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畏兀儿人对元朝的贡献

高昌畏兀儿在成吉思汗时代是我国西北文化最高的古代民族之一,最先主动归附蒙古,因此受到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信任和重用。于是,畏兀儿人“有一技一艺者毕效于(元)朝”。⑦许多畏兀儿知识分子跟随蒙古统治者进入内地以后,又迅速吸收汉文化,进一步提高了文化知识、学术水平和政治才能,成为辅佐元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首先,畏兀儿人塔塔统阿用回鹘(畏兀儿)文的字母拼写蒙古语言,为蒙古族创制了最早的蒙古文。这一书写系统被称为回鹘式蒙古文,是现行蒙古文的前身。元太祖命塔塔统阿将这种文字教给太子和诸王。塔塔统阿还传授蒙古人在出纳银钱和粮食,以及委任人员等一切事项上使用印章作为凭证。为此,成吉思汗委任他掌玺之职。这是蒙古族使用印章之始。⑧

从成吉思汗时起,有若干位畏兀儿知识分子担任过蒙元皇室的教师。例如,成吉思汗的“皇弟斡真求师傅,帝命岳璘帖穆尔往,训导诸王子以孝弟敦睦、仁厚不杀为先”。成吉思汗曾“令诸皇子受学”于哈刺亦哈赤北鲁。⑨ 库尔古司教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子学畏兀儿文。元太宗窝阔台之子合失曾“受书”于昔班⑩。忙兀的斤教过元世祖忽必烈学习畏兀儿字。大乘都为忽必烈孙安西王阿难答之师。①

元朝任用大量畏兀儿人担任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见于《新元史》记载的约有 60 人。②在元朝存在的 88 年中,担任过宰相的畏兀儿人多达 20 余人。元朝的宰相包括中书令、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参知政事七种官衔。③据《元史》和《新元史》有关列传记载,担任过这些职务的畏

② 《元史》卷一○,第 211 页。

③ 《元史》卷一一,第 221 页。

④ 同上书,第 223 页。

⑤ 《元史》卷六三,第 1567 页。

⑥ 《元史》卷一一,第 228 页。同上书,第 230 页。《元史》卷六三,第 1569 页。《元史》卷一二,第

253 页。

⑦ 《元史》卷一四,第 293 页。《松雪斋文集》卷七《赵国公谥文定全公神道碑》。

⑧ 《元史》卷一二四,第 3048 页。同上书,第 3050 页。

⑨ 同上书,第 3046 页。《新元史》卷一五○。

⑩ 《元史》卷一三四,第 3246 页。《新元史》卷一九二。

① 《新元史》卷一九二。

② 王桐龄:《中国民族史》,第 548 页。据该书统计为 64 人,但其中有几人并非畏兀儿人。

③ 《元史》卷一一二,第 2789 页。

兀儿人有:廉希宪(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中书平章政事)、阿里海牙

(平章政事)、昔班(中书右丞)、格桑(尚书右丞相)、亦黑迷失(平章政事)、畏兀儿萨理(中书右丞)、阿鲁浑萨理(中书平章政事)、八丹(中书右丞)、哈刺哈孙(中书右丞)、腊真(中书省平章政事)、察乃(中书省平章政事)、撒马笃(中书省参知政事,自八丹至撒马笃一门四世五宰相)、帖木儿补花(中书左丞相,高昌王,亦都护)、雪雪的斤(中书丞相,高昌王,亦都护)、阿礼海牙(平章政事)、大慈都(中书平章政事)、完泽(中书平章政事)、沙刺班(中书平章政事)、道童(参知政事)、察罕帖木儿

(中书平章政事)、扩廓帖木儿(左丞相)。④

元代畏兀儿人在学术和文化艺术诸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在史学方面, 廉惠山海牙“预修辽、金、宋三史”。⑤修《宋史》时,岳柱与全普俺(庵) 撒里为提调官,撤马笃为行省提调官。⑥廉惠山海牙为名列首位的《辽史》纂修官,偰哲笃为修该史的提调官之一。⑦沙刺班为名列首位的《金史》纂修官。

佛学方面,阿台萨理“精佛氏学”,一家三代相传。其子乞台萨理通经、律、论,1275 年(元至元十二年)被任命为“释教都总统”,同知总制院事。其孙阿鲁浑萨理“受业于国师八哈思巴”,通其学。阿鲁浑萨理会多种民族语言,并且通晓汉文化中的经、史、百家、阴阳、历法、图纬、方技之学, 是一位很渊博的学者。⑨

在元代的重要翻译家中,也有畏兀儿人士。例如,安藏兼通儒、佛两学。他译出《尚书》、《贞观政要》的有关部分供元世祖参考。忽必烈又命他将汉文的《尚书》、《资治通鉴》、《难经》、《本草》等译成蒙古文本。必兰纳识里通“诸国语”,译“诸梵经典”。他译的经,有的从汉文译出,有的从藏文译出,大部分从梵文译出。⑩迦鲁纳答思用畏兀儿字译西天(印度)、西番(西藏)佛经。元世祖将他译的经刻版印刷,赐给诸王和大臣。

元代出了位畏兀儿族农学家鲁明善。他是迦鲁纳答思之子,又名铁柱, 著《农桑衣食撮要》一书(初刊于 1314 年)。该书按十二月令分叙每个月的农事活动,以及进行每项农事活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此书是元代两大农业书籍之一。

贯云石(1286—1324),是元代最著名的散曲作家之一。他原名小云石海涯,号酸斋,《元史》中有他的传记。①他曾任翰林侍读学士,后以病辞官, 变姓名,易服饰,在杭州卖药。他用汉文著有《贯酸斋诗文集》和《孝经直解》。贯云石与徐再思(甜斋)齐名,后人将他们两人的作品合辑成《酸甜乐府》。有人认为明代戏曲中的海盐腔出自贯云石。②贯云石的作品传至现代

④ 以上为不完全统计。扩廓贴木儿为察罕帖木儿之甥、养子。

⑤ 《元史》卷一四五,第 3448 页。

⑥ 《宋史》附录,第 14259、14262 页。

⑦ 《辽史》附录,第 1558、1559 页。

⑧ 《金史》附录,第 2903 页。

⑨ 《元史》卷一三○,第 3174、3175 页。《新元史》卷一九二。

⑩ 《元史》卷二○二,第 4519、4520 页。《元史》卷一三四,第 3260 页。

① 《元史》卷一四三,第 3421、3422 页。

② 《维吾尔族史料简编》上册,第 118 页。此仅为有关海盐腔形成的一种说法。

尚存散曲“小令”88 首、“套数”10 套,诗 38 首,词 2 首,文 3 篇和《孝经直解》。《孝经直解》1308 年(元至大元年)刊印,日本保存有原刻本。 1986 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贯云石作品辑注》,其中包括所有现

存的贯云石著作。

元代精通汉文的文学家尚有偰玉立,著有《世玉集》;偰百僚,著有《进思斋逸稿》。偰氏一门九进士,“世科之盛,当时所希有”。③

艺术方面。高昌畏兀儿王的世子伯颜不花的斤,擅长草书和绘画,尤工画龙,边鲁善画花鸟。廉希贡、喜山、隐也都失理等人工书法。唐仁祖精通音律。闾闾僧人擅长弹二十弦箜篌,以铜丝为弦。乐工们都不会使用他的这种乐器。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