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周及春秋时期的西戎

周人在古公亶父以前,分布于泾水上游,与戎狄杂处。古公亶父不堪戎狄的攻掠,举部迁徙于周原,与姜姓部落世为婚姻,革戎俗,发展农业,奠定了立国之基。姜姓部落在文化上与周人还有一些差别,在周原先周文化中发现了一些带羌戎文化特点的墓葬,大概就是姜姓部落的遗存。“姜”即“羌”, 姜为周之舅族,周人自身也曾包括在商王朝泛称的氏羌之中。当周人已农业化并且日益壮大兴起时,强调自己是黄帝姬姓的嫡派,是在夏朝衰亡时“自窜于戎狄之间”的一支夏人⑤。

《说文解字》说:“戎,兵也”,兵即武器;应劭《风俗通义》说“: “戎者,凶也。”周人大概由“兵”、“凶”之义引而称呼与之为敌的氐羌各部落为戎,一方面表示敌忾,同时也将他自身及舅族与氏羌人区别开来。到周文王之父季历时,已臣附于商,并依靠商朝的支持,展开了对周围

各游牧羌戎的兼并和征伐。古本《竹书纪年》载⑥:

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太[文]丁二年,周人伐燕之戎,周师大败。

太[文]丁四年,周人伐无余之戎,克之。周王季命为殷牧师。太[文]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

太[文]丁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

② 《甲骨文与殷商史》,第 87 页。

③ 《史记·殷本纪》卷三,第 106 页。

④ 《甲骨文与殷商史》,第 87 页。

⑤ 关于周人的起源与迁居周原,详见本编第一章第一节《周人的起源与兴起》。

⑥ 《后汉书·西羌传》卷八七,第 2870 页注引,见《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 33—37 页。

周文王继位后,为商西伯,曾被纣王囚于羑里,后来获赦释放,纣王“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①。于是伐犬戎、密须。

在上述季历与文王征伐的诸戎中,以西落鬼戎为最强,既称“西落”, 当在周原以西汧陇地区及其以西,大概是与鬼方有共同族称的游牧民族。一次战争被俘获“十二翟王”,可见鬼戎部落之众,“十二翟王”即是十二位鬼戎部落酋长。“翟”以同音与“狄”相通假,本非族称,是周人及诸夏加给鬼戎的蔑称,与“戎”具“兵”、“凶”之义引申加之于各敌对部落相同。王国维先生说:“《经》、《传》所记,自幽王以后至春秋隐、桓之间,但有戎号,庄、闵以后,乃有狄号。”②又说:“狄者,远也⋯⋯《书》称‘狄矣西土之人’,《诗》称‘舍尔介狄’,皆谓远也。乃引申为驱除之于远方之义⋯⋯凡种族之本居远方而驱除者,亦谓之狄。”③所谓“翟王”,即远方当驱除之王。

商及周初的鬼族,按王国维先生考证当是畏族,与媿、隗等姓相通,是汉代隶定时写为鬼,鬼方即畏方④,是一个分布很广的族群,西周早期铜器铭文《小盂鼎》记述了盂在受爵以后两年,即康王二十五年⑤,以两次对鬼方战争的胜利告捷献俘于周庙而受庆赏的史实。其第一次仅俘虏即达“万三千八百十一人”,“执兽三人”,第二次又“执兽一人”,此外,还掠夺了大量牲畜财物。此铭残泐过甚,难以通读,但从可辨释的俘获数字看,已表明战争规模之大,周对他征伐不遗余力,也可见鬼方当是一个人众较多的强敌。郭沫若先生分析了俘人达万三千多,“执兽”仅一二人,指出“足见兽之重要,盖兽读为酋,言生擒其酋首也”⑥。铭文还记述了鬼方酋长回答讯问为何反叛时说,他们因为周之■伯首先进犯,才“从商”反叛的⑦。郭沫若先生推断此处所说的商是在商朝灭亡后逃往西北的商王遗族,并具体指为后来被秦灭亡的杜毫⑧,他们在周初曾联合鬼方进行反周的战争。

