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昊集团与少昊集团

今黄河下游,以泰山为中心的海岱地域,为北辛·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起源与发展之区。在神话传说中,这个地域有太昊与少吴两大部落集团。太昊分布偏北,时代也可能早于少昊;少昊分布与大昊集团交错重合而又稍南,时代也晚于太昊。两昊的后裔,一部分为诸夏, 大部分为夏商周三代的东夷,直到春秋时,属两昊后裔的诸小国,文化虽与诸夏接近,仍被认为是东夷。

(一)太昊集团

太昊,在先秦及汉晋古籍中,又写作大皞、大曎,先秦记载,与伏羲是不同的神话人物。

太昊是东方的“帝”①,又是风姓的神祖。《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述: “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氏之祀。”春秋时仍是存于在济水流域的这几个风姓小国,守着太昊的祭祀,是东夷而“服事诸夏”。据杜预注再核以今地理,任在山东济宁市境;宿、须句均在山东东平县境; 颛臾在山东平邑县东、费县西北。《左传》又记:“陈,大皞之虚”②,与炎帝所都相同,大约炎帝东迁,在今鲁西、豫东接壤地区,与太昊集团交错分布。

太昊的风姓,在甲骨文中,风与凤同字。另一方面,《左传》记述:“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③说明太昊集团有对龙的崇拜,但也和东方各部落一样以鸟为图腾崇拜的基本特征。

(二)少昊集团

少昊,在先秦及汉晋古籍中,大写作小皞、少皞、小曎、小颢。在东方以鸟为图腾的各部落中,最典型的数少昊集团。少昊的后裔,郯国的国君在鲁昭公十七年(前 525)朝于鲁,他讲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鴠鸠氏司马也, 鳲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九扈为九农正”,共举了 24 个以鸟为氏的氏族在部落集团中各有所司④。

少昊的后裔,在传说中有著名的后益(即秦祖伯翳、伯益),皋陶(或称皋姚)、蚩尤和羿等神话人物;在春秋时还存在许多赢姓与偃姓诸侯。

④ 史料与论证均参见《古史辨》第 7 册上,《中国古史导论》第 12 篇关于鲧与共工一节。

① 《礼记·月令》。

② 《左传》昭公十七年。

③ 同上。

④ 《左传》昭公十七年,鸠,作集解,五鸠以五种鸠为氏,集民而治,所以说“鸠民者也”;五工,指金木水火土五工,由 五种以雉为氏者分司其事,九扈也是九种鸟。

嬴姓祖少昊,其后裔春秋时仍有徐、江、葛、黄、淮夷、费、郯、谭、锺离等国。

徐为西周东夷大国,地处今安徽泗县和江苏泗洪一带;江,今河南正阳县西南;黄,今河南潢川县西北;葛,今河南宁陵县境;费,今山东费县; 郯,今山东郯城县;谭,今山东章丘县境;锺离,今安徽风阳县境。此外, 秦、赵均出自伯翳,祖蜚廉,蜚与费盖同字异形⑤。这些都是少昊嬴姓,有一部分西迁在晋陕立国的苗裔。

偃姓祖皋陶,与少昊同姓。嬴、偃同字异写⑥,由于部落的分化所致。偃姓在西周春秋时尚有奄,今山东省曲阜县,为少昊所都;英,今安徽金寨县; 六,今安徽六县;舒鸠,今安徽舒城县;东夷群舒,均为偃姓。

在少昊的后裔中,春秋时的莒国,即今山东莒县,正是少昊集团的中心地区。《左传》隐公二年(前 721)《正义》对莒的注疏引《世本》说:“莒, 已姓,”又引《谱》说:“莒,嬴姓,少昊之后⋯⋯《世本》:‘自纪公以下为己姓’”。己姓为黄帝十二姓之一,祝融八姓之首。莒先为嬴姓,后改己姓,大概是少昊集团加入黄帝集团改从已姓的部落。《帝王世纪》甚至说: “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①。更说明在黄帝集团取得优势以后,姬姓酋长青阳成为少昊集团的首领,而袭享少昊的称号。挚,是一种猛禽,仍保持着少昊集团的图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