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突厥的分裂

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突厥游牧经济,存在着严重的分散性、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很容易导致国家的内讧和分裂,使版图辽阔的突厥汗国难以长期维持统一的局面。

突厥分裂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室点密西征。室点密或作瑟帝米,是大叶护吐务的次子,伊利可汗土门之弟(11)。据《阙特勤碑》突厥文铭文东面第一行记载:“⋯⋯我祖先布民可汗(伊利可汗)和室点密可汗。他们即位后, 创建了突厥人民的国家和法制”(12)他被说成是突厥汗国两大创建者之一。突厥立国(552)以后,伊利可汗及其子乙息记可汗在两年之内先后去世。室点密开始西征的时间,当在木杆可汗在位期间(553—572),突厥完全统一漠北以后,公元 561 或 562 年室点密与嚈哒大战之前。

据《旧唐书》记载,当初室点密“统领十大首领,有兵十万众,往平西域诸胡国,自为可汗,号十姓部落,世统其众”(13)。室点密征服西域诸胡国后,其子孙世袭领有其地。但他在世时突厥汗国仍保持名义上的统一, 据《隋书》与《旧唐书》记载,突厥在沙钵略可汗(581—587 年在位)时, 分为东西两国。(《新唐书·突厥传》则说:“瑟帝米(室点密)之子曰达头可汗,亦曰步迦可汗,始与东突厥分乌孙故地有之。”(达头可汗公元 576—

603 年在位。

公元 572 年,木杆可汗在位 20 年而卒。其弟伦钵可汗继位。10 年后(581) 伦钵病死。其子侄争位。最后,乙息记可汗之子摄图得立为沙钵略可汗,居于都斤山可汗牙帐。伦钵可汗子庵罗称第二可汗,迁居独洛水(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附近土拉河)。木杆可汗子大逻便为阿波可汗(,所部在于都斤山西北。最西面的是达头可汗玷厥,位于今伊犁河流域一带的“乌孙故地”。最东面的是摄图之弟处罗侯,起先的官号是突利设,后称突利可汗,辽河以西的奚、霫、契丹等族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当时“⋯⋯摄图、玷厥、阿波、

③ 《通典》卷一九七,“突厥”上。

④ 《周书》卷五○,第 909 页。

⑤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第 5153 页。

⑥ 同上。

⑦ 同上。

( 11)《新唐书》卷二一五下,第 6055 页。

( 12)《突厥史》第 256 页,耿世民译文:《阙特勤碑》

( 13)《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第 5188 页。

突利等叔侄兄弟各统强兵,俱号可汗,分居四面,内怀猜忌,外示和同”①。对于突厥这种五可汗并立的局面,隋文帝杨坚也说:“且彼渠帅,其数凡五, 昆季争长,父叔相猜,外示弥缝,内乖心腹。”②这时突厥内部实际上已经分裂。

公元 582 年(开皇二年),突厥沙钵略可汗因新建立的隋朝“待之甚薄” 而产生怨恨。其妻原北周千金公主为了报隋夺周朝社稷和杀父之仇,也不断煽动他反对隋朝。于是沙钵略在这年十二月发兵 40 万入寇,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等今甘肃、陕西一带的诸郡“六畜咸尽”③。第二年夏四月,隋军分八路出塞。卫王杨爽等在白道(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为从河套东北通往阴山以北的要道)大破沙钵略军。沙钵略本人弃所服金甲,潜入草原中逃遁。

隋文帝采纳长孙晟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谋略,同西面的达头可汗连和, 并说服阿波可汗遣使朝隋。沙钵略可汗本来就忌惮阿波骁勇强悍,当他听说阿波依附隋朝以后,立即袭击阿波的牙帐,杀死阿波可汗的母亲。当阿波从高越原(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东部和甘肃省民勤县西部一带)作战前线回来时已家破人亡,只得投奔达头可汗。达头听说后大怒,即派阿波东征。阿波率领十万骑兵,几次打败沙钵略可汗,收复了自己的领地,兵力更加强大。此外,突厥西面的贪汗可汗(大概驻守在贪汗山,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格多山脉一带)一向同阿波可汗友好,沙钵略可汗为此夺了他的部众, 并撤销其职位。贪汗可汗也投奔达头可汗。还有沙钵略的堂弟地勤察,因与沙钵略有严重的矛盾,在这时率领部落归附阿波可汗。④于是,以达头可汗为首的四支力量联合起来,公开反对沙钵略可汗,形成了独立的西突厥。从此, 突厥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据《资治通鉴》记载,这事发生在陈朝至德元年(583)夏五月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