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夏商周三族的起源与兴起一、夏人的起源与兴起

夏,姒姓,禹为得姓宗神。禹父为鲧,先秦各种记载相同,鲧的世次与

来源,则有不同的记载。《世本》、《大戴礼记》等,或记述鲧是颛项的五世孙①。或为颛顼之子②。《史记》说:“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③然而,《山海经·海内经》又说:“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 白马是为鲧。”

鲧居崇山,称为崇伯鲧④,分布在以河南嵩山为中心的地区。相传在治水失败以后,被上帝殛死于羽渊,化为黄熊或黄龙。他的后继者,迁到了汾水下游以夏为地名的地方,因治水有功,皇天赐以姒姓,国号也改称为夏了。⑤龙山文化晋南陶寺类型,证明在公元前 2500 年以后,已达到前王朝期古

国文明相当高的发展水平,而夏以前的古国唐、虞及夏墟见于记载者,如唐

(今山西翼城县)、平阳(今临汾县西)、安邑(今夏具境)、晋阳(今虞乡附近)、鄂(今乡宁境),都在汾水下游由汾、涑、浍诸水所构成的晋南平原。⑥夏人在这个地区兴起,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王朝——夏朝,于是夏由地名而族名;夏朝建立以后,又是国名了。

夏代历年,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自禹至桀,17 王,417 年,⑦其它文献记载略有不同,总不出 400 余年,约为公元前 21 世纪到前 17 世纪。在夏人与夏朝的中心区域,发现了二里头文化,以河南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命名, 其地正处在嵩山稍西北。这是一种继河南与晋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早于商文化的青铜文化。年代与夏代柑当,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与西部的郑州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晋南汾水下游地区。从文化内涵与面貌看,二里头文化又可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两个类型。东下冯类型因山西夏县东下冯村所发现属二里头文化的又一典型遗址而得名。二里头类型分布在以嵩山为中心的地区,东下冯类型分布在汾水下游晋甫平原。两个类型分布之区, 正好与夏人与夏代都城分布范围相吻合。

夏人初兴与建国在晋南,后来由于与东夷的斗争,又迁回到其祖居以嵩

① 《汉书·律历志》附刘歆《世经》引《帝系》:“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

② 《大戴礼记·帝系》、《五帝德》,《帝王世纪》均谓鲧父即颛顼。

③ 《史记·夏本纪》卷二,第 49 页。

④ 《国语·周语》下:“其在有虞,有崇伯鲧。”

⑤ 《国语·周语》下,禹与四岳因治水有功:“皇天嘉之,祚(禹)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

⑥ 参见刘起釪:《由夏族原居地纵论夏文化始于晋南》第三节《夏人之故墟》,收入《华夏文明》第 1 集。

⑦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 19 页。

山为中心的地区和伊洛平原。《国语·周语》上说:“昔伊洛竭而夏亡”, 可见伊洛平原对夏代后期多么重要。夏代都城屡迁,除禹都主要在晋南①,相传禹还在阳翟立过都,其地在今河南禹县境;太康居斟鄩,在今河南巩县境; 帝杼居原,在今河南济源县境。这些地方距嵩山都不远。

追溯夏人渊源:在文化方面,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黄河中游文化区和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海岱文化区这两大文化区系交汇融合所形成的河南、晋南龙山文化是夏文化的前驱;在部落集团方面,夏人是从黄河中下游炎帝集团中分化出来,又融合了黄帝、少昊集团许多氏族部落而发展到最早建立国家的一支。他们能率先打破部落与地域的局限而向国家与民族过渡,是东西两大区系文化与部落融合的结果。同时,夏人的兴起与构成,无论考古文化与远古传说,又都与长江中下游及下游地区的文化与部落有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