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族地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在制定了民族纲领后,就遵循民族纲领的原则在少数民族中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注意吸收少数民族先进分子参加组织,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引导各民族人民参加革命斗争,另一方面又积极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建立起党的组织。在北京、广东、海南、广西、湖南、湖北、云南、东北、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党的支部、特委和省委,发动各族人民参加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还发动各族人民参加北伐战争等革命活动。
1927 年(民国十六年)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斗争的新阶段,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在乡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采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斗争方针。在这一革命决策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从 1927 年到 1934 年在少数民族地区先后建立了许多根据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琼崖革命根据地,左、右江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考资料》,第 77 页。
②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载《民族问题文献汇编》, 第 304 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考资料》,第 80、82 页。
④ 同上。
革命根据地,鄂西及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一)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久,海南各族人民就在中共琼崖地委的领导下,黎、苗、汉等族人民武装就与国民党军队和反动民团展开武装斗争。党为了加强对海南各民族革命的领导工作,于 1927 年 5 月派杨善集以特派员的身份到海南。6 月琼崖地委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决定组织发动各民族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将中共琼崖地委改为中共琼崖特委,成立军事委员会以加强武装领导。接着领导陵水县黎、汉等族农民武装攻克了县城,成立了人民委员会,这一新生的人民政权虽然不久失败了,但却具有“重大意义”。①不久又将海南各地区人民武装改为工农讨逆军,准备在 10 月发动全岛总暴动。但由于敌强我弱,暴动失败。
1927 年 11 月中共琼崖特委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根据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的指示精神,确定了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和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革命方针。②会后琼崖特委派出一批共产党员深入到各民族地区,宣传革命思想,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并于 1927 年冬领导陵水黎、汉等族 1000 余人与讨遂逆军配合,再次攻占陵水县城。
1928 年 2 月中共陵水县委在县城召开了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这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工农民主政府。陵水县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极大的鼓舞了海南各族人民的革命斗志。武装斗争不断发展,不久崖县的黎、汉族农民武装就配合讨逆军攻下了藤桥、榆林、三亚等地,将乐会、琼东、万宁、陵水等革命地区连成一片,成为海南岛最大的红色根据地。继后文昌、定安、澄迈等地也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海南岛建成了对少数民族地区革命具有重大影响的琼崖革命根据地。③
琼崖革命根据地在琼崖特委的领导下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根据地面积逐步扩大,讨逆军也迅速发展,1928 年 1 月讨逆军改编为工农红军。琼崖特委依靠这支革命武装,领导海南的黎、苗、汉各族坚持斗争。尽管在斗争中曾遭受过严重挫折和失败,但是琼崖革命根据地在黎、苗、汉等各族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下,坚持斗争,成为一个打不垮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二)湘、鄂西及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湘西、鄂西是苗族土家族的聚居区,在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领导苗、土家等族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苗、土家等族农民仍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1928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根据湘、鄂西农民革命的形势和其地理环境以及敌人力量薄弱的具体情况,决定派贺龙、周逸群同志到湘鄂西苗、土家族地区领导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
贺龙等人回到湘、鄂西后,便以桑植、鹤峰为中心,在苗、土家、汉等族中开展革命活动,得到了各族人民支持,组建了一支有苗、土家、汉等族人民参加的武装队伍,攻克桑植县城,成立了中共桑植县委和人民政府,宣布建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由贺龙任军长。1928 年 4 月在与国民党军队的作战中失利,转入游击斗争。后在贺英等人领导的游击队的支持下,工农革命
①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民族问题决议案》,载《民族问题文献汇编》,第 87 页。
② 《中国少数民族革命运动史》,第 77 页。
③ 同上。
军又得以恢复和发展,并组成湘、鄂西前敌委员会。前委根据中共“六大” 决议的关于建立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分配土地等精神①,在龙山、来凤、鹤峰等地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动员和收编了陈宗瑜率领的由土家族、苗族、彝族、汉族群众组成的“神兵团”,加入工农革命军,大大增强了工农革命军的战斗力。不久攻占了鹤峰和再次占领桑植县城,在两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同时又在各族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开辟了龙山、宣恩、五峰等根据地,建立起工农民主政权。不久工农革命军根据党中央的决定采用正式改编为红军第四军。
1929 年(民国十八年)7 月国民党军队和民团 2000 余人围剿桑植红军, 在贺龙等人的指挥下,全歼国民党进犯军。红军的胜利,鼓舞了各族人民的斗志,苗、土家等族群众纷纷参加红军,使红四军扩大到 4000 余人。红军乘
