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4 至 5 世纪的匈奴

公元 3 世纪初期,由于社会危机的发展,东汉王朝内部经过军阀混战, 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个封建割据集团,历史上称之为“三国”。三国之间,为了扩充地盘,掠夺财富,又进行了长期战争。3 世纪中期,吴、蜀二国先后为魏吞并,而魏国政权实际上已掌握在司马氏手中。公元 265 年(魏咸熙二年),司马炎废曹矣,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西晋建立初期,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恢复的措施,使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但由于司马氏政权是一个以士族门阀集团为核心的封建政权,其贪婪、荒淫、奢侈和残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阶级, 故此后不久,社会又再度陷入危机,并导致了长达 16 年之久的“八王之乱”, 促使西晋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趋于白热化。各族人民被迫离乡背井,纷纷流亡,形成大规模的流民浪潮。西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不顾广大流民的死活,勒令他们返回本土,终于激起了广大流民的反抗,形成波澜壮阔的各族人民大起义。

在中原地区政治、经济的影响下,当时迁居塞内的匈奴人也发生很大变化③。除南匈奴外,又先后分解出屠各胡、临松卢水胡、铁弗匈奴三个重要分支集团。屠各胡与南匈奴散居于今甘肃、陕西、山西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一带,其中以居住于山西省的部分为最多、最强。两部分匈奴人,在公元 4 世

纪前 30 年间,曾联合在今山西和陕西二省建立“汉—前赵”政权。“临松卢水胡”④居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与青海省之间,5 世纪前期于河西一带建立“北凉”。“铁弗匈奴”是鲜卑人与匈奴人融合后产生的一个分支群体,原居于今内蒙古河套一带,5 世纪初年,在今陕北一带建立“大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