另有《梁伯戈》记载梁伯曾伐“鬼方■(蛮)”。梁国,秦改为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县),在镐京东北。故王国维断定鬼方“全境犹当环周之西、北二垂而控其东北”⑨。

在今山西省境内,商代原有许多羌人部落与方国。周初,唐叔受封于晋南,仍“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受赐之民也有“怀姓九宗”①。可见当时晋南仍有不少羌戎,“怀姓”即鬼方之媿姓。在太行山东侧,今河北省南部也有鬼侯城,《史记索隐》引《括地志》说:“相州滏阳西南五十里有九侯城,

① 《史记·周本纪》卷四,第 117 页。

② 均见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收入《观堂集林》卷一三。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⑤ 前多释为成王二十五年,然铭文有“(噘)周王□王、成王”的记载。噘为重要祀典,受享者有成王则铭文所说“佳王廿又五祀”当为康王二十五年。

⑥ 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 36 页。

⑦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 36—37 页。

⑧ 同上。

⑨ 《鬼方昆夷猃狁考》。

① 《左传》定公四年。

亦名鬼侯城,盖殷时九侯城也。”②滏阳即今河北省滏阳县,鬼方也有东迁至太行山以车古黄河下游立国为诸侯的。

在周人兴起时,仍在陇济及泾洛一带游牧的鬼戎,其实也是许多部落的总名,并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古公亶父在豳时,“薰育戎狄攻之, 欲得财物”③,《诗·大雅·绵》歌泳古公亶父在周原筑城,混夷远遁。但周原的戎患仍很严重。《诗·小雅·采薇·序》说:“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采薇》有“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见戒, 猃狁孔棘”等句,《孟子·梁惠王》下甚至说:“太王事熏鬻,文王事昆夷。” 文王经过征服与争取,戎狄“莫不宾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国以事纣”④。实际上打着商王的旗号对周围各部落与方国的兼并,有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为灭商准备了条件。

鬼戎的“戎”是周人加的蔑称,其它如薰育、熏鬻、昆夷(夷也是诸夏所加)、绵夷、串夷、畎戎、大戎、猃狁,实际上是同一称呼不同时期不同的译写,王国维先生指出这些不同称谓:“余谓皆畏与鬼之阳声⋯⋯故鬼方、昆夷、薰育、猃狁,自系一语之变,亦即一族之称。”⑤此一族不是一个部落, 而是有相同族称的族群,他们已进入阶级社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在战争中各部落也许有一定的结盟统一号令。

周武王伐纣,得到了西土各国的支持,《牧誓》所举有羌,大概即殷墟卜辞中作专名的羌方。此外,在周代的文献中,很少见羌作族称,原被商代泛称为羌的诸部落与方国,其保持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都已泛称为戎。周文王虽已使诸戎臣服,也还是叛服不常。周武王灭商以后,为保障京师的安全, “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命曰‘荒服’”⑥。西周初,从陇山东西到河套、东延及今山西境内,都有诸戎游牧部落分布,与周保持“以时入贡”、“王事天子”的关系,比较相安。从《小盂鼎》、《梁伯戈》的铭文看,康王时还发生过对鬼方的战争,而史书失载。鬼方在商周之际与周初,是周人的劲敌,所以周人把鬼方当作远方的通称⑦。

西周中叶,与戎狄相安共处的局面日益难以维持。周穆王时,周室尚称强大,因“戎狄不贡,王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得四白狼、四白鹿,王遂迁戎于太原”⑧。穆王西征到了什么地方?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昆仑丘,见西王母,乃宴。”⑨昆仑丘所在,各家考证不一, 肯定已超过陇山山脉,到达今甘青境内,见到了西戎的一位女酋长。穆王从陇以西迁戎至泾水上游之太原,大概是为了便于控制,后来太原之戎成为周室邻近王畿的威胁,完全与穆王初衷设想背道而驰。

