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

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从历史上看,现代大工业中产生的新兴产业,以及为工业服务的基础产业部门,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程度和资本集中规模,而单个资本既难以筹集现代大工业所需要的巨额投资,也无力承担巨额投资所带来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资本社会化就成为现代大工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如果资本社会化实现不了,那么现代大工业中的新兴产业及基础产业就难以发展,从而产业结构也将停留在原有水平上。而证券市场为资本所有者自由选择投资方向和投资对象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活动舞台,而资金需求者也冲破了自有资金的束缚和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绝对依赖,有可能在社会范围内广泛筹集资金。随着证券市场运作不断高度发达,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大大加强;同时得到发展的产业结构又成为证券市场的组织结构、交易结构及规模结构的经济载体,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发展。

从动态上讲,产业结构的变动,表现为部门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变化。一些产业部门的产值比重增大了,另一些产业部门的产值比重缩小了; 一些部门的就业比重增大了,另一些部门的就业比重缩小了。如果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那么产业结构变动还表现为一些新产业部门的产生,并由此引起的产业间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变化。但在这些产业结构变动形态的背后,实质上是生产要素在部门间流动的问题。正是由于生产要素的部门间转

移和流动,改变了产业间的生产能力结构,才使部门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发生变化。因此,产业结构变动实质上是生产要素部门配置结构和部门生产能力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变动的核心问题,就是生产要素的部门转移(包括增量和存量转移)和重新结合。然而,生产要素(特别是资产)的部门转移往往会受到两方面的障碍:一方面是资产实物形态的部门转移障碍,由于各部门生产的产品不同,其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装备也不同,因而除了少数通用设备外,大部分专业性生产装备难以在部门间转移;另一方面是资产部门转移的进入障碍。这两方面的障碍大大降低了资产的流动性,影响了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转移和重组,从而对产业结构变动起着制约作用。

证券市场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生产要素部门间转移的障碍。因为在证券市场中,企业产权已商品化、货币化、证券化,资产采取了有价证券的形式,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自由买卖。这就打破了实物资产的凝固和封闭状态,使资产具有最大的流动性。一些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可根据社会需要,通过控股、参股方式实行兼并和重组,发展资产一体化企业集团, 开辟新的经营领域。另外,在证券市场上,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其资金来源不受个别资本数额的限制。这就打破了个别资本有限难以进入一些产业部门的障碍,有条件也有可能筹措到进入某一产业部门最低限度的资金数额。

因此,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系统中,生产要素部门间的转移和重组,其核心问题是资金的流动性。资金在部门间的流动和重新积聚,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部门转移和重组。如果资金流动性差,其生产要素的部门转移就比较困难。然而,资金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渠道。证券市场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渠道,大大提高了资金流动性,为资金流动带动其他生产要素部门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空间。可见,证券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就在于它使资产证券化,从而有助于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转移和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