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期货的产生和发展

金融期货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70 年代初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因经济迅速发展而积存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也进一步增加,利率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进一步加大。利率和汇率波动的加大,使得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经济运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了保证资产价值又因捉摸不定的利率和汇率的剧烈波动而遭受损失,许多公司和金融机构都想方设法要用新的手段来减少甚至避免利率和汇率风险。而投机者也想通过对风险投下赌注谋求巨额利润。在这种形势下,金融期货便应运而生。此外,70 年代后期的西方国家进入了低经济增长阶段,企业活力下降, 企业成长缓慢,这使企业的成本意识大力增加,纷纷寻找新的金融手段来保护自身利益,例如为避免现有资本降价而进行套期保值等,这也刺激了金融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当然,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改进及其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不仅使金融期货的产生有了技术上的可能,而且为金融期货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972 年 5 月,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在该交易所内另设专门从事金融期货业务的部门,即国际货币市场(IMM),并首次上市标准化通货期货合约,这是第一笔金融期货合约在交易所内上市交易,使期货交易产品从实物商品扩展到金融期货商品。继 CME 首次推出通货期货合约之后,1975 年 10 月,美国芝加哥交易所(CBOT)上市第一笔利率期货合约。随后,其

他类型的期货合约也纷纷引入到场内进行交易。到 70 年代末期,这项由美国市场引发的创新工具因许多国际性大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积极运用而开始走向国际市场。1981 年,美国 CME 开始引进 3 月期的欧洲美元存款利率期货合约。随后,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东京股票交易所(TSE) 以及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SIMEX)都引入了欧洲美元利率期货合约。1982 年 2 月,美国堪萨斯市交易所(KCBOT)首次推出股价指数期货,随后,伦敦 LIFFE 也开始上市股价指数期货。1986 年 5 月,香港期货交易所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同年 10 月,新加坡 SIMEX 开始交易日经 225 种股票指数期货。到 80 年代中期,已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

新西兰、日本、新加坡、香港及巴西等 12 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易所进行了金融期货交易。

由于金融期货交易具有成本低,流动性强以及杠杆作用大等特征,目前许多金融期货的交易额都已经超过了与之相对应的现货市场交易额。1991 年,德国政府债券期货合约和法国政府债券期货合约的年周转额,分别是与

之相对应的现货市场交易额的 440%和 250%;1995 年,世界期货交易量达15 亿张合约,其中利率期货相当于全球交易量的 57%,有 40 个品种。而在

金融期货诞生前的 1971 年,美国期货交易所只成交了 1460 万张合约。由此可见,金融期货市场已经开始在整个经济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