自夷王以后,周日益衰败,“荒服不朝”的局面越来越严重,而秦族在

② 《史记·周本纪》卷四,第 113 页;《后汉书·西羌传》卷八七,第 2870 页记述:“及武乙暴虐犬寇边, 周古公逾梁, 而避于岐下”,薰育即犬戎。

③ 《史记·殷本纪》卷三,第 107 页注[二] 。

④ 《后汉书·西羌传》卷八七,第 2871 页。

⑤ 《鬼方昆夷猃狁考》。

⑥ 《史记·匈奴列传》卷一一○,第 2881 页。

⑦ 《诗·大雅·荡》:“覃及鬼方”,毛《传》:“鬼方远方也。”

⑧ 《后汉书·西羌传》卷八七,第 2871 页。

⑨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 48 页。

陇山地区逐渐壮大,周也逐渐倚靠秦人来制西戎。

周考王时封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境),为周附庸。同时接受申侯的要求,让非子同父异母兄弟成继承其父大骆的酋长地位居犬丘(也在天水市境),“以和西戎”①。成的母亲是申侯之女,申的这一支对西戎有重大的影响,与周也保持较密切的关系,大概是姜姓申国仍居陇山地区的游牧人,当他们与周为敌时,称为申戎或姜氏之戎。

据古本《竹书纪年》及《后汉书·西羌传》记载②: 周夷王时,命虢公伐太原之戎,获马千匹。

周厉王时,西戎杀秦仲同族,即居于犬丘的一支大骆的后裔,王命伐戎, 不克。

周宣王四年,使秦仲伐戎,失败被杀,宣王召秦仲之五子,予兵 7000 破戎,西戎稍却,秦迁居犬丘,周封秦仲之长子为西垂大夫,即秦庄公。

宣王五年,猃狁(即犬戎)侵周至泾水北岸,宣王派南仲筑城于朔方, 尹吉甫击败猃狁,逐至太原,一时西戎臣服③。

宣王三十一年,遣兵伐太原之戎,不胜;三十六年代条戎、奔戎,败绩; 三十八年晋人败北戎于汾隰;戎人灭姜侯之邑;三十九年,王伐申戎。《国语·周语》上记述,“(宣王)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此役当与《竹书纪年》所记宣王三十九年代申戎是同一史实。千亩为周王之籍田,应距镐京不太远④,宣王败后“遂料民于太原”,也就是穆王迁戎于太原之太原,在镐西北,实际上是周之远祖在泾水上游与戎狄杂处的地区,与后世所说晋阳太原不同。戎人所灭姜侯之邑,大概是姜姓之封于周原境内者,

《水经·渭水注》“岐水又历周原下,水北即岐山矣。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此姜氏城或许即戎人所灭姜侯之邑。

条戎在中条山北鸣条陌⑤,奔戎与条戎并列应相距不远。汾、隰为晋中两水名,汉代有隰县(今山西省离石县境),其地在晋国之北,故晋人称之为北戎。

从以上可以看出,宣王时与诸戎的战争重心在陇山地区的西戎,同时在霍太山南北,戎人与周与晋也发生了一些规模较小的战争。

申的另一支,与周王保持密切的甥舅关系。宣王封其舅申伯于谢邑(今河南省南阳市东谢营),控制南方。幽王后也来自谢邑之申国,幽王无道, 失信于诸侯,宠褒姒,废申后及其所生太子宜臼。公元前 771 年(幽王三十一年)申侯联合增国(也在今南阳市境内)及犬戎攻镐京,杀幽王,立宜臼为平王。为避西戎,迁都于雒邑,史称东周;当前中国史界以平王元年,即公元前 770 年为春秋时期的开端。

进入春秋时期,诸戎分布很广,而且在中原与周王及诸夏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可分为镐京与岐周地区、伊洛地区、鲁西及豫北地区、晋国周围地区、陇山与陇以西地区。

平王东迁,封秦襄公为诸侯,命襄公从西戎手中收复岐周地区,并将岐

① 参见本编第二章第二节《秦人由戎狄而认同于华夏》。

②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 48—58 页;《后汉书》卷八七,第 2871—2872 页。

