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发展趋势

  1. 金融证券化。在整个金融市场中,证券的比例越来越大,比重迅速上升。以日本为例,在 60 年代,日本企业的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靠发行证券筹措的资金占筹资总额的不足 20%。到 1978 年,发行证券筹资所占比例已上升到 44%,而且这种上升的趋势还在继续。

与此同时,居民储蓄结构也出现了证券化倾向。出于保值和增加收益的需要,人们将储蓄从银行存款转向证券投资。

  1. 证券交易多样化。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各类有价证券的发行种类和数量以及范围不断扩大,交易形式日趋多样化,这主要表现在:
  1. 证券商品化。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在某些方面的职能不断更新,种类不断出现。

  2. 证券交易方式不断增加。除了普通交易方式,还出现了期权交易、

期货交易、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等新的交易方式。3)证券发行日益大众化。

  1. 证券投资者多样化。即认购证券的不仅有个人,而且法人投资者日益增多。

  2. 证券投资者法人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证券投资者有所变化。不仅社会公众个人认购证券,更重要的是,法人进行证券投资的比重日益上升。认购证券的法人,从过去主要是金融机构,扩大到各个行业,很多企业都设立了证券部或投资部。据估计,法人投资在世界各国证券市场上占一半左右。

  1. 证券市场国际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国际化,也引导着资本投资国际化。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统计,1977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跨国公司 1 万多家,其中,美、英、原西德合计约 6000 家。可见, 证券投资国际化已成为证券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主要表现在:
  1. 世界各主要的证券交易所都已成为国际性证券交易所。它们不仅在本国大量上市外国公司的证券,而且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国际性的股票委托交易。

  2. 股份公司越来越多地到国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根据有关资料,1975 年美国 220 家销售额在 10 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中,有 80 家在国外的证券交易所挂牌出售股票。

  3. 进行证券投资的个人或法人,不仅在国内证券市场上认购外国证券, 而且委托本国证券公司在国外证券市场进行买卖证券活动。

  1. 证券市场自由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 70 年代前,各国政府为了保护和扶植证券市场,采取了种种保护措施,主要限制内容是:1)实行银行和证券业务分离制,禁止银行经营包括股票在内的证券业务,以避免资金雄厚的银行控制市场;2)实行委托买卖股票手续费最低限额制,目的是防止证券市场上的过度竞争。进入 70 年代以后,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以上措施越来越阻碍证券市场的发展,于是各国陆续废除限制条令,实行证券市场自由化。

  2. 证券投资交互化。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银行业与工商业、国内证券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的相互融合,导致了证券投资的相互扩散和渗透。如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主要金融机构——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股东中,有不少大公司参与持股,该银行与其他各行业的 78 家公司互有兼任董事的关系。

  3. 证券市场计算机化。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电子计算机从 50 年代下半期开始应用于证券市场,现在世界上的各主要证券市场已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化,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