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乾嘉苗民起义。

1795 年(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贵州省松桃厅大塘汛大寨营苗族石柳邓与湖南省永绥厅黄瓜寨苗族石三保等人,聚集于湖南省凤凰厅鸭保寨副百户吴陇登家中,与吴八月、吴半生、吴廷举等人,在清朝的民族压迫和大量失去土地的情况下,共同商讨起兵反抗。他们提出:“驱逐客民(汉族地主),夺还苗地”的口号,商定于农历正月十八(2 月 7 日)联络毗连的松桃,永绥、凤凰、乾州四厅的苗寨共同起义。这是湘、黔、川三省边区苗族在改土归流以后,因流官继续欺压百姓和满、汉地主兼并土地的必然结果。

因石柳邓为起义进行的准备活动被官府发觉,所以松桃大寨营起义被迫

① 《傣族简史》,第 107 页。

② 《傣族简史》,第 107 页。

③ 徐鼒:《小腆纪年》卷二○。

④ 《续缓寇纪略》卷四。

提前于正月五日爆发,此后的几天之内,石三保在湘南永绥厅黄瓜寨,吴半生在凤凰厅苏麻寨,吴陇登在鸭保案、吴八月在乾州厅坪垅、吴廷举在三岔坪,亦均先后起来斗争。影响所及,湘西、黔东北一带苗族纷纷起而响应。因这次起义发生在清代乾隆、嘉庆之交,故史称“乾嘉苗民起义”。

起义军曾攻下乾州厅城,先后包围松桃、永绥、凤凰厅城。他们攻打清军据点,夺回耕地,严惩作恶的百户及地主,与前来镇压的清军相持约 2 年

之久。清朝剿抚兼施,在征调 7 省 18 万清兵大军压境的基础上,又笼络收买起义军个别领导中的动摇分子,并分化瓦解友军;加上起义军武器简陋,组织性与外界联系较差,势单力薄,各自为战,很容易受到分割包围,因此一些据点先后被清军占领。石柳邓率所部转入湘西后,曾与各路义军分别迎击来犯的清军,经乌巢河谷战役,吴半生、吴八月、石三保等先后被俘。1796 年(嘉庆元年)七月十五日,义军占领达 1 年 5 个月的乾州厅城失守。十一月中旬,石柳邓与吴八月之子吴廷义等领导义军退守石隆寨。次年正月三日, 在清军四路围攻下,起义军宁死不屈,取得击毙清军守备、千总、把总的战绩,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清政府在镇压乾嘉起义以后,在苗疆修复“边墙” 150 余公里,建碉堡、哨卡、关口 1100 余座,招屯兵 7000 人,备战练勇 1000 人,实施“屯田养勇,设卡防苗”的政策。屯田制度的建立,不仅掠夺了苗民的田土,压制了苗民的自由,后来屯租剥削日重,导致了此后再一次爆发的“革屯运动”。与此同时,清朝还在湘西风凰、永绥、乾州、保靖、古丈五厅县委任守备、千总、把总等苗官 486 名,加上百户、寨长共 100O 多人。在贵州省松桃厅委任守备,千总、把总 179 名,通事、百户、寨长 72 名,形成了苗族内部的封建统治阶级。清政府还在苗族地区普设义学、规定科举的录取名额,每届都有人考取苗举人,苗秀才等等。这一方面推动了文化教育, 另一方面也为苗族地区知识阶层的出现和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起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