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张秀眉、陶新春领导的贵州苗族农民起义

(一)张秀眉领导的咸同苗民起义

张秀眉③是苗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他约在 1823 年(道光三年)生于贵州省台拱厅的仰岗寨(现贵州省剑河县台拱乡板凳下寨),世代务农。 1853 年(咸丰三年)曾投奔活动于川、黔边境的白莲教支派灯火教首领

刘义顺领导的号军。数年后因台拱灾情严重,苗民要求官府减免新增赋税未果,通过“议榔”誓师,张秀眉在贵州台拱厅掌梅尼宣布起义,“千里苗疆, 莫不响应”。④起义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响应。起义军围攻台拱厅,攻击清军汛堡,九月攻下了丹江厅城。次年先后攻占了凯里、黄平、施秉、清江、台拱、清平等城。两年后又和何得胜号军和贵州其它起义军配合,攻下了瓮安

① 《荔波县志》。

② 潘一志:《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第 124 页。

③ 张秀眉在汉文史籍中被写作“张臭迷”。这是一种侮辱性的带贬意的写法,应予否定。

④ 韩超:《苗变纪事》,载《贵州通志》前事志,卷二三。

城、镇远府城。1862 年(同治元年)攻克天柱县城,并向邓水、思州、玉屏等地进兵,抵达湖南省晃州、会同、靖州边境。

随着义军不断取得的军事胜利,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便在台拱、丹江等地建立根据地,采取一些巩固起义军的措施。在军事政治方面,一方面清除根据地内清军的残余兵力,另一方面打击地主势力,消灭地主武装和土司势力,然后建立农民起义政权,委派起义人员充当厅县官吏。①。在经济上重视生产的发展,将没收的地主土地、屯田分给农民耕种,“分田而食”。② 废除了苛捐杂税,还鼓励人民开荒种地和发展集市贸易。通过这些措施,人民“安居乐业,以抗官兵”,使苗族起义军的势力大为增强。

1858 年(咸丰八年)苗族义军和号军会合后已达数十万人,汇成了一股

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洪流,趁清廷受制于太平军的机会,经过 6 年苦战,占领了黔东南的各厅、州、县。

1864 年(同治三年)太平天国失败,清廷得以抽调重兵转而镇压苗族起义。清廷责令曾国藩策划,派湖南巡抚李瀚章率湘军前往镇压,但经两年时间也未能将起义镇压下去,于是清廷便改派活捉了洪秀全之子洪仁玕的席宝田专任“平苗”之职。席宝田带着清廷“务绝根株”的诏令率领装备有洋枪洋炮的湘军 1 万余人到达沅州,遭到苗族起义军中途袭击,歼灭湘军 3000 余人。

1869 年(同治八年)清廷调集湘、黔、川三省兵力,在席宝田的率领下经过两年的残酷镇压,义军遭受到严重的损失,退守雷公山。

1872 年(同治十一年)清军围攻雷公山,张秀眉集中 10 余方起义军与清军在乌鸦坡展开决战。义军伤亡惨重,义军首领张秀眉、杨大云等人被俘壮烈牺牲,持续 18 年之久的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失败了。

(二)陶新春领导的苗民起义

1860 年(咸丰十年)五月苗族陶新春、陶三春兄弟经过长期的酝酿在威

宁韭菜坪举行了起义,参加起义的苗、布依、彝等民族 1 万余人在陶新春等人的指挥下,打击地主武装,并于是年底攻占了七星关,全歼七星关清军守军。贵州提督田兴恕急调黔、滇清军分两路围攻七星关义军。经过 1 个多月的激战,义军被迫撤退。尔后义军在猪拱箐建立根据地,一边作战一边生产, 组织发动群众参加起义,使根据地的人口达到 10 余万人。③次年初,太平军石达开部将曾广依等由广西入黔,陶新春领导的起义军即与太平军合作,多次围攻毕节。

1863 年(同治二年)陶新春迎接太平军李福猷部进入猪拱箐休整。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陶新春正式打起了太平天国的旗帜,接受了石达开授予的“太平天国统兵元帅”的称号和印信。此后陶新春起义军分两路:一路由陶新春率领攻击毕节、威宁、水城、平远、大定等州县;一路由陶三春率领与彝、回、汉起义武装配合,先后攻占彝良、威信、镇雄、古蔺、叙永等厅县, 控制了川、滇、黔跨三省边境地区。

1866 年(同治五年)清政府责令云南巡抚岑毓英率川、滇、黔三省 7 万余清军,围攻义军据点猪拱箐。义军顽强抵抗,杀伤大量官军,相持了半年

① 1958 年《张秀眉调查资料》

② 民国《施秉县志·兵事志》。

③ 周煦:《猪拱箐平彝纪闻》。

之久,猪拱箐最后被清军攻破,陶新春、陶三春被俘,惨遭杀害。④ 余部仍在安顺、兴义打击清军,直到 1871 年(同治十年)才完全被清军镇压,起义最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