

9 月底,八路军一二九师继一一五师、一二○师之后,出师抗日。这时, 华北的日寇在占领北平、天津以后,正以重兵沿平汉、津浦、正大、平绥诸铁路大举进犯,国民党在华北的军政人员弃城溃逃,保定、石家庄、邯郸等城市相继陷落,华北地区一片混乱。一二九师根据党中央的战略方针,积极以游击战配合友军作战。我们 10 月初渡过黄河后即分兵两路袭击进犯太原的

日军,10 月 19 日夜袭击阳明堡飞机场,烧毁日军飞机 24 架,接着又在正太路南侧晋东南地区的七亘村、神头、响堂铺、长乐村、黄崖底等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前后又歼敌数千人。这是我军出师后取得的对日作战的重大胜利。这些胜利,证明了党的游击战方针的正确,打破了部队中某些人不相信游击战能有力打击日军的错误观念,鼓舞了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的胜利信心。

把游击战由山地推向平原是在上海、太原失守后,在创建和扩展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逐步展开的。 1937 年 11 月初,日寇占领上海、太原后,在华北一面分兵控制已占城市和交通干线,一面沿津浦路向东进犯。从此,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即告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一二九师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在八路军总部直接领导下,展开了开创根据地的工作。11 月中旬,师主力分别在同蒲路东侧、正大路南侧展开,各团以营连为单位,

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同时,抽调一批干部和连队,组成武装工作团, 由宋任穷、王新亭和我等几个主要干部率领,分别到沁县、长治、晋城、武乡、磁具等地,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扩大部队。在地下党的积极配合下, 游击队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了。这时主要的工作还是在山区,因为山区对开展游击战有许多有利条件,但山区贫穷,人口稀少,给养和兵员部有困难。为了扩大队伍,坚持抗日战争,必须把根据地扩展到平原去。当时太行山下的冀南平原,国民党军队撤退后,日伪军占领了大部县城,且各地土匪、失散军人等,打着各种旗号拉队伍、霸地盘、欺压百姓,一时匪迹遍野,“司令”如毛。我地下党组织尚未同北方局取得联系,乃求援于太行八路军。此时,我师正苦战于太行山区,对到平原去开展工作还无经验。为支援冀南党组织打开局面,也为摸索如何在平原进行游击战,师首长于 12 月派孙继先和胥光义率一个由数十人组成的挺进支队出太行山,深入冀南平原。挺进支队发现除平汉、津浦铁路及德(州)石(家庄)、邢(台)临(清)公路驻有日军外,大部县城是由“皇协军”、“维持会”占据着,广大农村则由地主、民团和土匪武装统治着。挺进支队在地下党协助下站住了脚并开展了工作, 但因力量太小还不能打开局面。根据八路军总部 12 月 17 日的指示,师首长又派陈再道和李青玉等原在冀南工作过的一些干部,率七六九团的一个营, 组成东进纵队,挺进冀南。东进纵队同肯光义等汇合后,按照党的政策团结广大群众,正确处理了巨鹿县保安团和土匪刘磨头等部的军事冲突,收编了保安团,在巨鹿、南宫站住了脚,成立了中共冀鲁豫省委和军政委员会,为打开冀南抗日根据地和平原游击战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个胜利鼓舞了我们开辟平原游击战场的信心。1938 年 3 月中旬,一二九师首长为了加强对冀南工作的领导和我军的力量,又派师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率骑兵团到冀南,很快打开了南宫区域的局面,八路军在冀南平原站住了脚。

向冀南平原几次出兵的胜利,证明抗日游击战不但适合于山地,也适合于平原。河北和山东的经验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重视。1938 年 4 月 21 日, 毛泽东、刘少奇发电报给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指示:“根据抗战以来经验,在目前全国坚持抗战与正面深入群众工作两个条件下,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广泛的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坚持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也是可能的。” “党与八路军部队,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应坚决采取尽量广泛发展游击战争的方针”。5 月 4 日,毛泽东在给新四军领导同志的指示中指出:河北及山东方面的游击战争已经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平原也是能够发展游击战的。5 月 14 日又电示新四军:“根据华北经验,在目前形势下,在敌人的广大后方,即使是平原地区,极便利于我们的游击活动与根据地的创造。”从此,敌后抗日游击战进入由山区向平原大发展的阶段。

(节选自刘志坚:《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开展平原抗日游击战》,作者在抗战初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副主任,东进纵队政委、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 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