③ 参见本编第二章第一节相关叙述。

④ 参见闫若璩:《潜丘札记》。

⑤ 参见高士奇:《春秋地名考》。

以西赐秦。至公元前 750 年(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击败西戎,“于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①。实际上岐以东仍为诸戎所占据。秦又经过几十年与诸戎的斗争,至秦武公灭戎人彭戏和小虢,于是东至华山。公元前 677 年(周僖王五年),秦德公迁居雍(今陕西省凤翔市),从此秦在崤函以西发展为强国,而秦与西戎的斗争转向陇山及陇以西地区。

鲁西及豫北地区,主要是戎州已氏之戎,春秋初与鲁、齐、郑等国的关系,已在本编第二章第一节述及。

伊洛地区,在平王东迁以前已经有不少戎人部落,其中见于《左传》有名可考者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公元前 649 年(周襄王三年),王子带作乱,招扬拒、泉皋、伊洛之戎攻王城,烧东门②。此后,伊洛之戎曾与鲁、晋会盟③,又曾攻宋④,在陆浑之戎迁来以前是伊洛地区主要的戎患。

公元前 638 年(周襄王十四年),秦穆公与晋惠公迁陆浑之戎于伊川, 同时迁姜戎于晋南。陆浑戎周詹桓伯说是“允姓之奸,居于爪州”⑤,晋范宣子对戌子驹支说:“昔秦人逐乃祖吾离于瓜州。”⑥这个瓜州在秦晋西北,杜预认为在敦煌,但敦煌在秦雍都以西千数百里之外,其地在汉武帝时始立郡, 若远在敦煌,对秦毫无威胁,秦也无力驱除他们。允姓,因猃狁而得姓,与鬼方媿姓相同⑦,西戎本有九州之名,瓜州大概为其中之一,在秦雍都附近, 泾、洛二水中上游及陕北一带。秦因陆浑与姜戎近都,务在驱除,而晋惠公原逃亡在外,得秦国支持才获得晋侯地位,他的母亲又是允姓戎之女,允姓戎是他的舅族,因而迎合秦国,招允姓陆浑之戎安置于伊水流域,嵩山附近, 而姜戎安置于晋南。

陆浑之戎,南迁后除伊川之外,还有一些分布于熊耳、外方诸山之北, 黄河之南,山北水南称为阴,所以黄河与熊耳之间称为阴地,故陆浑戎又称阴戎⑧,又因其原居地已有九州之名,称为九州之戎⑨。南迁后,成为周王新的威胁,在晋楚争霸期间,依违于晋楚之间。公元前 606 年(周定王元年), 楚庄王伐陆浑⑩,公元前 525 年(周景王二十一年),晋国灭陆浑(11),陆浑酋长奔楚,而余众属晋,不久晋国即完全吞灭九州之戎而筑城有其地(12)。

晋国周围,西周以来不仅有许多姬姓与异姓诸侯,也有许多戎狄部落杂处其间。西周初,成王封其弟虞于唐,在河、汾以东,地方百里,唐在今山西省翼城县境。其后分为翼城、曲沃两支。公元前 679 年(周僖王三年), 曲沃武公并晋湣侯之地,迁居翼城,统一晋国,并得到周王承认为晋侯。其境域仍限于汾涑平原。武公于公元前 677 年去世,献公继位,大肆扩张兼并,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述晋国女叔侯说:“虞、虢、焦、滑、霍、杨、韩、