胜向大庸、永顺进兵,开辟新的根据地。是年秋,国民党又派兵 2 万余人企图剿灭桑植等地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数万军队的围攻,决定采用留下少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与敌周旋,红军主力北上继续开辟革命根据地的战略。红军很快攻下五峰,建立五峰县苏维埃政权和农民协会,接着又转战松滋、长阳、巴东、建始、恩施、宣恩等地。到次年初,以鹤峰、桑植为中心的包括长阳、五峰、石门、龙山、来凤、咸丰等地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逐渐形成了。②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土地革命斗争不断取得胜利。但是正当红军胜利发展,根据地不断扩展时, 党内第二次“左”倾路线在湘、鄂西根据地推行,使湘、鄂西红军和根据地遭受到严重的挫折,处境极为困难。
1932 年(民国二十一年)7 月湘、鄂西根据地相继丧失。红军被迫转入湘、鄂边境。次年底,在宣恩县大村召开中央分局会议,决定放弃湘鄂边苏区,向川、黔边界发展,红军进入四川省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和贵州沿河、印江、婺川等地,在川东南、黔西北开辟新的根据地。③又次年 10 月, 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和任粥时率领的红六军团在贵州印江县会合。不久红军消灭了贵州军阀的两个师和一个旅,扭转了战局。11 月,两路红军又兵进湘西, 攻占了大庸、桑植县城,将永顺、大庸、桑植和龙山、澧县等部分地区连成一片,并在大庸县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政府,军区和革命委员会。后来省府由大庸迁到永顺,形成包括龙山、永顺、桑植、大庸、鹤峰、来凤、宣恩、西阳、秀山、黔江、彭水、沿河、印江、婺川等地的湘鄂川黔根据地。根据地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方面动员各族群众参加红军和地方游击队;一方面又进行建立苏维埃政权、农民协会和分配土地的革命活动。不少县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许多区、乡建立了红色政权和农民协会。根据地的斗争一直到 1935 年(民国三十四年)11 月红军奉命长征,留守苏区的各族人民仍在湘鄂川黔特委的领导下坚持斗争。
在建立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苗族、土家族、彝族人民始终是积极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工农红军中有许多苗、土家、彝族战士, 不少地方武装游击队也是由少数民族组成的。苗、土家等族人民还在苏维埃
① 《周恩来选集》,第 16 页。
② 《中国少数民族革命运动史》,第 85 页。
③ 《贺龙同志在湘鄂西和湘鄂川黔的革命斗争》,载《历史研究》1978 年第 8 期。
政府的领导下进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许多县、区进行了土地改革,成千上万的苗、土家、彝族农民分得了土地,破天荒地第一次做了土地的主人。① 当家做主的苗、土家、彝等族人民努力生产,为红军和游击队提供粮食,有力地支持了红军的武装斗争。苗、土家、彝等族人民为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巩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广西的左、右江地区是壮、苗、瑶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左、右江各族人民就积极参加到革命斗争之中。大革命失败后, 左右江革命群众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但是左、右江地区的各民族革命群众并未停止活动,积极准备进行更大规模的革命斗争。
1927 年(民国十六年)8 月在共产党员余少杰等人的领导下,在恩隆县七里山区召开了右江各县农民运动领导人会议,成立了田南道、镇南道、南宁道革命委员会,领导“三南”地区的革命斗争,并建立起右江“三路”农民自卫军,右江地区的革命斗争重新发展起来了。②次年 5 月中共广西党组织在贵县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决定成立省委,恢复各县党的组织,开展农民运动,进一步为建立根据地作好了准备。
在右江地区革命活动恢复和发展的同时,左江地区的革命斗争也在发展。各族群众利用“婚丧互助会”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后来党又派人到龙州一带活动,成立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农民慰问所”,党领导下的左江农民协会也恢复了活动,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1929 年(民国十八年),中共中央先后派邓斌(即邓小平)、张云逸等
大批党员干部到广西,进行兵运和发动左右江地区的农民革命斗争,准备建立根据地。党利用当时主持广西政务的国民党左派愿与共产党合作的有利条件,将大批党员安插在军队和省府机关,掌握武装力量。同时党又派人到左右江地区组织农民武装和恢复农民运动。是年 9 月召开了中共广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作出了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武装,准备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议,③会后加紧准备武装暴动的工作。同年 11 月党中央批准了在左右江地区举行武装起义,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计划。邓斌、张云逸等召开了党的会议,成立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在 11 月 11 日起义。
是年 11 月 11 日,在邓斌、张云逸的领导下举行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张云逸,政委邓斌。当天就在平马(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召开了右江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 东兰瑶民代表韦玉梅任军事委员。并将原各县的农民协会和革命委员会改为工农民主政府,到十二月右江各县相继建立了工农民主政府。不久凌云、南丹、都安、河他等地也建立起革命政权。至此形成了以恩隆、思林、东兰、凤山、奉议、恩阳、百色、果德、隆安、向都、镇结等县为中心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④
同年 11 月邓斌率同严敏等人到左江地区的龙州开展革命活动。在邓斌等
人的发动下,次年 2 月 1 日李明瑞、俞作豫等人率领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官兵
① 《中国少数民族革命运动史》,第 86 页。
② 《中国少数民族革命运动史》,第 86 页。
③ 同上书,第 92—93 页。
④ 同上书,第 94—95 页。
在龙州宣布起义,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成立了左江革命军事委员会。不久左江地区的龙州、宁明、明江、崇善、左县、雷平、万承、养利等县也先后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或县苏维埃政府,将广西亩、壮、瑶等族聚居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有 20Q 万人口,包括 20 多个县的红色区域,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最大一块红色区域,也是全国瞩目的四大革命根据地之一。①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壮、苗、瑶各族人民的革命斗志,把左右江地区革命烈火更旺地燃烧起来了,使壮、瑶、苗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龙州起义不久,在反动势力进攻下,红八军军长牺牲、第二纵队失败消亡,第一纵队撤向右江;左江根据地遭到桂系军阀摧残,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
少数民族地区各个革命根据地的先后建立,是各少数民族地区群众革命运动壮大发展的结果。根据地的建立给各民族地区的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 根据地的各少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革命运动推向了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