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藤峡瑶民起义
大藤峡位于广西武宣勒马至桂平弩滩长约 60 余公里的峡谷地带,因在弩
滩上溯 5 里处的泉水冲上有一大藤横卧江面,成为两岸群众来往交通要道而得名。以今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中心,“桂平大宣乡崇姜里为前庭,象州东乡、武宣北乡为后户,藤县五屯障其左,贵县龙山据其右”,“周遭盖六百里”。
④的大山区,都属于大藤峡地区范围之内。形势险要,在明代是瑶族的聚居区
之一,有兰、胡、侯、盘四姓,也有部分僮人、伶人居住在内。从 15 世纪中
叶到 16 世纪中叶,是明朝的正统、嘉靖年间,当时东南沿海有倭寇侵扰,北
方有鞑靼南下,加上黄河决口,淹地 1500 余公里,内忧外患,阶级矛盾尖锐。
1442 年(正统七年)大藤峡瑶民因田州士兵在此屯种,进行占田,阻其出入,故在兰受贰率领下开始斗争。但被千户满智等诱杀。景泰年间(1450
—1456)瑶民侯大苟高举义旗,队伍很快扩大到 1 万多人,影响波及两广的高、廉、雷、肇、韶、梧六府地区。
1465 年(成化元年),明将韩雍率官兵 16 万,分 5 路转攻大藤峡,年底时起义军退守九层楼山巅,廖战数百回合,终于全军覆没牺牲。时“峡中有大藤如斗,延亘两崖,诸蛮皆缘之以渡,至是斩峡藤断之,名断藤峡”。⑤侯大苟起义军失败的次年,侯郑昂等集合起义军遗部 700 多人,在深夜
攻入浔州府(今广西省桂平县),“焚军营城楼,夺百户所印三颗”。⑥显示瑶族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这 3 颗百户所铜印,已于 1972 年在桂平县蒙圩乡铜锣塘屯头渡坝口的山坡上出土,颗重 0.88 公斤,7 公分见方,文曰“浔州卫中千户所百户印”,为 1396 年(洪武二十九年)四月所造。①这一文物的出土是大藤峡瑶民起义取得胜利的见证。在此情况下,明朝决定在大藤峡附近设立武靖土州,以上隆州岑铎管事,在峡内及邻近要隘设立巡检司、千户所多处以加强统治。
1516 年(正德十一年)两广总督陈金与瑶民订约,“商船入峡者,计船大小给之鱼盐,蛮就水滨受去,如榷税然”。②陈金以为此法可行,遂将断藤峡改名为“永通峡”。但不久,江道依然不通,当时浔州人歌谣讽刺说:“永通不通,来葬江中。谁其作者?噫,陈公”。③成为一个受嘲讽的民谣。
1528 年(嘉靖七年)大藤峡南部又继续爆发反抗斗争,两广总督兼巡抚
王守仁率 2 万军士进行镇压,并委田州土官岑猛之子岑邦佐到武靖土州为知州,使其就地镇压大藤峡瑶民。1537 年(嘉靖十六年)因武靖州土目杀害起义首领侯胜海,占夺瑶民田产引起瑶民激愤,在侯胜海之弟侯公丁领导下,
④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三九,《平藤峡盗》。
⑤ 毛奇龄:《蛮司合志》卷一二。载《绍兴先正遗书》第 43 册,第 12 页。
⑥ 《明史》卷三一七,第 8221 页。
① 参见胡起望等:《桂平纪行》,三颗铜印,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 年第 4 期,第
91—93 页。
② 《明史》卷三一七,第 8221、8222 页。
③ 《明史》卷一八七,第 4961 页。此歌谣的另一说法为:“昔永通,今求通,求不得,葬江中,谁其作者, 噫,陈公。”
攻破弩滩堡,杀戍兵 200 多人。但侯公了不久即被诱杀。为了彻底镇压延续
达 100 年左右的大藤峡瑶民起义,明朝遣派侍郎蔡经,副使翁万达,参议田
汝成等于 1539 年率军 50000 余,以左、右两军,左军分 6 道,右军分 4 道, 南北夹击,合围征剿大藤峡地区。在大肆屠杀之下,瑶民退居深山,或迁各地,起义归于失败。
镇压大藤峡瑶民起义以后,田汝成曾向总督府献策 7 条,用以加强对大
藤峡地区的善后及统治之用。这 7 条措施即:“编保甲以置新民,立营堡以通江道,设备御以控上游,清狼田以正疆界,改州治以占屯所,处疑兵以慎边防,榷商税以资公费”。④得到蔡经的采纳施行。大藤峡瑶民起义显示了瑶族人民坚忍不拔的精神,也对后来大瑶山地区瑶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