① 《史记·秦本纪》卷五,第 179 页。

② 《左传》襄公十一年。

③ 《左传》文公八年。

④ 《左传》成公六年。

⑤ 《左传》昭公九年。

⑥ 《左传》襄公十四年。

⑦ 参见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

⑧ 同⑤。

⑨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⑩ 《左传》宣公二年。

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

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兼国多矣。”《韩非子·难二篇》记述晋烛过说:“昔者吾先君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可见献公以前晋国周围小国林立。即晋献公并国如此之多,还是“戎狄之民实环之”①,直到公元前 527 年(周景王十八年)晋国籍谈仍声称:“晋居深山,戎狄与之邻而远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②此时已是春秋晚叶,籍谈的话显然有夸大,但也反映了晋国周围戎狄分布的复杂情形。自夏代以来,直到春秋初叶,霍太山南北戎狄分布的基本状况,没有根本的改变。但到春秋中叶以前, 戎与狄不加区分,至春秋中叶,始有“狄”的族称,晋国及郑、卫、邢等国北边各部,一般都称为狄,有赤狄、白狄、长狄各族群,将在北狄一节叙述。晋国境内杂居之戎及晋国南边之戎,有名可考者有条戎、奔戎,已在前面述及。晋穆侯“七年伐条,生太子仇”③,此即前所述周宣王三十六年伐条戎、奔戎,败绩,故晋侯生子取名为“仇”。

晋献公一方面兼并许多小国,同时注意结好于诸戎。他“娶二女于戎, 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④。杜预注:“大戎,唐叔子孙别在戎狄者。” “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大、小二戎是以戎之二女年次相对而言,不是部落名称。按上引《左传》杜《注》显然出于不同部落,而《史记》说:“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⑤春秋时戎狄经常相混,狐氏出于唐叔,与晋同祖而在戎狄,从狐氏对重耳在外流亡及后来夺晋侯位是为晋文公并且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事业所作的突出贡献看,狐氏的华化程度相当深。

晋献公伐骊戎,得骊姬,骊戎也是姬姓之在戎狄者。骊姬有宠,生子奚齐,晋献公晚年杀太子申生,迫重耳与夷吾出亡,夷吾逃至秦国,在晋献公死后得到秦穆公支持归晋夺位,即晋惠公。骊戎一般以为分布在今西安市临潼附近骊山,顾颉刚先生依当时晋东西诸国形势推断骊戎应是居于晋国绛都

(在翼城附近为晋献公所筑新都城)东边的“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 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以东析城、王屋一带。

晋国南部最活跃的是姜戎。前已述及,晋惠公招姜戎安置在晋国南部。这一部落群,大概就是周宣王三十九年所伐的申戎。申,姜姓,故称姜戎。姜戎于公元前 638 年南迁,公元前 627 年(周襄王二十五年)帮助晋国邀劫袭郑未成功的秦师于崤,俘虏秦国盂明视、西乞术、白乙丙⑥。可见姜戎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晋国在文公称霸以后,楚国强大起来,晋一度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 569 年(周灵王三年),晋国魏绛向晋侯建议和戎,以物产换取戎人的土地,并且得到诸戎的支持,数年间晋国重振霸业⑦。戎狄与晋国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对晋国的兴衰有一定的影响。

诸戎迁徙到诸夏境内,当然会接受诸夏的文化影响,但直到春秋的中晚

① 《国语·晋语》。

② 《左传》昭公十五年。

③ 《史记·晋世家》卷二九,第 1637 页。

④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⑤ 《史记·晋世家》卷三九,第 1641 页。

⑥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⑦ 《左传》襄公四年和十一年。

叶,仍大体保持游牧民族的特点。公元前 559 年(周灵王十三年)姜戎子驹支追述晋惠公因诸戎是四岳之后,才把诸戎安置在晋国南部,成为晋国“不侵不叛之臣”。然而此时距南迁已 80 年,驹支仍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蛰币不通,言语不达”①,民族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到春秋战国之际,情况就不同了,伊洛地区诸戎已被韩、魏并灭,姜戎也不复见于记载, 其它鲁西豫北及豫南地区诸戎,也都已被楚国及齐、鲁等兼并,崤山以东诸戎部落已被吞灭,戎人也都已加入华夏行列,被华夏所涵化。只有陇山地区及陇以西,或与秦长期交往被华化,或在陇以西逐渐形成氐羌族群,成为秦汉以后氐羌族群的前驱。